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到“點子”上,扶志扶到“心坎”里!沅江民政用心編織群眾新希望。
      發布時間:2025-06-16 09:05 信息來源:民政局 作者:李勛、鄧瑛 瀏覽量:

      家住共華鎮的曾嗲嗲一家是民政“老面孔”,每隔一段時間,這位老人總會帶著孫子上門反映家庭經濟困難。事實上,鎮政府與相關部門早已為其落實了低保、臨時救助、危房改造及優撫補貼等政策,逢年過節村委會也會送去糧、油等慰問物資,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611日,沅江市民政局領導帶隊主動上門走訪。深入了解后發現,曾嗲性格固執,與鄰里關系緊張,自老伴離世后,21歲的孫子小曾成了他唯一的依靠。長期封閉的家庭環境,加上缺乏社會交往,小曾逐漸產生社交恐懼,習慣將自己封閉在家中。民政局工作人員意識到,對這個家庭而言,“扶志”遠比“扶貧”更迫切——只有幫助小曾走出家門,掌握謀生技能,才能真正打破困局。

      得知情況后,沅江市慈善總會迅速響應,聯合愛心家園志愿者協會、湖南好人康冬平團隊展開行動。慈善總會邀請專業心理輔導老師多次登門,耐心勸說曾嗲嗲“放手”,鼓勵他支持孫子外出學習技能。起初,固執的老人對建議十分抵觸,但在工作人員“潤物細無聲”的勸解與引導下,態度有所轉變。

      征得曾嗲的同意后,慈善總會聯合多方為小曾量身定制幫扶計劃,通過心理輔導、就業培訓,幫助他化解社交障礙,掌握實用技能。在多方合力下,小曾開始走出家門,嘗試接觸社會,眼中重現對未來的憧憬。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政工作必須以細心、耐心、真心架起民心橋梁。”沅江市民政局負責人表示,后續將持續跟蹤曾嗲嗲一家的生活狀況,同時以此次幫扶為契機,積極探索“物質+服務”“救助+扶志”的新型社會救助模式,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政策銜接、兜底有力的救助格局,實現精準救助、溫暖救助、智慧救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