豬流行性感冒(SI)是由豬流行性感冒病毒(SI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器官的傳染病,是以豬群突發、高熱、咳嗽、呼吸困難、衰竭、康復迅速或死亡為特征的暴發性疾病。
1.病原學
豬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屬的單股負鏈RNA病毒,基因組約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個獨立片段組成。病毒顆粒呈球狀,直徑為80-120mm,囊膜上有許多突起糖蛋白,分別是血凝素HA、神經氨酸酶NA和M2蛋白,病毒顆粒內為核衣殼,呈螺旋狀對稱直徑為10nm,可造成人感染豬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 H1N2和H3N2。豬流感病毒對氧化劑、鹵素化合物、重金屬、乙醇以及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敏感。豬流感病毒對熱敏感,56℃條件下,30min可滅活。
2.流行病學
豬流行性感冒可感染各個日齡、性別和品種的豬,主要發生在天氣多變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本病接觸性傳染性極強,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2-3d內群體發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寒冷而潮濕的天氣可能是該病暴發的誘因。病豬和帶毒豬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在規;i場中豬流感可演變為地方性疾病,也可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的發生。
SIV感染豬群導致繁殖障礙有3個重要的時間段:
(1)母豬配種后頭10d內發病,導致發育中的胚胎將無法著床,母豬會在21d后返情;如果胚胎著床成功,即發生在配種后14-17d感染發病,會引起妊娠失敗,母豬將會在28d后返情。
(2)如果感染發生在妊娠后期,可能會發生胚胎死亡和吸收。如果所有的胚胎都丟失,母豬可能會假孕或空胎。妊娠末期的流產或分娩時的后期木乃伊胎都能觀察到。
(3)公豬感染后體溫升高,精液質量受到影響,影響公豬4-6周內的繁殖力。在高溫季節,可誘導豬群中的其他疾病暴發,如可誘發鉤端螺旋體感染導致流產增加。
豬流感會導致豬的飲水量減少10%,也可以用此來預測豬流感的暴發。
3.危害
該病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無繼發感染情況下),潛伏期為2-7d,病程1周左右。病豬發病初期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或廢絕,常趴窩在一起,不愿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發病期治療不及時,患病豬容易繼發傳染性胸膜肺炎(APP)、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和偽狂犬(PRV)等其他疾病,使疾病混感更加復雜,死亡率急劇增加。
4.臨床表現
感染初期體溫突然升高至40-42℃,出現厭食或食欲絕,極度弱乃至虛脫;精神極度委頓,常臥地;皮膚潮紅,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陣發性咳嗽;病豬擠臥在一起,肌肉僵硬、疼痛,不愿活動,眼和鼻腔流出黏性分泌物。
本病雖然傳播快,感染率高,但病死率較低,大部分豬只最終都能耐過,在無繼發感染的前提下,大部分病豬在1周內逐漸康復,很多豬甚至不用藥就能自行康復,但由于發病期間采食量下降,康復后的豬只生長速度與健康豬相比有所減緩,造成豬場效益降低。
5.病理剖檢變化
該病病理變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氣管的黏膜充血、腫脹,表面覆有黏液,胸腔蓄積大量混有纖維素的漿液,脾臟腫大,胃腸黏膜發生卡他性炎,胃黏膜充血嚴重,大腸出現斑塊狀充血。
6.診斷要點
根據豬群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可作初步診斷。
發病特點:
(1)一般在秋冬季或氣溫發生劇變時間發病。
(2)發病急,整棟舍的豬只幾乎同時間發病。
(3)一般40-80kg育肥豬先發病,發病率高,幾乎100%發病,母豬、保育仔豬遲發病或不發病。
(4)死亡快(繼發感染其他疾病),發病3d內有死豬現象,生長快的健康豬易死亡 (自由采食更快),采食量減少一半以下,厭食或不食,體溫普遍在40.3-41.5℃。
(5)精神沉郁、臥地不起,肌肉關節疼痛,驅趕尖叫,咳嗽、打噴嚏、流鼻涕(有的帶血)。
若要確診,則進行實驗室診斷以及與其它呼吸道疾病進行鑒別。實驗室常見診斷方法包括病毒分離、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和RT-PCR等。
7.綜合防治措施
7.1預防措施
目前,雖然有豬流感病毒疫苗上市,因流感病毒亞型很多,相互之間無交叉免疫力,慎重選擇疫苗接種措施。加強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的欄舍環境和避免不良應激,有助于預防嚴重流行性感冒的暴發。
7.2治療措施
本病尚無特效療法,主要依靠綜合預防措施。一旦出現發病要及時進行隔離,對豬舍進行消毒,降低病毒載量,對欄圈等進行消毒,余料、剩水要深埋或無公害化處理。
發病豬群或個體病豬大量補飲氨基酸多維電解質營養液,在飲水中加入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藥物,肌內注射解熱鎮痛藥物,如30%安乃近或安痛定4-10mL,輔以抗菌藥物(如補食或補飲氨芐西林鈉+恩諾沙星溶液)可有效防止繼發感染。
拌料:每1000kg飼料料中添加20%泰妙菌素1000g+強力霉素200g或混飼每1000kg飼料中添加替米考星200-400g(以替米考星計)+70%氟苯尼考50g,連續使用5-7d,豬只采食量廢絕時采用進行飲水操作。
飲水:復方阿莫西林10-20mg/kg體重+卡巴匹林鈣4mg/kg體重,提前控水,要求其集中2h內用完,連用3d。
肌注:個體發病肌注青霉素3-4萬單位/kg+鏈霉素1.5萬單位/kg體重+安痛定0.1mL/kg體重,2次/d,連用3-5d;重病癥狀豬只肌內注射雙黃連20mL+頭孢菌素5mg/kg體重+地塞米松1-2mL,防止敗血癥的發生,并輔以靜脈注射10%葡萄糖500-1000mL+5%碳酸氫鈉100-150mL。
本文整理于網絡,目的在于養豬人交流學習,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文作者聯系,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