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數據發布 > 數據分析
      沅江市2020年1-9月經濟形勢分析
      發布時間:2020-11-17 16:57 信息來源:市統計局 作者:祝威 瀏覽量: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益陽市委工作要求,以穩得住、完得成任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抓實六穩”“六保,推進二次創業,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企穩上升的態勢。

      一、1-9月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初步核算,1-9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0.9億元,同比增長2.3%,居益陽第7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5.79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0億元,同比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72.11億元,同比增長1.8%

      (一)農業經濟穩步上升。1-9月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27億元,同比增長3.5%,居益陽第6位,其中:農業產值50.29億元,同比增長3.2%;牧業產值11.11億元,同比增長4.1%;漁業產值15.04億元,同比增長1.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06億元,同比增長8.2%;農林牧漁增加值31.96億元, 同比增長3.4%

      (二)工業產值逐步上漲。1-9月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居益陽第6位;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5.6%

      (三)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1-9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5%,居益陽第4位。其中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6.5%,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2%,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2%

      (四)消費市場緩慢回暖。1-9月,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4.86億元,同比下降4.6%,居益陽第4位。

      (五)財政收支降幅收窄。1-9月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4億元,同比下降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9億元,同比增長0.6%,居益陽第2位。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12億元,同比下降25.6%

      (六)金融市場穩健運行。1-9月,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7.77億元,比年初增加36.2億元,較今年年初增速14.4%,比去年同期增長11.5%;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78.03億元,比年初增加41.03億元,較今年年初增速29.9%,比去年同期增長32.6%

      (七)居民收入增速靠后。1-9月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同比增長6.5%,居益陽第7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97元,同比增長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51元,同比增長8.5% 

      二、存在的問題

      (一)GDP核算指標不理想。在與GDP相關的核算指標中,限上服務業的居民服務業營業收入、文化體育娛樂業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5%24.5%;住宿業營業額、餐飲業營業額增速分別同比下降28.6%6.8%;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22.3%

      (二)工業增長后勁不足。一是受環保政策影響,造紙業停產、船舶制造業產量減少,對工業經濟增速影響較大。二是規上工業企業數據質量不高。截至目前,我市規上工業停報企業已達13家,這些企業帶同期數13.6億元。今年退出企業約10家,另外3家企業因今年累計產值超2千萬,無法退庫,保留基數一年,明年將帶9.9億元同期數。三是新入規企業所帶來的增量較小。雖然我市今年新入了10家規上工業企業,但是除了砂石企業以外,其他企業當月僅為500萬左右產值,全年產值較小。我市規上工業數據缺乏大型新入規企業支撐,僅靠老企業自主發展,較難以帶來大的增量。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未轉正。限額以上住宿業增速與上年同比下降27.3%,住餐企業數量不多規模不大,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微乎其微。另外,批零增值稅同比下降12.1%,這個評估指標的負增長,嚴重滯后了我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

      (四)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城鎮居民受一二季度疫情影響,外出務工人員減少,致使財產性收入下降5.7%。農村居民受政策性因素的影響,牧業同比下降6.1%、漁業同比下降6.9%,致使農村居民經營凈收入同比下降5.2%;同樣受到疫情影響外出務工人員減少,導致三季度寄帶回收入同比下降6.6%

      三、對策建議

      (一)及時關注和調度GDP核算相關評估指標。各部門單位要加強對本部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的運行監測,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進行預警預判,同時積極加強與其他部門單位及上級部門的對接。

      (二)加大潛力企業培育,加強引進大型企業。一是加大潛力企業培育,積極引進入規。對于達規的工業企業,尤其是對于新能源、大米加工等企業,科工部門要積極引導,收集資料,服務企業加入規上工業庫,壯大我市規上工業規模。二是加強引進大型工業企業,培育好本土中型企業。注重引進新能源、新技術,具有品牌號召力的企業。積極培育規上工業企業,為我市工業持續發展打好基礎,要吸引高學歷高技術水平人才來沅江,建議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手段,搭建人才與用人單位對接和交流平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注重企業創新能力培養和品牌樹立。

      (三)加大力度促消費,提升消費熱情。一是積極推進各項促消費政策落實,加快推動各類商場、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恢復到正常水平,發揮好政策措施的整體效應,持續跟蹤實施效果,確保政策紅利惠及每家企業,持續釋放消費內生動力。二是大力培育新興消費熱點。培育壯大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把握5G商用契機,發展線上消費對沖線下損失,大力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并對新型銷售模式進行進一步規范化、系統化,同時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假日經濟和地攤經濟,挖掘消費市場新的增長空間。

      (四)加大惠民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抓好惠民政策,為城鄉居民收入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強支撐數據的對接;對抽樣戶加強數據整理疏導。

      四、全年目標預計

      全年經濟運行目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