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工作動態 會議專欄 鄉鎮人大 經驗交流 人事任免 工作制度  
      全站搜索:
      當前位置:首頁 > 經驗交流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時間: 2021年12月17日 來源: 沅江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作者: 黃升亮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內涵和精髓要義,最直接的是做到四個“深刻理解把握”和四個“下功夫”。

      一是要深刻理解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在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上下功夫。要堅持節約、保護、修復的生態優先原則,大力發展生態化的農業、工業和旅游產業,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與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的有機統一,將自然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產業發展優勢,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高質量發展之路。

      二是要深刻理解把握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著力在解決損害群眾身心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上下功夫。要堅守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明確“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踐原則和生態文明建設價值取向,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依法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

      三是要深刻理解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著力在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上下功夫。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將生命共同體科學理念的系統生態思維提升納入到辯證思維當中,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按照自然、社會和人類有機統一的系統工程的方式方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四是要深刻理解把握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路徑選擇,著力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下功夫。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 聯系我們
      主辦:沅江市人大信息網
      Copyright 1999-2008 Yuanjiang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 05010539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 E-mail:Webmaster@hny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