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五個沅江”建設取得新成績,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0.05億元,同比增長2.3%,低于益陽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5.04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19.94億元,增長0.1%;第三產業增加值105.07億元,增長4.0%。
產業發展整體平穩。一是農業生產保持平穩。持續開展“六大強農”行動,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4.48億元,同比增長3.5%,低于益陽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油菜種植面積49.52萬畝,增長5.2%,油菜產量5.88萬噸,增長8.0%。水果產量保持穩定,瓜果類增長6.1%。生豬生產保持穩定,出欄60.72萬頭,增長0.1%。二是工業經濟增速回落。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下降5.6%,低于益陽平均水平12.4個百分點。以船舶制造為主的運輸設備制造業總產值下降29.2%,以大米、飼料、肉制品加工為主的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下降10.0%。三是服務業穩定恢復。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大力培育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高質量舉辦沅江市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暨湖南·益陽第四屆洞庭湖生態文化旅游節。1-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增長3.7%。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發展勢頭較好,分別增長35.0%、24.2%和15.6%。
市場需求穩步回暖。一是投資保持快速增長。成功舉辦“春季開門紅、夏季大比拼、秋季大攻堅、冬季大會戰”等活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5%,高于益陽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1.8%,制造業投資增長53.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5.3%。民間投資增長128.6%,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60.4%。二是消費市場逐步恢復。202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49億元,增長2.6%,與益陽平均水平持平。全市限額以上法人單位商品零售類值中,飲料類、煙酒類、糧油食品類和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2.5%、38.8%、19.4%和16.3%。
發展質效不斷提升。一是財政收支平穩增長。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71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6.60億元,增長12.4%;非稅收入7.11億元,增長12.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05億元,增長10.1%。二是金融市場穩健運行。1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52.33億元,比年初增加31.9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本外幣貸款余額245.30億元,比年初增加51.6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7%。
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一是民生投入持續加大。2022年,全市教育、衛生健康和交通運輸等領域財政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8.4%、7.7%和6.4%。衛生和社會工作領域投資增長38.5%。二是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22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30元,增長6.0%,低于益陽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94元,增長5.8%,低于益陽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4元,增長6.4%,低于益陽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三是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10件19項重點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