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大美沅江 > 視頻沅江
      洞庭風物志 · 水城古城址
      發布時間:2025-03-06 11:16 信息來源:沅江發布 作者: 瀏覽量:


      洞庭風物志·水城古城址

      最早的古城,出現在洞庭湖平原之上——洞庭湖西北部的城頭山遺址,“它不僅是湖南最早的古城,也是目前為止中國最早的古城。”(湖湘文庫:《城頭山遺址與洞庭湖區新石器時代文化》)

      洞庭湖區不同時期形成一個又一個古城,以水城沅江為例,就曾形成過七個以上的古城:

      古城一:虞舜故城

      在“水陸交替、河網交錯”的洞庭湖臂彎里,4200年前,舜帝南巡留下的虞舜故城遺址,讓沅江泗湖山鎮的這片土地成為華夏文明最早的搖籃。這里出土的屈家嶺文化陶器、石器等,正無聲地訴說著遠古先民逐水而居的智慧。

      古城二:昭烈古城

      位于沅江市瓊湖街道新興社區古城塘的昭烈古城,曾見證過三國風云的激蕩、奔涌。劉備駐馬南巡的身影雖已遠去,但這片被明代文人譽為“沅江古八景”之首的古城遺址,仍在瓊湖之畔守望著千年滄桑。

      古城三:藥山故城

      當南朝梁武帝的詔書在公元522年的春天抵達時,水城沅江有了最初的名字——藥山縣。關于故城的遺址有三種說法:一說在今三眼塘一帶,一說在今蓮子塘一帶,一說在今沅江市公安局正對面。這份撲朔迷離也讓水城更加神秘。

      古城四:子母城

      南宋建炎四年的烽煙里,楊幺義軍的水寨在黃茅洲巍然矗立。鐘母撫育太子的傳說,成就了“子母城”這個充滿溫情的名字。

      古城五:孩兒城

      距離子母城約30里處就是古孩兒城,相傳是楊幺之子為屯兵而筑,在今草尾鎮新安村一帶。

      古城六:明土城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沅江知縣范玨在縣城夯筑起長五里、高六尺的土墻,并置東西四門。

      古城七:清城門

      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復修沅江縣城四門,至晚清、民國間,沅江縣城尚有“八城門”的稱謂。

      七座古城,如同歷史長河中高聳的里程碑,收藏了沅江的市井百態,也見證著水城的前世今生。

      千年古城,等你探尋。


      撰稿 | 楊光輝  王青  任曉輝

      攝制 | 孫心宇

      編輯 | 劉敏

      一審 | 劉敏  二審 | 孫帆  三審 | 肖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