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2023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表揚激勵的通報》(湘政辦發〔2024〕2號),沅江市獲評2023年度全省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縣市。
2023年以來,沅江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省水利廳、益陽市委、市政府有關水利建設真抓實干決策部署,以“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為工作重心,全力推進水利建設真抓實干工作。
工作部署早。沅江市人民政府成立“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工作部署會、推進會和專題會議,明確工作任務;市水利局同步成立小型農業水利工作專班,負責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工作;市財政、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移民等部門全力配合,各項目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召開了協調會。全市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支持、受益主體參與的工作格局。
項目進度快。沅江市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分恢復農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暢通“中梗阻”渠道、提升山上經濟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建設三大類。其中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完成山塘清淤增蓄任務1204口,超任務4倍完成;完成“中梗阻”渠道73公里,超任務2倍完成。2023年全市完成小農水設施建設總投資73973.5萬元,其中省級獎補資金1120萬元、縣級財政1258.73萬元、鄉鎮集資及投工投勞折資2125.5萬元、其他渠道資金2893.27萬元。
建設管理嚴。一是強化安全監管,建立并落實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確保工程質量,通過推行小農水建設“沅江標準”、實行標準化驗收、創示范全優推介,嚴把項目質量關。三是督促加快工程進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督查室、水利部門多支工作組深入小農水建設一線督促推進工程建設進度。
管護機制全。小農水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后,按照“誰所有、誰管護,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明確屬地鎮(街道)村、組為管護主體,對小農水設施進行調度運用,負責工程運行觀測、巡查、日常維護。屬地鎮(街道)會同農民用水戶協會、村組建立健全管護長效機制,按管護標準制定相關的管護制度,落實管護責任和籌集管護資金,確保了小農水設施工程安全和灌溉效益發揮,為全市糧食豐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沅江市小農水建設得到了省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工作專班認可,作為經驗在全省推廣。小農水設施建設工作先后在央視、人民網、湖南衛視、《湖南日報》等國家、省、市主流媒體宣傳推介。2023年11月29日,央視CCTV-7國防軍事頻道以“夯實小農水,造福大民生”為題,對沅江市小農水建設作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