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持續深耕沅江市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以專業實踐賦能鄉村振興,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幫扶活動。2025年暑期,學院再度組織師生團隊奔赴南竹山村,通過技術培訓、產業調研、產品推廣等多元舉措,為當地特色農產品產業升級注入青春動能,續寫鄉村振興實踐新篇章。
實踐中,服務隊聚焦南竹山村特色農產品——傳統臘八豆與腐乳,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助力村辦企業發展:一方面提供線上技術支持與媒體宣傳指導,推動特色產品拓寬銷路、走向更遠;另一方面深入生產一線,全程調研從原料甄選、發酵工藝到包裝設計的完整生產流程。企業負責人詳解各環節關鍵技術要點,讓隊員們對食品生產管理有了直觀認知;師生團隊則結合專業知識,與企業深入探討地方特色品牌打造、銷售網絡拓展等議題,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以專業力量推動產品提質升級。
服務隊同步開展全方位調研走訪,通過入戶訪談、問卷發放等方式,系統收集村民生活狀況、飲食偏好及結構等信息,為精準幫扶夯實數據基礎。作為食品專業學子,他們始終牢記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與飲食健康的初心,在三天實踐中同步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科普與民生服務活動:用生動講解普及飲食安全知識,以互動體驗傳播科學飲食理念,將“送知識下鄉”落到實處。此舉不僅提升了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識,更助力當地培育健康飲食文化,彰顯了高校學子的社會責任擔當。
期間,服務隊還走進南竹山村紅色清廉教育基地開展紀律作風教育微黨課。通過講述蔡杰、徐英蘭等本土烈士扎根群眾、奉獻革命的感人事跡,引導隊員們以先烈為榜樣,在“科技助農,健康興鄉”實踐中嚴守紀律、主動作為。
此次南竹山村之行,既為當地發展帶來實效,也讓師生們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得到深刻歷練。從校園到田間,從實驗室到生產一線,湖南農大學子以青春之力踐行“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使命,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注入了鮮活活力,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投身鄉村振興的擔當與風采。
責編:蔣碧 審稿:黃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