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大美沅江 > 視頻沅江
      洞庭風物志 · 水城新石器遺址
      發布時間:2025-05-23 09:42 信息來源:沅江發布 作者: 瀏覽量:


      洞庭風物志 · 水城新石器遺址

      考古重構歷史,文物解鎖文明。20世紀80年代,在茶盤洲鎮玉竹村的一次考古發現,為我們揭開了洞庭湖區新石器文化的神秘面紗。

      玉竹包遺址,位于茶盤洲鎮玉竹村(原茶盤洲農場鵝洲分場),1986年被文物部門發現后進行了試掘。1987、1988、1989年這三年間,考古人員發掘出石器、陶器、玉器(瑪瑙器)和骨器等文物。出土的玉器(瑪瑙器)尤為豐富,有玦、環、璧、璜、笄等各類精美器型。

      繼玉竹包遺址之后,沅江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是石城山遺址。石城山遺址是屈家嶺文化(后期)(距今約5300~4600年)的重要遺存,地處沅江與岳陽交界的廣闊湖洲上。共分為兩期,一期遺跡有灰坑、灰溝和房址,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和動物骨骼以及紅燒土水稻印痕;石城山遺址二期遺跡有灰坑、房址和墓葬,出土器物主要為陶器、石器和動物骨骼。

      石城山遺址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約5000~3900年)遺存也極為豐富,主要有灰坑、房址、窯址、道路和墓葬,出土器物以陶器為主,另有部分石器及少量獸骨。

      沅江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遺址群還有泗湖山鎮的重華遺址,南大膳鎮的南金山遺址、天星洲遺址,黃茅洲鎮的子母城遺址,陽羅洲鎮的吼龍港遺址,胭脂湖街道的水秀灣遺址、回龍山遺址和楓木橋遺址等。

      水城新石器遺址猶如跨越時空的文明信使,解鎖了洞庭湖先民適應自然的生存密碼,為重構史前社會行為模式提供了關鍵樣本,更為中華文明起源補寫了重要篇章。


      撰稿 | 楊光輝  王青  任曉輝

      攝制 | 鄧明治 石賽夫

      編輯 | 劉敏

      一審 | 劉敏  二審 | 項臏之  三審 | 肖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