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與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
      發布時間:2020-11-11 14:47 信息來源:市衛健局 作者:市衛健局 瀏覽量:


      各位居民:

      大家好!

      當前,我國部分省市仍存在新冠肺炎散在疫情,國外疫情出現反彈,防控形勢仍然很嚴峻。為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根據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同時做好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現就新冠肺炎及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預防知識開展一次宣講活動,旨在增強大家防病意識,提高疫情常態化防控自我保護能力,做好科學防范應對,盡量減少疾病給大家帶來的生命健康與財產的損失。

      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知識

      1、新冠肺炎基本信息

      人感染冠狀病毒后主要癥狀為發熱(≥37.3℃),乏力、干咳等,其潛伏期為1-14天,多為3-7天;發病前1-2天和發病初期的傳染性相對較強;傳染源主要是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2、就醫時注意事項

      1)如出現發熱、乏力等癥狀不一定感染冠狀病毒,但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排查、就診。(2)詳細告訴醫生發病情況及近期活動情況,如發病前14天的外出史、與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的接觸史、野生動物接觸史與接觸時的個人防護情況等。(3)去就診時請自覺佩戴外科口罩,保護自己與他人。

      3、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感染新冠病毒后或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后可獲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續時間尚不明確。日常生活中主要通過減少接觸或暴露的機會,做好個人衛生防護,降低感染機率。(1)保持手衛生。用流動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鐘。到公眾場所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必要時佩戴口罩。(3)醫院就診或陪護就醫時,要佩戴口罩。(4)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5)避免在未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和養殖動物,避免與流浪動物接觸,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4、如何選擇,佩戴口罩

      1)以自我防護、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都可以。(2)如果去醫院、人群聚集處、或有病例發生的地區,接觸有呼吸道感染癥狀患者,建議佩戴口罩。(3)如果去一般露天公共場所、不與呼吸道病人近距離接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不必過度防護。但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則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4)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時,鼻夾側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皺朝下);上下拉開褶皺,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適當調整口罩,使口罩周邊充分貼合面部。

      5.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民眾注意事項

      1)如果您近期從國外(包括港、澳、臺)回來,在入境口岸結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后,應主動真實報備個人基本信息給社區摸排人員,并配合實施“7+7+3”的管理,即7 天居家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居家期間,請積極配合社區村組干部、輔警、醫務人員工作,不要去外地,做好個人防護,在居家觀察第2-3天、第5-6天、第13-14天做3次核酸檢測。(2)如果您近期從疫情風險地區返回(或途經),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實行2次核酸檢測。如果您近期從疫情風險地區返回(或途經)一律實施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實行2次核酸檢測。(3)請家庭和個人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保持“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少聚集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4如非必需,不要出境,避免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是隨著各地疫情發生而變化的,具體疫情信息動態要從正規渠道獲得,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5)倡導謹慎購買域外海鮮及冷凍肉類產品。(6)如果家中有學生(包括幼托兒童),請配合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學生如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應主動帶其就醫,并隨時告知校方學生的健康狀況與病因,如診斷為傳染病,病愈后憑《復課醫學證明》方可返校,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造成疫情的擴散與蔓延。

      二、常見腸道傳染病防病措施

      秋冬季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痢疾、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等。這類傳染病經“糞——口”途徑傳播,是“吃進去”的傳染病,通常是由于細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飲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的處理,吃進去后發病。腸道傳染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要講究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以飲食衛生為重點,把好“病從口入關”,做好“三管一滅”,加強自身防護:1. 提倡良好的個人和飲食衛生習慣,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蒼蠅叮爬過的食物;不暴飲暴食;實行分餐制,養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滌消毒;杜絕生吃水產品。罐頭食品出現鼓起,色香味改變的情況,不可食用。不喝生水。2. 加強個人防護,了解腸道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充足的睡眠和豐富的營養可增強體力;適當進食蒜、醋可預防胃腸道傳染病。3. 感染腸道傳染病應立即上醫院就診,不要胡亂用藥,特別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進行不規范治療,防止耐藥性的產生,某些腸道傳染病抗生素的不當使用,甚至可導致生命危險。

      三、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防病措施

      比較常見的冬季呼吸道傳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膜炎、麻疹、風疹等。

      這類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是吸進去的傳染病。細菌或病毒可直接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灰塵中細菌或病毒的飛沫核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后發病。

      呼吸道傳染病預防主要措施:一是遠離傳染源,現階段要通過正規渠道了解傳染病的疫情報道,避免前往正在發生疫情的地區;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場所,必要時外出可以佩戴口罩;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有感冒等癥狀的人;避免與他人共用生活用品如水杯、毛巾、牙刷等。二是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可用胳膊肘彎處捂住口鼻;流感患者患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時間,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防傳染他人;日用品經常進行日照消毒和適當處理;三是保持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開窗時避免穿堂風,注意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保暖;四是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增加機體免疫力,必要時可進行疫苗的接種如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接種水痘疫苗預防水痘。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如您和的家人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身體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醫,就醫時請佩戴口罩;如果近期有外出回家或是境外返(來)沅人員,請隨時關注您的“居民健康碼”,積極配合村組干部、村醫、輔警的管理與服務,做好信息主動報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等,不隱瞞個人信息,居家隔離期間盡量不外出,為自已、為家人、為親朋的健康加上一道保險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