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悠悠。知青,共和國最特殊的一個群體,一個時代的話題;知青,一代人銘心刻骨的青春歲月,一代人無法忘懷的情結。
洞庭腹地沅江是長沙知青當年最大的下放地之一,當年有10000多名知青下放沅江,一般情況下,在沅江一呆就是6~8年。
坐落在沅江胭脂湖畔杉樹山沖的“知青之家”,保留著特殊年代特殊產物“知青”生活的遺跡。如今作為知青文化的縮影,紀念著那段特別的歷史,特別的歲月。
“知青之家”由60年代落戶沅江的長沙知青胡子敬先生于2003年投資興建,是一所集辦公、住宿、服務、娛樂、展覽、紀念為一體的綜合性景點。這里環境優美,前有蓮塘,后有魚塘,屋宇青瓦白墻,風格傳統質樸,可同時容納40人住宿,100多人就餐,現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距沅江城區9公里,長沙至此僅需80分鐘左右。
茅草房、青瓦屋、知青用品陳列室,再現了當年下放湖區知青的生產、生活原貌,成為長沙知青時常來沅江聯誼的聚會場所,也是青少年一代的德育教育基地。08年設立了胭脂湖游客接待中心、治安保衛室、醫療室,并制作了游客導覽圖。
另有4棟湖鄉民居建筑。前面兩棟稻草頂,牛糞墻茅屋是70年代沅江北部的典型農居。建筑這種房屋用的主要材料是稻草、蘆葦、牛糞、澇泥等,這些材料當地特別豐富,并且造價便宜。這樣的房子里面冬暖夏涼。在70年代,下放沅江農村的知青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
2008年國慶節,為紀念知青下放沅江40周年,重溫知青歲月,重拾昔日情緣,600名長沙知青攜手來到闊別多年的“第二故鄉”大聚首,探望插隊時的父老鄉親,撫摸曾經用過的鋤頭臉盆,感受沅江的點滴變化,激動不已。
“知青之家”的周邊環境非常優美,清純胭脂湖碧波相擁。胭脂湖形似手掌,港灣縱橫,四周茶山疊翠,橘嶺綴金,一年四季鮮花常開,綠樹蔥蘢,湖中水生植物和水鳥珍禽眾多。湖中的株木山、陽山、陰山等有不少動人傳說。泛舟湖中,欣賞水天一碧、清波蕩漾的秀美景色,使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
與“知青之家”毗鄰的胭脂湖沙灘泳場,水碧、島奇、灘緩,集山、湖、島、灘涂于一體,坡緩灘平,無淤泥,沙質細膩松軟,潔白如銀。160畝碧水銀沙、分深水游泳區、淺灘戲水區、銀沙沐日區、生活服務區,溫暖的陽光,絢麗的太陽傘,潔白無暇的沙灘,是人們夏日休閑的理想的場所,同時也為“知青之家”平添了許多生趣。
“知青之家”是一個人文景點,更是一個歷史符號,珍藏著一代人豐富多彩的人生記憶,訴說著歲月流不走的風華……
(執筆:黎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