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大美沅江 > 文旅湖島
      凌云塔
      發布時間:2022-07-29 10:00 信息來源:市作家協會 作者:舒  放 瀏覽量:

      凌云塔,沅江市古代的地標。至今都列于沅江景點首位,堪為迎賓之司儀,亦稱湖城之名片。它聳立在市區東北萬子湖湖洲上,走石磯湖大堤沿資水河道前行四五里,隔河相望,就可以與之親近。

      以前,凡是縣城集鎮,必有一塔立于醒目的路邊,或于山巒頂上,或于河流高崖,充當指路碑,以告訴你前面市鎮的名號。凌云塔就有這樣的作用,說明你已經到了有兩千余年歷史的沅江。

      自古形成規矩,塔是七級浮屠。凌云塔坐八面,鎮八方,每層分東南西北四門,兼帶兩窗。它雖然只有33.5米的身高,卻因處在平坦的湖洲,則更顯得雄姿挺拔。彩霞飛渡,祥云繚繞,勢必在塔的孔門之間游蕩,尤其有大霧彌漫,遍洲云水一色,只見塔尖似船的桅桿破浪前行,名副其實的印證了凌云的氣勢,展現絕妙的超凡脫俗。

      凌云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的1793年冬,四年后竣工。塔基打有密集的松樹樁,填充緊緊夯實的煤炭,動用了山區運來的花崗巖17萬塊,佇立起數百年巋然不動的身軀。人們還特地在塔前設立石牛一對,分據大門兩側,這又增添了以鎮洪水孽龍的新含義。當漫天黃浪撲打之際,有它好似一支長矛插在水中,劃開烏云衣袂,令浪濤嗚咽而過,預兆縣域贏得一派平安吉祥。

      只要是人文景點,絕對就是歷史文化博物館。凌云塔上有兩副對聯,一是“文星磊落昭銀漢,筆陣嵯峨煥彩霞”;一是“挺出一支揮翰墨,聯登七級會風云”。還有清代陶澍、曾國藩、左宗棠和胡林翼四人游覽此處留下的接句七絕:“洞庭秋水硯池波,且把君山當墨磨,寶塔倒懸權作筆,蒼天能寫幾行多。”用君山的墨去磨洞庭的水,又抓過一座寶塔舔墨,在藍天恣意書寫,那心懷天下的湖湘文化精神便躍于紙上,歷經百年風云,一直洶涌澎湃,情滿洞庭,連綿長江。



      (執筆:舒  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