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統計局
(2013年2月)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堅持以開展“項目建設活動年”活動為抓手,大力實施“工業強市、城鄉統籌、綠色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和社會民生建設,實現了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一、綜合
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7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增速比全省和益陽市平均水平分別高0.8和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38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73.43億元,增長14.2%;第三產業增加值60.22億元,增長15.3%。按年均常住人口測算,沅江市人均GDP為26207元,比上年增長14.5%。
2008-2012年GDP總量和增速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8:40:33.2調整為24.1:41.7:34.2,第二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1.7個百分點。
2011年三次產業結構(%) 2012年三次產業結構(%)
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取得新進展。工業保持較快增長。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3.5%,占GDP的比重達到39.1%,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農村產業水平不斷提升。新增益陽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淘汰6家。截至目前,全市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家,益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0家,建設各類基地320萬畝,帶動農戶12萬戶。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城市配套功能不斷完善,城區11條主干道“白改黑”、下瓊湖綜合整治、城區背街小巷改造等成為城市建設的新亮點。扎實推進統籌城鄉改革試點,統籌城鄉改革規劃編制基本完成,50個行政村完成“四位一體”村級自治組織體系建設,所有行政村達到“四有兩無清潔村”建設標準,土地信托流轉“草尾模式”大范圍推廣。2012年城鎮化率為45.47%,比上年提高1.49個百分點。
為民辦實事全面推進。我市承辦的省實事15大項19小項指標任務,全部完成,部分項目超額完成任務。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發展速度還不夠快;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二產比重不大,內部結構失衡;三產業發展仍維持在低水平狀態,對經濟貢獻率較低等。
二、農業
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12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45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農業產值32.97億元,比上年增長3.6%;林業產值1.49億元,比上年增長14.5%;牧業產值16.29億元,比上年增長3.1%;漁業產值15.11億元,比上年增長7.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59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年出欄肉豬72.12萬頭,增長4.8%;出籠家禽548萬羽,增長8.1%;水產品產量12.62萬噸,增長13.5%。
農業結構繼續優化。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66.21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9%。其中:糧食播種面積80.65千公頃,增長3.1%,其中稻谷75.17千公頃,增長2.5%;棉花種植面積12.33千公頃,增長2.2%;油料種植面積30.6千公頃,增長0.7%;苧麻種植面積2千公頃,下降50.7%;蔬菜種植面積21.5千公頃,增長3.9%。
2012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 品 |
產量(萬噸) |
增減(%) |
糧 食 |
47.02 |
5.6 |
油 料 |
5.41 |
-3.1 |
棉 花 |
2.27 |
3.1 |
苧 麻 |
0.5 |
-50.1 |
蔬 菜 |
48.15 |
14.3 |
水 果 |
16.77 |
7.5 |
肉 類 |
6.56 |
5.8 |
禽 蛋 |
2.87 |
4.8 |
水產品 |
12.62 |
13.5 |
蘆 葦 |
36.52 |
15 |
農業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共投入資金 51500萬元,其中水利專項投入16383萬元,涉水項目30200萬元,自籌4917萬元,移動土石方1150萬方,鋪開大小水利工程7800處。其中民主垸堤防加固工程(沅江市)完成投資5162萬元,沅江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資4277萬元,小型農田建設重點縣(沅江市)完成投資2600萬元,沅江市沈家灣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投資2333萬元,塞陽運河黃茅洲至陽羅段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投資467萬元,黃茅洲鎮、南大鎮溝渠疏浚工程完成投資540萬元,水利結合血防滅螺工程完成投資171萬元,新灣鎮、南嘴鎮小一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投資440萬元,沅江市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投資150萬元,山平塘清淤完成投資243萬元;環洞庭湖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完成投資22000萬元,其他土地開發完成投資990萬元,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完成投資2000萬元,農田基礎設施建設780萬元,城建投(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完成投資7097萬元;市級秋冬修水利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200萬元,鄉鎮疏挖抗旱渠道完成投資450萬元及機電維修完成投資600萬元。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投入各類資金3.8億元,新建農村公路150公里,改造中低產田8.5萬畝,新建戶用沼氣池2萬口,解決6.4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全市新建垃圾池7514個。示范村人均收入13850元,同比增長13.5%。
林業建設穩步發展。2012年完成植樹造林(含創森)7.6萬畝。育苗面積0.15萬畝,零星植樹152萬株,森林覆蓋率19.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持續增長。2012年,全市全部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8.89億元,同比增長14.3%。全市10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08.19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1.33億元,同比增長15.9%。全市新產品產值7.07億元,同比增長106.7%。沅江經濟開發區經省政府批準升格為湖南沅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園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33.05億元,增長23.2%。船舶制造產業園獲全省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
骨干企業明顯增加。全市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有中聯重科、沅江紙業、太陽鳥游艇、辣妹子、鑫海繩網、盧青年米業等62家,比上年增加18家,全年產值過5億元的有5家。這些重點骨干企業成為推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2012年規模工業增加值分類情況
指標名稱 |
絕對數(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總計 |
61.33 |
15.9 |
分輕重工業:輕工業 |
29.09 |
8.6 |
重工業 |
32.24 |
23.5 |
總計中:國有企業 |
19.87 |
15.3 |
集體企業 |
0.42 |
26.1 |
股份制企業 |
33.91 |
17.6 |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1.30 |
16.3 |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 |
5.83 |
8.0 |
總計中:國有控股企業 |
20.19 |
15.1 |
總計中:大中型工業企業 |
33.39 |
14.6 |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
20.19 |
15.1 |
總計中: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企業 |
33.05 |
23.2 |
非公有制企業 |
40.71 |
16.3 |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長較快。苧麻紗0.99萬噸,同比增長7.2%;罐頭7.74萬噸,同比增長54.6%;大米34.89萬噸,同比增長10%;民用鋼質船舶3.69萬噸,同比增長92.1%;混凝土機械1.33萬臺,同比增長30.6%。
工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8.65%,比上年提高1.1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9.02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利潤10.2億元,同比下降22%。
建筑業快速增長。全市完成建筑業增加值4.54億元,同比增長12.7%。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12家,完成產值11.91億元,同比增長37.7%,實現利潤總額6408萬元,全年施工面積111.93萬平方米,竣工46.53萬平方米,年末從業人員5684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4.86億元,比上年增長36.1%,其中城鎮投資55.07億元,比上年增長6%;非農戶投資22.03億元,比上年增長523.8%。
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全年億元及以上投資項目5個,完成投資7.36億元。全面鋪開109個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十大標志性工業項目”和“十大標志性城建項目”建設。沅江市城區道路白改黑工程、鑫海新材料遠洋漁網產業園建設、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經開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期、城市建成區創森重點工程等重大項目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黃茅洲大橋、沅紙12萬噸輕型紙綜合技改項目、300萬米管樁生產基地(二期)工程等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節能低碳環保食品包裝生產項目、三一重工場地土方工程、中聯重科二期擴產建設等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并取得重大進展。
房地產投資繼續增長。房地產開發投資27.76億元,同比增長32.9%。房地產投資企業25家,施工面積17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8%;商品房銷售面積54.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0.2%。
五、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城鎮零售額40.57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農村零售額10.6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分行業零售額中,批發業零售額4.7億元,比上年增長49.4%;零售業零售額3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3%;住宿業零售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27.0%;餐飲業零售額6.9億元,比上年增長17.0%。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分類情況 | ||
指標名稱 |
絕對數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
51.25 |
15.1 |
一、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 |
|
|
1.城鎮 |
40.57 |
15.5 |
其中:城區 |
17.21 |
27.1 |
2.鄉村 |
10.68 |
13.4 |
二、按行業分 |
|
|
1.批發業 |
4.7 |
49.4 |
2.零售業 |
38.35 |
11.3 |
3.住宿業 |
1.3 |
27.0 |
4.餐飲業 |
6.9 |
17.0 |
招商引資取得新成績。全市引進市域外資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09億元,引進省外境內資金形成固定資產29.05億元。當年新投產工業項目38個,省級園區引進工業項目26個。新增加工貿易企業4家,完成進出口總額400萬美元。重點引進了沅江浦發村鎮銀行、科至博二期、浙江揚戈科技、廣州揚帆服飾、四川誠實鋼構、香港金燕食品等項目。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11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達到78666輛,比去年增加4264輛;擁有摩托車43800輛,增加2360輛。機動車駕駛員81171人,增加6423人,其中汽車駕駛員43260人,增加4010人。
郵電通信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7523萬元,同比增長10.9%。其中郵政業務收入2966萬元,增長12.9%;電信業務收入4557萬元,增長6.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95萬戶,比上年減少0.5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3.56萬戶,凈增12.83萬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4.73萬戶,凈增1.26萬戶。
旅游行業加快發展。全年接待游客275.6萬人次,同比去年增加46.5萬人次,增長20.2%;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億元,同比去年增加1.4億元,增長21.5%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支穩步發展。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8.94億元,同比增長26.1%;地方財政收入5.09億元,同比增長 31.4%。財政支出23.81億元,同比增長25.4%。
金融運行平穩。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浦發村鎮銀行成功入駐沅江,金融體系更加豐富。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0.48億元,比年初增長19.1%,其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8.33億元,增長22.8%: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9.3億元,增長28.6%。各項貸款余額64.64億元,增長24.6%。其中短期貸款余額39.94億元,占全部貸款在61.8%;中長期貸款余額24.13億元 ,占全部貸款的37.3%。
保險業務穩步發展。全市實現保費收入35119萬元。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8030萬元;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7089萬元。
八、科學技術、教育
科技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投入科技經費213萬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家,申報省級科技支撐計劃12項,爭取項目資金317萬元,獲得益陽市科技進步獎5項,各類先進實用省級科技成果2項。
教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全市共有小學64所,在校學生3.42萬人;初中39所,在校學生1.80萬人;高中5所,在校學生0.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3所,在校學生0.25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高中升學率95%。全年有1人考入清華,1026人考入其他重點大學。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深入推進四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新建了陽羅鎮永興社區文化中心1個、農家書屋52家,農村電影放映4824場。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服務網絡逐步健全,開展了“文化共享助春耕”和“像雷鋒那樣”電腦小報設計比賽等活動,舉辦和協辦了“幸福沅江,魅力新城”迎七一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近100場次,送文化下鄉演出近30場次。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全市文藝團隊增至119個。在各級報刊和賽事中發表、展出各類文藝作品300多件。獲獎作品50多件。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全年共接待服務群眾7萬多人次。
衛生事業不斷推進。全市有綜合性醫院4家,擁有床位617張;衛生院13家,擁有床位919張;婦幼保健院1家,擁有床位140張;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家,擁有床位418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家,擁有床位42張;沅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沅江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1家;沅江市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1家;診所、醫務室、村衛生室634家。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011人,其中執業醫師992人、注冊護士1095人。2012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
體育事業全面推進。榮獲2012年湖南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男子丙組全能第二名,跳遠單項第二名;榮獲湖南省秋季田徑競標賽女子甲組跳遠第三名,三級跳遠第三名,女子乙組100米跳遠第二名;榮獲2012年益陽市第十二屆全民健身大眾運動會乒乓球團體賽第二名,乒乓球處干組第二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總人口75.4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2.88萬人、鄉村人口42.61萬人。出生人口8965人,出生率13.28‰;死亡人口4899人,死亡率7.26‰;人口自然增長率6.02‰。
城鎮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據抽樣調查顯示,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3元,比上年增加2327元,增長12.9%。其中工資性收入11237元,增加767元;經營凈收入5625元,增加1050元;轉移性收入3262元,增加397元;財產性收入1244元,增加177元。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238元,增長12.6%。其中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衣著和食品支出分別增長13.3%、16.5%和10.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9%,比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上升。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60元,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工資性收入 2939元,增長25.9%。家庭經營純收入6273元,同比增長6.9%。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014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衣著、家庭設備用品消費、交通和通訊、醫療保健消費分別增長36.7%,48.7%,29.8%,27.4%。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2.7%,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3.97平方米。
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82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13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800人,均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11人,全年累計外出務工人員達到19.1萬人,增長22%。進一步擴大小額擔保扶持范圍,全年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341萬元,扶持1162人走上了創業之路,并帶動5844人實現就業。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五項保險參保總人數達215605人次,比去年底增長3%,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2421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22387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9324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2058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810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31315人。城鄉主動,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截至2012年底,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人數115490人,參保率達到90%以上,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41.1萬人,參保率達到100%,享受待遇人數達9.85萬人。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全年錄用公務員40名,事業單位招聘專業技術人員171名。2012年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538.66萬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6.89萬人次。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612.28萬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5.17萬人次。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531萬元,救助7.59萬人次。
十一、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安全生產形勢趨于平穩。2012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總人數24人,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0.14,比上年增加0.05;工礦商貿從業人員25.7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1人,10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04人,與上年持平;全市民用車輛5.8萬輛,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1人,萬車死亡率1.9,比上年減少0.2;消防火災死亡0人,與上年持平;水上交通死亡12人,比上年凈增12人。
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2012年全市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4個(湖南林源紙業有限公司廢水深度治理工程和煙氣脫硫工程、沅江市金太陽紙業有限公司廢水深度治理工程和煙氣脫硫工程),投入資金1830萬元。工業廢水排放量2330萬噸,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9.4%,工業重復利用率80%;工業廢氣排放量383576萬標立方米,工業廢氣處理率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100%。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年減排化學需氧量1195噸,氨氮136噸,二氧化硫554噸,氮氧化物240噸,削減率分別為5.8%、7.0%、3.8%、6.3%。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