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與水結緣,親水,愛水,治水,護水,馭水……在眾多與水交集的行為中,都會產生諸多情愫,引發許多感悟。甚至,水會成為事業乃至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市人大代表、南大膳鎮水管站站長陳翔,就是與水有緣、有情的人。

出生于1968年,今年54歲的陳翔,入職水利工作32年,在水管站站長崗位任職20多年。他感慨地說,自己是老水利人了。老水利人!一個老字,既體現了陳翔水利工作的漫長經歷和資歷,見證了他扎根基層水利的平凡歲月,也飽含了他對水利事業的深厚感情。
“我是出生于漉湖的水鄉人,22歲參加工作,至今沒有離開過水利崗位,可以說自己最美好的年華,都交給水利了!”陳翔的一番感悟,至誠至深。
2017年從漉湖調到南大膳鎮水管站任站長至今,在沅江市最大的鄉鎮管水,地盤大了,責任也更重了。陳翔說起水利工作的事,頭頭是道,這是緣于他對業務的熟悉,對工作性質定位的精準。在他深入淺出的陳述中,鄉鎮水管站的工作內容不外乎三大塊:基礎水利工作,包括防洪、抗災,排澇,抗旱;民生水利工作,包括生產生活用水,飲水,主要是農村飲用水安全;生態水利工作,主要是保護河湖的生態。
用活沅江水,發展“四水農業”,以河湖長制為抓手,保護好、建設好宜居的水環境……陳翔的站位,與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與國家的環保政策高度契合,襯托出一位市人大代表的眼界與胸懷。
南大膳鎮瀕臨洞庭湖、草尾河(赤磊洪道)和塞陽運河,地勢低洼,是有名的水窩子,特別是南北兩線防洪大堤,成為守護遼闊田園的生命線。陳翔作為水管站長,防汛保安全是他最重要的工作職責。每年從4月1日到9月30日這段時間,是水利人神經繃得最緊、最忙碌的時光。陳翔回憶說,南大南堤華豐段由于沙質層較厚,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出現共5處險情,形成管涌群,多處泛沙。危急時刻,省領導及益陽、沅江市委書記趕來督戰,指導搶險。陳翔與站里同事在搶險現場連續戰斗了15天。按照早就做好的預案,搶險工作有條不紊,特別是陳翔團隊作為防汛搶險技術骨干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陳翔說,險情就是軍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點疏忽,15天時間,奮戰在現場的水管站人沒睡一個好覺,皮膚曬得像個非洲人,看上去都老了10多歲。但險搶住了,隱患消除了,堤垸安全了,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來。

(陪同市領導開展防汛備汛檢查)
除了垸外洪水,有時上半年降雨比較集中,垸內防澇保農作物豐收也成為水管站的大事。為此,2019年以來,水管站先后爭取上級投入3000多萬元,完成了8處機埠的改造更新,經受了2000年一遇的洪水、降雨考驗。遇上降雨稀少年份,還要調水抗旱。水管站爭取洞庭湖北部水利工程項目,在南大河新建了4臺260千瓦的泵站。防汛防澇抗旱三件事辦好了,基礎水利工作才算順利完成了。
讓所有轄區內群眾都喝上安全飲用水,是陳翔和水管站干部職工的職責。陳翔介紹,全鎮有水廠6處,其中一處歸鎮管,5處歸水管站管。全鎮共投入1000多萬元擴大網管延伸,實現自來水覆蓋率達98%以上。為助力脫貧攻堅,對全鎮300多戶貧困戶優惠開通用水,每戶優惠達500多元。
南大膳鎮是水稻種植、稻蝦共作大鎮,也是全國烏鱧之鄉,稻蝦、烏鱧養殖對水質要求很高。為發展“四水農業”,確保南大特種養殖安全,水管站利用洞庭湖環境治理資金,花了四年時間,投入1000多萬元,疏洗鎮內渠道1000多條段,實現了水質合格、灌溉暢通。

(指導南大河村樣板河建設,努力打造美麗河湖)
除了垸外洪水,有時上半年降雨比較集中,垸內防澇保農作物豐收也成為水管站的大事。為此,2019年以來,水管站先后爭取上級投入3000多萬元,完成了8處機埠的改造更新,經受了2000年一遇的洪水、降雨考驗。遇上降雨稀少年份,還要調水抗旱。水管站爭取洞庭湖北部水利工程項目,在南大河新建了4臺260千瓦的泵站。防汛防澇抗旱三件事辦好了,基礎水利工作才算順利完成了。
讓所有轄區內群眾都喝上安全飲用水,是陳翔和水管站干部職工的職責。陳翔介紹,全鎮有水廠6處,其中一處歸鎮管,5處歸水管站管。全鎮共投入1000多萬元擴大網管延伸,實現自來水覆蓋率達98%以上。為助力脫貧攻堅,對全鎮300多戶貧困戶優惠開通用水,每戶優惠達500多元。
南大膳鎮是水稻種植、稻蝦共作大鎮,也是全國烏鱧之鄉,稻蝦、烏鱧養殖對水質要求很高。為發展“四水農業”,確保南大特種養殖安全,水管站利用洞庭湖環境治理資金,花了四年時間,投入1000多萬元,疏洗鎮內渠道1000多條段,實現了水質合格、灌溉暢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