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叉尾鮰池塘養殖的飼養管理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0-818534 發布機構:維護 發文日期:2020-10-21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斑點叉尾鮰屬底棲雜食性魚類,目前在中國主要是池塘養殖,具有投資少、不受面積大小的限制、見效快、收益大、生產穩定等特點,適合于中國大部分地區淡水水域養殖。可主養,也可與鰱、鳙、鳊、羅非魚等混養。現將池塘主養斑點叉尾鮰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池塘條件

          池塘一般要求為長方形,東西走向,面積最好為3畝~10畝,水深1.6米~2.0米。池底平坦,無淤泥或少淤泥,有注排水設施,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且無污染,pH值7~8.5,池塘配備好增氧機。

          魚種放養

          清塘消毒魚種放養前半個月,先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深6厘米~10厘米,每畝用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進行消毒。待池塘水體中出現大量浮游動物后放苗。

          魚種消毒魚種放養前在水溫10℃~15℃時用3%~5%的食鹽溶液浸泡5分鐘~10分鐘,以增強對魚病的抵抗力。

          放養模式每畝放養規格30克~50克/尾斑點叉尾鮰800尾~1200尾,苗種要求規格整齊、體表無傷、活動能力強,同時套養25克/尾左右的白鰱魚種150尾~200尾、鳙魚種20尾~30尾。不宜放養其他吃食性魚類,否則不利于斑點叉尾鮰的攝食和生長。

          飼養管理

          飼料斑點叉尾鮰屬于攝食性魚類,在實際生產中,應選用全價配合飼料,并采用合適的投喂技術,以保證穩產高產。

          投餌量和投喂方法(a)投餌量。魚種階段一般為魚體重的8%~10%,成魚階段為魚體重的4%~6%,但要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攝食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投餌量。(b)投喂方法。根據斑點叉尾鮰喜歡弱光攝食的習性,所以開始馴化攝食顆粒飼料的時間定在黎明和傍晚,每天2次,通過10天~15天的馴化后,就可定于每天8點和17點定點投喂。投喂要堅持“四看”和“四定”。“四看”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魚的活動和攝食情況,"四定"即定位、定時、定量、定質。

          日常管理在養殖過程中,日常管理尤為重要,必須每天堅持巡塘,觀察水質變化的情況、魚的活動、有無病害等。養殖后期要特別注意防止缺氧。

          水質調控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魚類的病害發生,所以要及時換水,使池水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30厘米。

          魚病防治

          魚病防治工作是池塘養魚的重要環節,雖然斑點叉尾鮰魚病較少,但也不能忽視魚病防治。因此要定期消毒。

          收獲

          捕撈斑點叉尾鮰可用網捕,拉網3次~4次,上網率可達95%以上。運輸長途運輸前,魚應停食1天,降低應激提高運輸成活率。

          注意事項

          ①魚種放養時應嚴格清除其他吃食性魚類如鯉、鯽、草魚等。②最好選擇當地產的魚種,以減少運輸損傷,于晴天現捕現放。③陰雨天少投或不投食,魚攝食少時少投食。④切不可使用霉變過期的飼料,以防魚類攝食后發生病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