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年”,全市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以及中央、省、益陽市、沅江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總局、湖南省局和益陽市局工作會議部署,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守底線、保安全、促發展,履行監管職能,提升監管效能,體現責任擔當,為我市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貢獻產品質量監督力量,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的產品質量環境。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進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
(一)做好動員發動。按照益陽市局規范產品合格證推進會議部署要求,制定沅江市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方案,做好宣傳發動,確保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有序推進。
(二)全面推進落實。找準工作切入點,全面推進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在園區、行業、企業、商場中落實落地。精心制定服務措施,組織專家隊伍上門幫扶,幫助企業解決質量問題,促進規范使用產品合格證的企業產品質量水平的提升。
(三)開展示范創建。聯合科工等部門結合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開展質量質量安全“示范園區”“示范企業”“示范商超”創建,給獲評單位予以表彰激勵,抓好示范引領。
二、提升監督抽查效能
(四)突出監管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三涉兩高”,科學制訂《沅江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22年版)》。將列入國家監管目錄的、有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列入強制性3C認證目錄的、涉及“三涉兩高”的產品列入監督抽查計劃。在抽查產品上,突出10大“集中攻堅”產品、“一老一小”產品、“護農”產品。在抽查對象上,按照“雙隨機”的要求,補充國家、省級、益陽市級監督抽查沒有覆蓋的。在抽查領域上,工業產品突出生產領域抽查,消費品突出流通領域抽查。在抽查數量上,不少于100批次。
(五)加強抽查過程管控。一是加強工作調度。9月底前分批下達監督抽查任務,11月底前完成抽樣檢驗工作。二是加強過程監督。采取結果比對、委派觀察員、實行廉政告知反饋等方式,對監督抽查過程進行管控;對抽樣、檢驗、流轉過程進行隨機督查,對復檢初檢結論不一致、抽樣檢驗不規范、檢驗結果錯誤等情況進行調查,對發現的違紀違規行為一律嚴肅處理,不斷提高監督抽查工作規范性。三是加強異議處理。成立異議處理議事機構,對企業提出的異議,由議事機構組織承檢機構進行研究,作出異議回復和處理決定。四是加強結果運用。根據抽查結果調整抽查計劃,對抽查問題發現率低于5%的產品,調減抽查批次;對抽查問題發現率高于20%的產品,加大抽查批次,把有限的經費用到刀刃上,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六)做好抽查后續處理。一是做好情況通報。定期向政府通報監督抽查結果,向社會公布季度監督抽查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監督抽查信息。二是做好不合格產品后處理。依法督促企業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和整改不合格產品,做好復查驗收。針對抽查產品不合格問題突出的企業,嘗試開展出廠檢驗能力比對、強制質量體檢,實現多重把關,進行加嚴監管。對主觀故意制假造假、拒不整改和整改復查仍不合格的、拒絕接受抽查的企業要列入失信企業名單進行懲戒。三是做好檔案管理。按照“一企一檔”要求,建立完善包括檢驗報告、責令改正通知書、送達回證、整改報告、復查申請、整改驗收情況、產品召回情況、復查檢驗報告及相關佐證材料等資料的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企業檔案。四是做好辦結調度。要在90天內完成不合格產品整改驗收工作,負責后處理工作的綜合執法大隊及各市監所每季度向質量標準監督管理股報送后處理工作情況統計表,壓實屬地管理責任,提高監督抽查工作質效。五是加強信用約束。將抽查結果全面及時納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企業,列入失信名單實施失信懲戒。
三、嚴格生產許可管理
(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根據生產許可證審批和日常監管情況,抓好獲證企業事中事后監管。配合做好對通過簡化審批程序、告知承諾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及時開展后置現場審查、全覆蓋例行檢查,對不符合獲證要求的,提請發證部門注銷或撤銷生產許可證,加大違規企業退出力度。
四、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八)全力打好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排險除患”攻堅戰。開展10類重點產品風險隱患集中治理攻堅,具體包括:危險化學品及包裝物、車載常壓罐體、鋼筋、水泥、電線電纜、燃氣具、煙花爆竹、電動三四輪車及電池、學習兒童用品。一是開展風險大排查。逐類產品制定風險排查和治理方案,逐家企業進行摸排,全面化解存量風險、防范增量風險、嚴控變量風險。二是嚴格有效根除風險隱患。將嚴控源頭風險、嚴懲違法行為、嚴治共性問題一體推進,對發現的風險隱患,從產業鏈上下游追根溯源、精準發力,堅決遏制在源頭。對發現的重大質量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從重處理、深度曝光,向社會彰顯強烈的監管權威,釋放強大的監管信號。對發現的共性質量問題,專題會商、定向治理,切實從根源解決。三是強化標本兼治更加注重治本。集中攻堅區別于以往的隱患排查,要注重協同發力、壓實責任、立足治本、標本兼治。建立險情互通、風險評估和快速處置機制,依托動態監管指揮調度體系,實時通報隱患信息,強化風險分析研判,開展分類分級處置,推動形成全省風險信息“一張網”、隱患治理“一盤棋”。各市監所要結合當地實際和產業特點,確定本轄區的高風險產品治理重點,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攻堅成效。
(九)深入開展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護農”行動。圍繞保障農業生產,加大化肥、農膜、滴灌帶等農資產品監督抽查力度,督促企業嚴格質量管控,以高質量產品供給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圍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廁改產品、清潔取暖產品監督檢查,依法處置問題產品和企業,及時通報農業農村部門。圍繞保障農民權益,開展農村重要消費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檢查,對假冒偽劣、“三無”產品追蹤溯源,清理生產源頭,斬斷違法銷售網絡。深入推進“監管護棉”,加強棉花經營環節監督檢查,維護棉花市場秩序,保護棉農棉企合法權益。
(十)深入開展“一老一小”等重要消費品質量安全守護行動。鞏固“護苗助老”關愛行動等實踐活動的成果經驗,轉化為長效機制,拓展到其他領域,再深入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加強兒童和學生用品質量監管,開展校園周邊商超專項治理。嚴抓水晶泥、文具盲盒等網紅“新奇特”產品、網售和直播帶貨產品質量監管,強化食品相關產品監督檢查,加大對婦女用品、老人用品監督抽查力度。
(十一)深入開展食品相關產品專項整治行動。嚴格食品相關產品監督管理,從生產條件、人員素質、檢驗能力、產品合格證、抽檢工作、審查行為、監管及后處理情況等環節入手,全面開展食品相關產品行業整治。加強食品相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生產流通并重,加大不合格產品處理力度,加強監督抽查與生產許可聯動。加強問題處置,對發現的倒閉、停產、搬遷、騙證、不符合獲證條件、監督抽查復查不合格的企業,縣級局要及時逐級上報資料,提請發證部門依法撤銷證書。
五、開展質量技術幫扶
(十二)持續開展“質量體檢進企業”活動。以“免費體檢、技術幫扶、上門服務”為主題,圍繞企業發展思路、質量主體意識、質量隊伍建設、質量保障能力、質量制度落實情況,持續開展“質量體檢進企業”活動,查找痛點、疏通堵點、緩解難點,提出有效改進措施,形成高質量的“質量體檢報告”,指導督促企業消除質量隱患,幫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管理能力。完成2家企業的質量體檢,不斷拓展質量體檢的內涵和外延,鞏固擴展質量體檢成效。
(十三)創新開展“風險監測進賣場”活動。選取大型商場、超市、專賣店、連鎖店等銷售企業,選派具有質量管理體系診斷和產品質量檢驗能力的機構和專家,采取對賣場質量管理體系進行風險評估,對賣場(經營者)銷售的商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查(隨機抽查8-15批次)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風險監測進賣場”活動。及時反饋質量管理風險隱患和產品質量問題,督促企業對標對表及時整改,依法查處銷售不合格產品的行為,幫助企業提升質量管控水平,消除流通環節質量隱患,打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全力服務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年內完成1家,并及時將“風險監測進賣場”活動情況上報益陽局。
六、加強隊伍建設
(十四)堅持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中央、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鍛忠誠、干凈、擔當的產品質量監督隊伍。積極開展作風紀律教育整頓,毫不松懈糾治“四風”,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權力運行監督制約機制,加強質量監管過程中的廉政風險防控,防止發生損害企業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要牢固樹立保質量安全就是保發展、保民生的認識,是黨和人民群眾賦予質量監管人員的使命,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全力推動產品質量安全高質量發展。
(十五)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四重”監管清單機制。根據不同領域特點和風險程度,建立重點產品、重點行業、重點問題、重點區域監管清單,掛圖作戰,精準發力,靶向監管。二是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置機制。修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增強處置突發事件的組織力和執行力。三是完善指揮調度機制。加強定期調度,對重點工作緊盯不放,推動工作落實。強化掛牌督辦,對重大行業性、區域性質量安全問題,重點產品隱患治理以及重大質量違法行為進行掛牌督辦。從嚴跟蹤問效,對重點工作任務加強督促指導,強化成效評估,確保取得實效。
(十六)強化能力提升。圍繞規范產品合格證、監督抽查、生產許可、危險化學品等重點產品質量監管等主要業務,開展監管能力培訓,強化業務指導,提升履職能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能打硬仗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鐵軍。
(十七)加強宣傳引導。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重點工作部署安排及落實情況的宣傳報道,圍繞“規范產品合格證”“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質量體檢進企業”“風險監測進賣場”“消費品質量安全三進”等重點活動進行專項宣傳報道。圍繞農資、兒童學生用品、日用消費品、建材產品、消防產品等專項抽查,按節點召開情況通報會。形成人人關心質量、人人重視質量、人人監督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