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大美沅江 > 文旅湖島
      香爐山莊
      發布時間:2022-07-29 09:44 信息來源:市作家協會 作者:黎夢龍 瀏覽量:



      赤山亦名蠡山,因春秋末越相范蠡攜西施隱居于此,由唐巡使肖子寶更名。一幅神奇妙曼的人文長卷,透過八百里洞庭波光,從歷史煙云中徐徐展開。

      香爐神山是這幅長卷中最奇麗的一處景致。

      香爐神山位于南嘴鎮張家坪村范蠡沖,山體呈圓柱形,遠遠望去,儼然一玲瓏精巧的古香爐,兀然矗立于碧波千頃的蠡公湖。山上一片深綠,一如昔日西施的衣裙。日出日落之際,香爐山上水霧飄繞,如同香爐上的裊裊輕煙。這島中生湖,湖中生島的景致,實在是罕見的一大奇觀。

      神工鬼斧的香爐山,陰晴變幻、風光奇異,是范蠡與西施經常泛舟登臨的去處。關于香爐神山的傳說頗多。一說是范蠡常攜西施泛舟湖上,吟詩論道,為國泰民安焚香禱告。一日,忽然一陣風起,船頭的香爐墜入湖中。頃刻間,即于香爐落水之處長出一座形似香爐的小山。二說是范蠡與西施游湖,西施病發,范蠡焚起瑞香一炷,捧香爐跪于船頭,祈禱上蒼佑護西施,忽然,船艙里傳來西施的呻吟。悲泣聲使范蠡恍惚,雙手捧著的香爐墜入湖中,形成香爐山。

      比較現實的推斷是觀象臺說。范蠡是中華道學先祖之一,“思通道化,策謀奇妙”,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知天知人的認識論、陰陽轉化的辯證法在中國哲學史上占重要地位。他每到一地,凡是準備長期居住的地方,都要修建一座觀象臺。香爐山便是他觀天象以測氣候的地方。山環水映真禪境,裊裊香煙透乾坤,湖中山島香爐山正是極佳之處。

      蠡公湖又名趙公湖,面積約2750畝,湖中小島香爐山面積約20畝,現已初步開發為度假村。新的開發規劃范圍約412公頃,可整合的旅游資源有蠡公湖、香爐山及周圍的赤山橘園,以現代農業觀光體驗、護生康養、文旅旅游、民俗娛樂為特色。規劃區距離赤山大橋不到2km,204省道從規劃區域東部穿過,南入沅江、益陽,北達南縣,西可鳥瞰西洞庭濕地,東臨萬子湖,交通便利。

      “劍影長存吳越氣,香爐永祭蠡施魂。”赤山古八景之一的蠡山遺祠(即范蠡廟)的這副廟聯,是神奇香爐山的歷史寫照。

      湖山隱隱,日月奇麗,香爐山的輕煙蕩起多少悠遠而神秘的遐思……

      (執筆:黎夢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