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3日,沅江市代表團集中審議《益陽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代表們就條例出臺的必要性、條例如何貫徹實施等暢所欲言,討論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葉立飛代表說,部分中小學生沉迷于上網,學習缺乏動力,是社會之痛。條例草案中明確,網吧等經營場所不得接納未成年人進入,這無異于筑起了一道屏障,讓有網癮的學生能夠盡可能地遠離網吧。他的發言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共鳴。劉坤龍代表認為,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在個人身心受損的同時,還影響班風學風。他所在的沅江市一中注重“五育并舉”,在班團活動課上反復宣講沉迷網絡的危害,還請來校友、社會成功人士給學生演講,以身邊榜樣激勵學生奮發有為,收到了一些效果。一旦條例落地實施,家長、學校在破解這一難題上就有了一把“尚方寶劍”。
段學文代表說,以往經常喊“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希望通過條例的實施,人人都能形成文明自覺,成為文明使者,讓文明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讓文明之花開得更艷。
對于條例將高空拋物、公共樓道遮擋、奢靡浪費等不文明行文列為公共秩序禁止行為,代表們直言出臺得及時,引導得有效。特別是條例中鼓勵無償獻血、見義勇為、扶貧濟困等行為,代表們表示,此舉樹立了良好導向,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將起到重要作用。條例頒布實施后,他們將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人知曉條例,自覺遵守條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