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數據發布 > 統計公報
      沅江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沅江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布時間:2015-03-13 09:34 信息來源:中國沅江網 作者:統計局 瀏覽量:

      2014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投資拉動疲軟、社會矛盾交織的復雜形勢,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全市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狀況持續改善,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一、綜  合

      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7.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78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88.06億元,增長11.2%,其中工業增加值82.24億元,同比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81.81億元,增長13.5%。按年均常住人口測算,沅江市人均GDP為31837元,比上年增長9.5%。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2.6:41.2:36.2調整為22:40.4:37.6,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二三產業比重提高0.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1個、4.5個、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0.3%、42.6%、47.1%。

                                2010-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取得新進展。工業持續增長。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0.2%,占GDP的比重達到37.8%。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2014年新發展專業合作社125家,工商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40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8家(其中省級8家,益陽市級60家),新發展益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建立了80多個特色產業生產基地,種養業規模經營戶(公司、協會)6000多戶,帶動農戶10.46萬戶。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編制完成《沅江市2014-2020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城市新區道路及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桔城大道南延、瓊湖大橋、郭家湖公園三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各建制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草尾鎮、南大膳鎮被列入國家級重點鎮,草尾鎮被列入省級中心鎮,南大膳鎮、三眼塘鎮被列入省級特色鎮,四季紅鎮被列入益陽市級重點鎮。2014年城鎮化率為47.24%,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為民辦實事全面完成。省下達的15大項包含26小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部分項目超額完成任務。

      二、農  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2014年度我市再次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市)”。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7.11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農業產值36.97億元,比上年增長5.2%;林業產值1.07億元,下降34.6%;牧業產值18.56億元,比上年增長4.4%;漁業產值19.76億元,比上年增長7.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7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全年出欄肉豬75.55萬頭,增長4.3%;出籠家禽533.29萬羽,下降1.9%;水產品產量14.73萬噸,增長8.1%。

      農業結構持續優化。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71.53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2.77千公頃,增長2%,其中稻谷78.48千公頃,增長2.3%;棉花種植面積10千公頃,下降23%;油料種植面積33.3千公頃,增長4.1%;苧麻種植面積0.67千公頃,同上年持平;蔬菜種植面積23.33千公頃,增長1.4%。

      2014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  品

      產 量(萬噸)

      增減(%)

      糧  食

      47.69

      3.1

      油  料

      5.89

      2.1

      棉  花

      1.85

      -11

      苧  麻

      0.17

      0

      蔬  菜

      63.18

      14

      水  果

      19.72

      5

      肉  類

      6.85

      3.6

      禽  蛋

      3.26

      6

      水產品

      14.73

      8.1

      蘆  葦

      35.58

      10

      水利建設加快推進。全年共投入資金4.75億元,其中水利專項投入1.66億元,涉水項目3.08億元,移動土石方1000萬方,完成工程6000處。其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資9094萬元,沈家灣泵站更新改造完成投資2069萬元,石磯湖河段護坡整治2382萬元,三峽后續工程項目2420萬元,小流域治理完成投資280萬元,機電涵閘維修180萬元,山洪災害防治185萬元。

      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草尾鎮樂園村被定為2012年省級新農村示范村。解決農村飲用水不安全人口14.59萬人,新建成農村公路38公里,改造中低產田1.7萬畝,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780口,聯戶沼氣池60處。爭取國家、省扶貧資金177萬元,主要用于全市29個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持等。

      林業建設穩步發展。2014年完成植樹造林7萬畝。本年育苗面積0.18萬畝,零星植樹152萬株,森林覆蓋率29.7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2014年,全市11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61.09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72.75億元,同比增長11.2%。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0.79億元(省級認可有園區代碼企業,含太陽鳥),增長6.4%。船舶產業園規模工業企業個數增至9家,船舶產業園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9.33億元,同比增40.2%。

      骨干企業個數增加。全市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有中聯重科、沅江紙業、太陽鳥游艇、辣妹子、鑫海繩網、盧青年米業等87家,比上年增加10家,全年產值過5億元的有8家,比上年增加1家。這些重點骨干企業成為推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2014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分類情況

      指標名稱

      絕對數       (億元)

      比上年增長    (%)

      總計

      72.75

      11.2

      分輕重工業:輕工業

      40.21

      15.1

      重工業

      32.54

      11.8

      總計中:集體企業

      0.73

      27.8

      股份制企業

      67.87

      12.8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3.53

      26.3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

      0.62

      26.4

      總計中:國有控股企業

      6.59

      -33.4

      總計中:大中型工業企業

      31.57

      -0.9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6.59

      -33.4

      總計中: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企業

      30.79

      6.4

      非公有制企業

      65.44

      22.2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增有減。苧麻紗4.69萬噸,同比增長17.6%;罐頭4.62萬噸,同比增長3.7%;軟飲料5.93萬噸,同比增長6.1%;大米加工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高端品種稀少等原因,2015年生產大米37.41萬噸,同比僅增長1.9%;民用鋼質船舶25.7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6%;機制紙由于近年生產銷售疲軟,全年生產3.12萬噸,同比下降5.1%;混凝土機械0.55萬臺,同比下降42.1%。

      工業經濟效益有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5.78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利潤10.48億元,同比下降6.7%。

      建筑業平穩增長。全市完成建筑業增加值5.82億元,同比增長9.6%。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14家完成產值19.23億元,同比增長21.9%,全年施工面積132.45萬平方米,竣工81.22萬平方米,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平均人數為5585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趨緩。全市投資總量保持了在高基數狀態下的穩步增長。2014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1.78億元,同比增長22.3%。

      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下降。房地產開發投資27.71億元,同比下降17.6%。房地產投資企業22家,施工面積224.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商品房銷售面積105.6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4%。

      投資結構調整實效明顯。全市以投資結構調整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戰略實施,促進了重點領域和部分薄弱環節投資的增長。從投資方向看,工業投資、民生工程、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投資穩步提高,分別完成投資96.09億元、9.21億元、4.01億元,同比增長25.1%、830.2%、108.2%,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完成投資6.31億元,同比增長256.6%,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6.6%。

      民間投資持續活躍。2014年全市非公有投資121.2億元,同比增長22.3%,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0.6%。在今年新開工的投資8000千萬元以上的47個項目中,有31個為非公經濟投資項目,占新開工項目的66%。

      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全年億元及以上投資項目13個,完成投資15.78億元。全面鋪開104個重點項目建設。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桔城大道南延道路建設、小型基礎配套設施工程、黃茅洲大橋、船舶園基礎設施建設、3000噸蘆筍深加工項目,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廉租住房建設工程、公租房建設工程、華美印刷、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工程等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社會福利中心、30萬噸系列碳酸鈣深加工、金屬船舶基地建設(一期)、五湖保潔換水、清淤及污水截流工程等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并取得重大進展。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96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城鎮零售額53.84億元,比上年增長13.2%;農村零售額1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分行業零售額中,批發業零售額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3.2%;零售業零售額48.81億元,比上年增長13.0%;住宿業零售額1.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8%;餐飲業零售額7.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商貿流通日益活躍。扎實推進全國農村商務信息服務試點工作。百貨購物中心、水立方購物廣場、好潤佳、百惠精品購物廣場相繼開業。

      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分類情況

      指標名稱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5.96

      13.0

      一、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

       

       

      1.城鎮

      53.84

      13.2

      其中:城區

      33.78

      12.4

      2.鄉村

      12.12

      12.1

      二、按行業分

       

       

      1.批發業

      7.45

      13.2

      2.零售業

      48.81

      13.0

      3.住宿業

      1.86

      12.8

      4.餐飲業

      7.84

      12.7

       

       

      消費品結構升級加快。限額以上零售業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3.8%。分類別看,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同比增長40.7%;金銀珠寶類同比增長61.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增長25.1%;石油及制品類同比增長24.3%;汽車類同比增長40.0%。

      招商引資穩步推進。全年引進境內省外資金42.8億元;引進市域外資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6.7億元。實現加工貿易總量3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50萬美元。新簽約項目17個。新開工項目18個。新投產項目18個。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98億元,比上年增長5%。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達87498輛,比去年增加3295輛,擁有汽車33430輛。機動車駕駛員89914人,增加5803人,其中汽車駕駛員46560人。    

      郵電通信業持續發展。全市郵電業務總量5.39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39億元;電信業務總量5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8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8.88萬戶;寬帶互聯網用戶4.68萬戶;手機互聯網用戶29.03萬戶。

      旅游業加快發展。全年接待游客385萬人次,同比增長12.5%,實現旅游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長15%。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完成。赤山島保護管理委員會、洞庭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創建城區五湖3A級景區已通過驗收。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支穩步發展。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0.62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96億元,同比增長12.1%。稅收收入7.79億元,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73.3%。財政支出32.12億元,同比增長19.8%。

      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0.25億元,比年初增長13.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08.25億元,比年初增長14.5%,其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9.16億元,增長12.3%;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9.09億元,增長20.9%。各項貸款余額73.46億元,下降8.8%。其中短期貸款余額31.36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42.7%;中長期貸款余額41.78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56.9%。

      保險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共有保險公司16家,其中壽險8家,產險8家。全市實現保費收入3.87億元,增長6.3%。其中壽險2.75億元,增長2.4%;產險1.12億元,增長17.3%。 

      八、科學技術、教育

      科技事業創新發展。全年投入科技經費227萬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湖南鑫海網業制造有限公司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 家,申報省級以上科技計劃17項,爭取項目資金591萬元,建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全年申請專利403件,授權209件,獲得省知識產權示范縣(市)稱號。

      教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04所,其中普高5所、職高3所(含民辦職高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初級中學17所、九年制學校21所、小學56 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市中小學生5.93萬人,其中小學生3.2萬人、初中生1.6萬人、普高學生0.87人,職高學生0.26人。全市共有幼兒園110所,其中公立幼兒園2所,民辦幼兒園108所。高中升學率96%,初中入學率100%,小學入學率1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全市共有農家書屋206家,農村電影放映2496場,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網絡逐步健全,群眾文化事業穩步推進。開展了慶“七一”文藝匯演、慶重陽迎國慶文藝晚會、迎新年群眾文藝匯演、洞庭小調研討會,在博物館舉辦洞庭書畫展,在蓼葉湖公園舉辦全市少兒書畫比賽展覽活動,收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全市廣場舞大賽圓滿落幕,花鼓戲下鄉60場順利完成。對各文藝團隊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場次20多場。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免費開放,全年接待服務群眾8萬多人次。

      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全市有綜合性醫院8家,擁有床位1120張;衛生院13家,擁有床位939張;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家,擁有床位468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家,擁有床位80張;婦幼保健院(所、站)1家,擁有床位215張;沅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沅江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1家;診所、醫務室、村衛生室644家。2014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沅江市婦幼保健院晉升為二甲醫院。

      體育事業全面推進。我市籍運動員晏亞平參加十二屆省運會暨第九屆省殘運會,射擊比賽一人獨得金牌7枚,亞運會射擊比賽金牌1枚,銀牌一枚。十二屆省運會青少年田徑賽獲金牌3枚,團體銅牌一枚;跆拳道金牌1枚,銅牌1枚;射擊金牌1枚;摔跤金牌1枚。我市獲得第十四屆益陽大眾運動會廣播操、太極拳、太極劍、集體跳繩、男女混合籃球團體賽一等獎,象棋、拔河、廣場舞團體賽二等獎。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協調發展。年末全市總人口76.12萬人。常住總人口68.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41萬人,農村人口36.1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247人,出生率12.15‰;死亡人口3896人,死亡率5.15‰;人口自然增長率7‰。

      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據抽樣調查顯示,2014年沅江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0元,比上年增長10.4%。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3191元,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比重為12.7%。

      2014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7元,比上年增長9.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5631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分別增長5.8%、16.8%、36.0%、44.4%。

      2014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2元,比上年增長12.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179元,比上年增長42.1%。其中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其他用品及服務分別增長46.8%、7.5%、12.8%、67.1%、50.3%、35.6%、90.9%、133.1%。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鎮新增就業577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223名,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8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252人,累計外出務工人員達到20.8萬人,增長3.5%。參加社會養老保險68848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22487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9794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684845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2850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1576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2718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399334人,參保繳費率達98.3%。全年錄用公務員25名,事業單位招聘專業技術人員42名。2014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087.9萬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6.33萬人次,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283.83萬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3.94萬人次,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093.5萬元,救助5.9萬人次。

      十一、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2014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總人數1人。工礦商貿從業人員26.2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人,10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人,比上年減少0.39人;全市民用車輛6.2萬輛,道路經營性安全生產事故死亡1人,比上年度增加1人。道路非經營性交通事故死亡11人;消防火災死亡0人,與上年持平;水上交通死亡0人,與上年持平。

      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2014年全市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1個(沅江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新建煙氣石灰石(白泥)-石膏法脫硫系統)投入資金3380萬元,沅江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開工建設,計劃投入資金1億元。上級對我市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2323萬元。新車發放環保綠色標志2400多個。工業廢水排放量1399萬噸,工業廢水達標率99.8%,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85%,工業廢氣排放量311182萬標立方米,工業廢氣處理率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100%,年減排化學需氧量1847噸、氨氮111噸、二氧化硫4079噸、氮氧化物957噸。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環境空氣優良率80.66%。我市區域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4.4dB(A),未超過國家60dB(A)的限值。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