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經濟宏觀形勢和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不斷增大,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力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達產,全力拓展存量創造增量。上半年,全市經濟基本面不斷穩固,與一季度相比多項主要經濟指標降幅進一步收窄,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持續向好。
一、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7.08億元,同比增長0.7%,居益陽第4位,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3.9個百分點,排位與一季度相比前進1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2.62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5.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46.61億元,同比下降0.7%,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5.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7.85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1.6個百分點。
1. 農業經濟扭負為正。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0.56億元,同比增長2.2%,居益陽第5位,排位與一季度持平,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5.1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2.38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5.2個百分點。其中農業增加值15.58億元,同比增長7.7%。林業增加值0.55億元,同比下降2.6%。牧業增加值7億元,同比下降10.2%。漁業增加值7.69億元,同比增長0.7%。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55億元,同比增長8.0%。
2. 工業生產持續回升。上半年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2%;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8%,居益陽第6位,排位與一季度持平,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8.4個百分點。
3.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擴展。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居益陽第5位,排位與一季度相比上升3位,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18.8個百分點。其中5000萬以上項目完成投資64.27億元;5000萬以下項目計劃完成投資5.39億元;房地產完成投資7.99億元。
4. 消費市場平穩增長。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3.3億元,同比下降6.5%,居益陽第2位,排位與一季度相比上升2位,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5個百分點。
5. 財政收支大步回升。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1億元,同比下降12.3%,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億元,同比下降5.9%,與“雙過半”任務目標相差6.5個百分點。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51億元,同比下降18.9%,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25.3個百分點。
6. 金融市場穩健運行。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2.93億元,比年初增加31.36億元,較今年年初增速12.5%,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7.4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64.95億元,比年初增加27.95億元,較今年年初增速20.4%,增速與一季度相比上升15.3個百分點。
7. 居民收入持續上升。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39元,同比增長5%,增速與一季度相比增速上升3.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0元,同比增長4.4%,增速與一季度相比增速上升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7元,同比增長5. 8%,增速與一季度相比增速上升3.4個百分點。
二、經濟發展中的亮點
(一)農業方面。一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促進農業增效。緊緊圍繞城郊型農業的發展思路,以效益為核心,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發展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要求,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基地建設提質升級為紐帶,堅持城郊型農業的發展思路,發展水產、設施農業等特色產業。二是穩定糧食生產,落實作物種植面積。今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7.2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45萬噸,早稻育秧面積達到7萬畝,早稻播種面積達到40.7萬畝。三是抓好設施農業生產,促進蔬菜產業增效。由于設施農業新技術新品種不斷得到推廣和應用,產量不斷增加,上半年蔬菜總產量達到了33.4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7%。
(二)工業方面。一是醫療器械行業異軍突起。受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急劇增加,我市醫療器械行業企業訂單、產量劇增,產值攀升迅速。比如科仁醫療,1-6月產值同比增長270.4%,家輝服飾1-6月產值同比增長49.98%。二是砂石企業引流助力。截至目前,作為新入規企業,曉日砂石和榮信建材累計產值貢獻率高,尤其是曉日砂石,今年上半年產值已達2.4億元。作為新建新入企業,沒有同期數的包袱,能為我市工業累計和當月產值增速帶來相當大的拉動力。三是數據質量逐步提升。今年我市共有10家企業停產停報,6家企業因去年國家查詢今年核實調整,今年新建新入企業全部由企業獨立報送數據,新馬制衣加上了委托外加工產量,數據質量進一步提升。
(三)投資方面。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展開和市委、市政府調度力度的進一步加強,各項目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緊抓項目的開工和入庫工作。項目入庫逐月增加,2月入庫項目3個,累計投資額3.16億元;3月入庫項目8個,累計投資額21.48億元;4月入庫項目17個,累計投資額41.90億元;5月入庫項目32個,累計投資額54億元。6月入庫項目23個,累計投資額33.2億。
(四)消費方面。一是二季度發放電子消費卡和券等刺激消費;二是居民消費層次需求逐步上升;三是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及學校復學等需求;四是電商銷售模式的轉換,線上、線下全面開售。
三、存在的問題
(一)與“雙過半”任務目標差距較大
從全市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看,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雙過半”任務目標差距較大,分別低于“雙過半”任務目標6.8個、8.6個、4.9個、16個百分點,后段仍需精準施策、持續發力。
(二)工業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1. 受北京新發地疫情影響,發展不確定性因素使企業預期效益降低。我市蘆筍生產企業銷售情況受制約,雖然訂單客戶未減,但是客戶訂單量有下降,較大程度的減少了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等,更使企業生產備貨和資金設備等投入的步伐減緩甚至停滯。
2. 新建新開業企業缺乏,新進企業發展潛力不足。雖然上半年我市已入規9家工業企業,但是除了砂石和恒瑞祥等企業,大多企業受規模和銷售壓力制約,發展潛力不足,今年內難以突破年產值5000萬。同時,大多新入規企業注冊日期在2019年10月之前,并不屬于入規要求中的新建新開業企業,提供了情況說明且國家省市統計部門認可才得以入規。目前來說,我市新建新開業預入規企業少之又少,一些企業要等到年底才可以入規。
(三)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優、產業項目入庫難
1. 投資結構不優。一是產業項目投資占比少。1-6月我市產業投資完成投38.74億元,同比下降1.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49.4%,低于小康指標8.6個百分點。二是5000萬以下的項目占比少。1-6月5000萬以下的項目完成投資額5.39億元,同比下降52.9%,僅占固定資產投資額的6.9%。
2. 產業項目入庫困難。2020年投資項目入庫的條件是必須是2020年新開工的項目,施工合同、現場照片、視頻必須是2020年的。而現在收集的項目要么是已經報送過的,要么是去年7月份前開工的項目。在我省投資增速在全國持續靠前的情況下,國家對湖南的投資項目材料審核尤為嚴格,特別是產業項目的審核,6月份因材料不符合要求被打回的項目就有12個,而這12個全部都是產業項目。
(四)限額以上商業企業數量少
我市限額以上企業數量過少,至今年6月止未入庫一家,并且在庫企業規模不大、業績增速過緩,限上企業在益陽地區沒有形成增速優勢。另外,今年我市1-6月批零增值稅下降7.4%,導致限下數據上級評估無指標支撐。
四、對策建議
(一)要互聯網+經濟和產業鏈發展齊頭并進。當下,互聯網+經濟如火如荼,直播帶貨成為了新時尚,能成為引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我市特色產品比比皆是,蘆筍、腐乳、面條、小龍蝦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希望有關部門在重視網絡直播的同時,把握好互聯網經濟的熱度,注重宣傳-銷售-生產-運輸-售后等產業鏈流程,做大做強我市農副產品加工業等行業,打造沅江新名片。
(二)要緊盯項目抓入庫、抓成效。市直相關部門和鎮、場、街道、高新區、船舶產業園要對照項目入庫標準,依據制度,完善手續,對擬進庫的項目手續進行對接、篩選、抓促,使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入庫統計,做到應入盡入、應報盡報。結合實際,精心包裝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破解項目儲備不足、難以支撐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的難題。要把項目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新建項目抓開工,續建項目抓進度,投產項目抓見效。
(三)要摸排扶持企業。做好限上法人企業與大個體戶入庫工作,并加強部門協作,搞好企業摸排清理,引導部分達規的企業轉型,早日入庫。同時建議政府和金融機構加大對批零行業的扶植,增大低息貸款力度,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四)要千方百計用政策。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省、市委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到激勵、優惠、獎補、減免等多個層面,用好用活這些政策措施,對于我們挖掘潛力化危為機、對沖疫情不利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發改、財政系統要抓緊梳理匯總國家、省、市委出臺的系列優惠支持政策,印發至各部門系統學習、認真研究、吃透弄準,并密切跟進后續出臺的新政策,做到深學細研、早對接、多爭取、快落地。
(五)要扎扎實實打基礎。為更好地促進全年目標任務完成,一是要夯實發展基礎,堅定不移的抓好重大項目招引、推進、投產,為經濟平穩向好發展注入活力、積蓄能量。二是要強化過程監測,各部門、企業都要強化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及時分析經濟運行出現的難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經濟運行的調度和組織。三是要注重結果導向,對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工作任務的完成,以落細、落地、落實為標準,強化督查考核,以結果定成效。
(六)要加強部門協作、規范數據報送流程。按照《關于建立沅江市經濟運行協調調度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沅政辦函(2020)17號文件精神,各相關部門單位應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積極配合,切實加強對經濟指標情況的監測、分析和研判,并在報送數據時進一步加強落實責任,及時提供有效資料憑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數據報送,以確保數據報送工作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