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季季豐收,最美人間四月天。沅江市南大膳鎮西良漁場的魚塘內,肥美的黃顙魚被漁網撈起,銷往全國各地,豐收的喜悅掛在養殖戶的臉上。
東方剛泛出魚肚白,西良漁場居民唐近秋的魚塘已經熱鬧起來,8名穿著下水褲的工人站在水中起魚。工人下水后將一張大網鋪在水中,然后慢慢將網收攏,入網的魚在水中就開始撲騰,還會不斷躍出水面。看到這樣豐收的場景,唐近秋喜笑顏開。唐近秋介紹:“這個魚塘有13畝,一天可以起1萬5千斤魚,價格是3兩的15塊一斤,今年的黃顙魚是近幾十年里價格最高的一年。”
路邊,收魚的大貨車停在水泥路上,等著裝貨。工人們把一筐筐剛從魚塘里起上來的黃顙魚稱重后裝上卡車。這些黃顙魚將由此啟程,銷往北京、青島等地,讓北方的人們也能夠品嘗到大湖的魚鮮。望著熱鬧的捕魚現場,唐近秋心里充滿了憧憬:“今年肯定可以賺二三十萬。今年每斤比去年要高3塊錢。明年準備多養點,那邊還有二十幾畝魚塘,希望明年效益更好。”
近年來,沅江市南大膳鎮大力發展魚塘養殖,全鎮水產養殖面積約1.6萬畝,占沅江市水產養殖面積的8.1%。全鎮以烏鯉養殖著稱,帶動四大家魚(青草鰱鳙)、鱖魚、小龍蝦、甲魚等養殖,同時發展“稻蝦”“稻蛙”等養殖方式,已形成“種養加 名優特”農業產業新格局,在助力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有效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