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林業系統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5-2050754 發布機構:沅江市林業局 發文日期:2025-03-31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沅江市林業系統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

      序號

      檢查事項

      執法依據

      檢查主體
      (實施層級)

      承辦機構

      檢查對象

      檢查內容

      檢查方式

      檢查頻次

      備注

      1

      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行政許可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礦藏勘查、開采以及其他各類工程建設,應當不占或者少占林地;確需占用林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需要臨時使用林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準;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并不得在臨時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通過核查反映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的有關材料,履行監督責任。
          行政機關依法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將監督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予以記錄,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后歸檔。公眾有權查閱行政機關監督檢查記錄。
          行政機關應當創造條件,實現與被許可人、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計算機檔案系統互聯,核查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六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修復、利用、更新等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破壞森林資源等違法行為。
          5.《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履行森林資源保護監督檢查職責,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銷毀、隱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資料予以封存;
      (三)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來源非法的林木以及從事破壞森林資源活動的工具、設備或者財物;
      (四)查封與破壞森林資源活動有關的場所。

      林業主管部門

      資源林政股

      上一年度獲得建設項目永久使用林地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和全獲得建設項目臨時使用林地行政許可到期后滿一年的被許可人。

      1、辦理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行政許可的申報材料是否真實;
      2、是否按照行政許可確定的被許可人、地點、面積、范圍、用途、期限等規定使用林地;
      3、建設項目附屬設施或輔助工程使用林地是否符合規定;
      4、是否落實了行政許可要求的建設項目在施工和運營期間的有關保護措施;
      5、其他需要檢查的情況。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2

      林木采伐行政許可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采伐林地上的林木應當申請采伐許可證,并按照采伐許可證的規定進行采伐;采伐自然保護區以外的竹林,不需要申請采伐許可證,但應當符合林木采伐技術規程。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通過核查反映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的有關材料,履行監督責任。
          行政機關依法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將監督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予以記錄,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后歸檔。公眾有權查閱行政機關監督檢查記錄。
          行政機關應當創造條件,實現與被許可人、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計算機檔案系統互聯,核查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
          3.《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六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修復、利用、更新等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破壞森林資源等違法行為。
          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履行森林資源保護監督檢查職責,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銷毀、隱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資料予以封存;
      (三)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來源非法的林木以及從事破壞森林資源活動的工具、設備或者財物;
      (四)查封與破壞森林資源活動有關的場所。

      林業主管部門

      資源林政股

      采伐林木的單位或組織(行政許可相對人)。

      1、是否按照森林法規定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
      2、是否按照林木采伐許可證規定開展采伐(地點、采伐強度、采伐蓄積等);
      3、是否按規定進行了采伐跡地更新造林。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3

      建設項目使用草地行政許可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八條: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國草原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草原監督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根據需要可以設專職或者兼職人員負責具體監督檢查工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三十八條:進行礦藏開采和工程建設,應當不占或者少占草原;確需征收、征用或者使用草原的,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3.《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四十條第一款:需要臨時占用草原的,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

      4.《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在草原上修建直接為草原保護和畜牧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使用草原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修筑其他工程,需要將草原轉為非畜牧業生產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一條: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通過核查反映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的有關材料,履行監督責任。
          行政機關依法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將監督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予以記錄,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后歸檔。公眾有權查閱行政機關監督檢查記錄。
          行政機關應當創造條件,實現與被許可人、其他有關行政機關的計算機檔案系統互聯,核查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

      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五十七條:草原監督檢查人員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草原權屬的文件和資料,進行查閱或者復制;(二)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對草原權屬等問題作出說明;(三)進入違法現場進行拍照、攝像和勘測;(四)責令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停止違反草原法律、法規的行為,履行法定義務。

      林業主管部門

      資源林政股

      上一年度獲得建設項目永久使用草地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和全省獲得建設項目臨時使用草地行政許可到期后滿一年的被許可人。

      1.辦理建設項目使用草地行政許可的申報材料是否真實;
      2.是否按照行政許可確定的被許可人、地點、面積、范圍、用途、期限等規定使用草地;
      3.建設項目附屬設施或輔助工程使用草地是否符合規定;
      4.是否落實了行政許可要求的建設項目在施工和運營期間的有關保護措施;
      5.其他需要檢查的情況。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4

      對開展項目建設涉及征占用濕地公園土地、開發利用濕地資源的行政檢查

      1.《濕地保護法》第十九條:建設項目規劃選址、選線審批或者核準時,涉及國家重要濕地的,應當征求國務院林業草原主管部門的意見;涉及省級重要濕地或者一般濕地的,應當按照管理的權限,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意見。

      第二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利用活動進行分類指導;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草原、自然資源、水行政、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法規定,按照職責分工對濕地的保護、修復、利用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

      2.《湖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 向濕地引進外來物種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按照有關技術規范進行試驗。

      3.《國家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條 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或者國家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應當加強對設施建設必要性、方案合理性、設施建設對自然公園影響等的審查,必要時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林業主管部門

      自然保護地管理股、瓊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站

      涉及征占用濕地公園土地,開展項目建設的企業;通過濕地生態種養、生態旅游、生態教育等進行濕地資源開發利用的企業。

      1.建設審查監督檢查;2.運營管理監督檢查;3.管理情況監督檢查;4.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現場執法或非現場執法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檢查計劃執行。

      按照《濕地保護法》等法規制度規定,檢查實施主體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分級分類開展涉企檢查。

      5

      林草種子質量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品種選育、種子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根、莖、苗、芽、葉、花等。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六條: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種子質量的監督檢查。種子質量管理辦法、行業標準和檢驗方法,由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制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七條: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可以委托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對種子質量進行檢驗。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九條: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是種子行政執法機關。種子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種子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對種子進行取樣測試、試驗或者檢驗;
          (三)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生產經營檔案及其他有關資料;
          (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違法生產經營的種子,以及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及運輸工具等;
          (五)查封違法從事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
          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行使職權,當事人應當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所屬的綜合執法機構或者受其委托的種子管理機構,可以開展種子執法相關工作。

      5.《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草種、煙草種、中藥材種、食用菌菌種的種質資源管理和選育、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參照本法執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二十九條第三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草種生產、加工、檢疫、檢驗的監督管理,保證草種質量。 

      7.《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林業局令第40號)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開展對生產經營者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并將監督檢查情況立卷、歸檔,實行動態監督管理。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開展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情況。

      (二)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制度執行情況

      (三)生產經營的林木種子質量情況。

      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規定予以處理。

      8.《湖南省促進油茶產業發展若干規定》第三條第二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油茶苗木質量的監督檢查,規范和支持油茶良種種苗繁育基地建設;鼓勵和引導苗木生產者使用國家公布的油茶主推品種或者推薦品種以及獲得國家新品種權的油茶品種,分品種培育容器大苗,實施科學培育,提升種苗質量。

      林業主管部門

      林木種苗和技術推廣站

      具有合法資質的育苗單位

      1.開展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監督檢查,包括是否按生產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生產經營種類、生產地點等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是否按要求使用苗木檢驗證、苗木標簽、使用說明等;
      2.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制度執行情況,包括是否按要求建立和保存生產經營檔案和相關資料等; 
      3.生產經營的種子質量監督檢查,包括生產經營的種子質量是否符合相關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

      現場檢查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6

      對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品種選育、種子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種子,是指農作物和林木的種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實、根、莖、苗、芽、葉、花等。

      2.《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六條: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種子質量的監督檢查。種子質量管理辦法、行業標準和檢驗方法,由國務院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制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七條: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可以委托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對種子質量進行檢驗。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四十九條: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是種子行政執法機關。種子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時應當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種子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對種子進行取樣測試、試驗或者檢驗;
          (三)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生產經營檔案及其他有關資料;
          (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違法生產經營的種子,以及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及運輸工具等;
          (五)查封違法從事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
          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行使職權,當事人應當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所屬的綜合執法機構或者受其委托的種子管理機構,可以開展種子執法相關工作。

      5.《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草種、煙草種、中藥材種、食用菌菌種的種質資源管理和選育、生產經營、管理等活動,參照本法執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二十九條第三款: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草種生產、加工、檢疫、檢驗的監督管理,保證草種質量。 

      7.《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林業局令第40號)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開展對生產經營者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并將監督檢查情況立卷、歸檔,實行動態監督管理。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開展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情況。

      (二)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制度執行情況。 

      (三)生產經營的林木種子質量情況。

      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規定予以處理。

      林業主管部門

      林木種苗和技術推廣站

      本級核發的在有效期內的林木(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持證單位

      1.開展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活動情況監督檢查;
      2.林木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制度執行情況監督檢查。

      現場檢查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7

      對野生動物的獵捕、繁育、出售、收購、利用、運輸、寄遞、進出口等活動的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對科學研究、人工繁育、公眾展示展演等利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活動進行規范和監督管理。

      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野生動物保護職責的部門,在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進入與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進行現場檢查、調查;

      3.《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五條: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本條例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給予配合。

      4.《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縣級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對在本行政區域內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活動,應當進行監督檢查,并及時向批準獵捕的機關報告監督檢查結果。

      5.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經營利用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經營利用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監督管理。
          對進入集貿市場的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在集貿市場以外經營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進行監督管理。

      7.《湖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條例》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對野生動物的獵捕、繁育、出售、收購、利用、運輸、寄遞等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

      林業主管部門

      森林病蟲害防治保護站

      與野生動物的獵捕、繁育、出售、購買、利用等活動有關的企業等

      1.有關許可證、批準文件、備案文件的監督檢查
      2.經過審批的獵捕方案執行情況監督檢查
      3.對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的目的、用途的監督檢查
      4.人工繁育、經營利用活動監督檢查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8

      對采集、經營利用、進出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活動的監督檢查

      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采集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期限和方法進行采集。

      縣級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對在本行政區域內采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活動,應當進行監督檢查,并及時報告批準采集的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

      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九條: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經營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3.《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二十條:出口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或者進出口中國參加的國際公約所限制進出口的野生植物的,應當按照管理權限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經進出口者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取得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核發的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或者標簽。

      4.《湖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條例》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監視、監測環境對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生長的影響,并采取措施維護和改善其生長條件。由于環境影響對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的生長造成危害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破壞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的生長環境。

      林業主管部門

      森林病蟲害防治保護站

      與采集、經營利用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活動有關的企業等

      1.有關許可證、批準文件的監督檢查
      2.經審批的采集方案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9

      對涉松木加工、運輸和使用單位的檢查

      1.《植物檢疫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農業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所屬的植物檢疫機構,負責執行國家的植物檢疫任務。植物檢疫人員進入車站、機場、港口、倉庫以及其他有關場所執行植物檢疫任務,應穿著檢疫制服和佩帶檢疫標志。
          第五條第三款 在發生疫情的地區,植物檢疫機構可以派人參加當地的道路聯合檢查站或者木材檢查站。

      2.《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林業部分)》(林業部令第4號發布,國家林業令第26號修改)第二條第二款:縣級以上地方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森檢機構,由其負責執行本地區的森檢任務。
          第五條:森檢人員在執行森檢任務時有權行使下列職權:進入車站、機場、港口、倉庫和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生產、經營、存放等場所,依照規定實施現場檢疫或者復檢、查驗植物檢疫證書和進行疫情監測調查;依法監督有關單位或者個人進行消毒處理、除害處理、隔離試種和采取封鎖、消滅等措施;依法查閱、摘錄或者復制與森檢工作有關的資料,收集證據。
          第六條:應施檢疫的森林植物及其產品包括:木材、竹材、藥材、果品、盆景和其他林產品。

      3.《湖南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條例》第二十二條:森林植物檢疫員經所屬林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在執行任務時可以進入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生產、經營、存放場所,依法實施現場檢疫或者復檢,查驗檢疫證書并開展疫情調查;監督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對林業有害生物進行消毒處理、除害處理、隔離試種和采取封鎖、消滅等措施:查閱、摘錄或者復制與檢疫工作有關的資料,收集證據。

      4.《湖南省外來物種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衛生等行政主管部門對外來物種進行監督檢查,可以依法行使下列職權:進入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有關場所進行檢查;詢問被檢查人,并要求其提供與外來物種有關的證明材料或者其他資料;……

      5.《松材線蟲病疫區和疫木管理辦法》(林生發〔2018117號)第五條: ……。加強社會化防治組織的監督和管理,規范防治市場,確保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開展防治工作。
          第十七條: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疫木粉碎物(削片)利用監管方案,實行全過程監管,每季度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報告監管情況。省、市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開展督導檢查。
          第十八條:林業植物檢疫機構應當加強檢疫執法,建立和完善檢疫備案制度,定期對轄區內涉木單位和個人開展檢疫檢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采伐、運輸、經營、加工、利用、使用疫木及其制品行為。林業植物檢疫機構在檢疫檢查過程中查獲的疫木及其制品,應當采取銷毀方式依法就地處理。

      林業主管部門

      森林病蟲害防治保護站

      松木加工、運輸和使用單位

      1、違規加工、經營和使用松木行為;
      2、疫區電纜盤、光纜盤和松木包裝材料;
      3、《植物檢疫證書》辦理;
      4、流通和使用松木及其產品的臺賬及有關資料等。

      現場檢查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10

      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內修筑設施行政許可監督檢查

      1.《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國務院批準一九八五年七月六日林業部發布)第十一條: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統一管理。未經林業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自然保護區建立機構和修筑設施。

      2.《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規范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審批管理的通知》(林保規〔20231號)規定:(1)我局以2021年第2號公告和2023年第3號公告,將《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修筑設施審批事項委托省級林草主管部門實施,審批范圍嚴格界定為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2)省級林草主管部門重點審查以下內容中規定:擬修筑設施是否已開工建設,堅決遏制、從嚴查處未批先建。對于生態環境影響較小、確需補辦手續的,查處到位后,按照行政許可要求辦理有關手續。本通知下發后未批先建的項目,原則上不予補辦準入手續,要嚴肅查處整改,并追究相關負責人員責任

      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3號)(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審批委托)》:將《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審批,委托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實施。委托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修訂后實施之日止。

      4.《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0號)(林草行業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規定:(1)在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地方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審批由省級林草部門實施,申請材料及審批程序等暫由各地區自行規定;(2)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加強對委托、取消行政許可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國家林草局有關業務司局和有關派出機構通過工作臺賬核查、委托項目材料抽查、日常巡查、現地核查和專家現場考察等多種方式,加強對行政許可委托工作的監督檢查,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指導各級林草主管部門落實相關監管責任,加強屬地監管。

      5.國家林業局第50號令《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審批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國家林草局負責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的監督檢查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的監督檢查工作”“對批準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修筑設施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修筑設施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監督檢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應當對修筑設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并開展生態監測,檢查生態保護或者恢復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報告所屬林業主管部門

      林業主管部門

      自然保護地管理

      在國家級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內修筑設施的企業

      1.事前是否符合審批條件,是否未批先建。
      2.事中事后是否執行生物多樣性減緩措施,是否超范圍建設,是否位置有偏移等。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11

      對林產品生產、初級加工質量安全的監督檢查

      《湖南省林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林產品生產、初級加工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林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林產品生產、初級加工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市場監督管理、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分別對林產品的加工、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林業主管部門

      資源林政股

      木質林產品加工企業、食用林產品種植。

      木質林產品、食用林產品種植。

      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

      按本單位每年3月底前報經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的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實行

       

      說明:
      1.本清單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2.嚴禁本系統省、市、縣三級行政執法機關(含所屬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對同一檢查對象進行重復行政檢查。
      3.本機關對于未列入清單的涉企行政檢查事項一律不得實施行政檢查;違規實施的,企業有權拒絕接受檢查,并可以向本機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聯系電話:0737-2721540)和沅江市司法局(同級司法行政部門;聯系電話0737-2721980)舉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