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1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真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瞄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職責,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了應有的貢獻,F將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固定資產投資:
1-5月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3.29億元,同比增長20.9%,排益陽第5。其中,產業投資完成41.93億元,同比增長30.6%;工業投資完成29.47億元,同比增長13.5%;工業技改投資完成24.8億元,同比增長97.9%。
1-6月計劃安排增速為25%(1-6月完成投資需達97.6億元,本月需完成投資14.3億元)。
(二)立項爭資。今年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2021年度立項爭資工作考核任務為63.8億元,任務單位55個。1-6月全市實際完成立項爭資任務32.15億元(其中項目類12.6億元),占年考核任務的50.39%。
(三)重點項目建設。
益陽市級重點項目情況:2021年,我市納入益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共55個,年度計劃投資60.6億元,1-5月完成投資27.2億元,占全年任務的44.9%,益陽市區縣排名第一位。預計1-6月可完成投資35.81億元,占全年任務的59.02%,可實現雙過半。沅江市重點項目情況:021年,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共125個,總投資276.5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97.94億元,1-6月完成投資57.54億元,占全年任務的58.75%。
(四)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一是針對省、市交辦的生態環境問題做了一系列工作;二是對“對水環境質量形式嚴峻”拿出了整改方案,力爭在2021年12月底,洞庭湖區南嘴、小河嘴、萬子湖三個國控斷面達到國家水十條考核指標(總磷不超過0.1mg/L),其他各類指標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Ⅲ類標準;大通湖流域愛民閘、北河口兩個入湖口水質達到Ⅳ類。對照《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反映的突出問題,開展了我市類似問題的排查工作。三是對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突出問題開展我市情況的摸排,摸排問題交由責任單位分負責,按時完成整改。四是接受了益陽市聯合督查組對我市生態環境整改問題督查工作。五是全力以赴做好世行貸款工作。目前正在加緊協調瓊湖投和桔城投,擬由這兩個平臺公司申報世界銀行貸款來建設我市的污水管網建設、養殖糞污綜合處理、農膜回收等。初步意向已報益陽市發改委,兩個平臺公司正在修改初步方案。
(五)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出臺文件。已出臺沅江市《黨建+轉作風、優環境、提效能》工作方案草案和《黨建+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草案及責任清單,待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后執行;制定了《沅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和《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移交辦法》草案;市紀委監委正在牽頭制定損害營商環境案件攻堅月工作方案;二是深度企業走訪。每個月對30家重點企業、25家滿意度測評企業上門走訪;2月3日,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參加,召開了沅江市2021年企業家代表座談會;三是加強宣傳、督查。推行“服務型”執法,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格執行涉企檢查備案;6月份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月活動;交辦督辦涉及企業生產生活配套設施、企業成本降低、企業人才建設、項目建設環境、涉企檢查執法等多方面問題共計17件,大部分迅速整改。2021年已經開展4次督查,出了3期簡報,1期關于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剛性標準的督查通報。
(六)糧食重點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認真履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糧食庫存數量職責,努力完成各級儲備糧食輪換出庫工作,確保新糧入庫倉容。二是嚴密開展省級儲備糧月度巡查和全市政策性糧食春季安全儲糧大檢查。我局每月對我市范圍內省級儲備糧巡查一次,檢查數量、質量、存儲條件和安全生產情況,確保了我市省級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到位。三是加強軍糧供應質量管理,確保部隊吃上放心糧。質量是軍供工作的生命線,為保障軍供糧質量,采取措施,切實抓好了軍供糧食質量管理工作。四是精心做好物資儲備工作。加強物資儲備工作調研和學習,與相關單位深入溝通交流,積極做好救災物資的接收前期工作,統計現有救災物資儲備的物資數量,全面掌握全市物資儲備情況現狀并開展工作調研,做到心中有數。五是開展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根據《沅江市糧食應急預案》要求,按照“合理布點、全面覆蓋、平時自營、急時應急”的原則,推進應急糧油保障體系建設,簽約生產經營情況好、市場信譽高、遵紀守法的企業參加應急糧油保供工作,并按時上報報表,對簽約企業開展年度審核、進行動態調整,確保了應急糧油保障體系的建設。
(五)物價工作
一是規范各類收費工作,價費政策。一方面規范中小學教育管理。及時傳達益陽市物價局關于下達2021年春季中小學教材價格和教學輔助資源參考價格的通知。另一方面規范環衛收費管理。重新公布了城區環衛有償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再一方面規范及調整各項收費項目。如民辦、普惠性幼兒教費、中小學校校內課后服務費等。二是認真做好價格監測工作,充分發揮服務職能。每周價格監測工作人員定期到農資市場、蔬菜市場、農產品市場、糧油交易市場、超市、加油站等10個采價點,對糧油類、蔬菜類、農資類等12類60種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采集,做到每周上報一次至三次,從無遲報、漏報現象。三是認真落實價格認證機構的規范化建設。按照上級要求重新印制了統一規范的價格認定文書,健全和規范了價格認定的檔案管理,根據局里的安排調整和充實了價格認證中心人員,落實機構的規范化建設。 四是認真開展了涉案物品價格認定工作。2021年半年來完成價格認定48宗,完成涉案物金額132.6萬元。其中:刑事案件48宗,涉案金額132.6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固定資產投資:一是入庫不夠。2020年結轉今年有效投資項目92個、剩余投資123.72億元,1-5月報完投資后,已有47個項目完成投資,而1-5月僅入庫18個項目(入庫投資僅46.24億元),相比年初庫存有效投資項目少了27個、剩余投資減少了43.12億元。因此,各單位必須抓緊提前完成年度入庫任務(全市的入庫總任務為254.25億元)。二是投資結構不優。從1-5月的投資數據分析,一是產業投資僅占總量的50.34%,遠低于小康指標58%,目前庫內產業項目投資嚴重不足,嚴重拉低了總體增速;二是工業投資增速緩慢。我市工業投資增速僅13.5%,遠低于我市總量增速20.9%。因此,后續亟需產業投資項目入庫,特別是工業投資項目。
(二)項目建設:一是征拆安的問題。征拆和安置等歷史遺留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重點項目建設。二是土地報批、調規的影響。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且土地報批時間周期長,受土地規劃制約,項目前期工作進展緩慢或無法啟動。
(三)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存在目申報困難的問題,目前由我局負責向上申報的類型一共兩類,一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二是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雖然我局對申報項目事宜非常積極,但相關部門對此項工作不是很感興趣,導致目前手中沒有項目儲備。
(四)營商環境:一方面,省、地準備開展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我市黨建+營商環境工作可能將融入攻堅行動中,黨建+只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抓手,不再單獨實施。另一方面,雖然通過上級交辦、督查走訪和“四位一體”信訪舉報平臺收集了不少影響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但不是問題輕微,就是查無實據,查不屬實,企業、群眾只點現象,不點具體部門及人員,難以深入挖掘、嚴厲懲處損害營商環境的典型,也未達到向紀委監委移交的條件。
三、后段工作措施
(一)固定資產投資: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認識,克服各種困難,積極主動捕捉項目信息,加強轄區項目的梳理和摸排,備足儲備項目,提前完成入庫任務,確保投資穩定增長。
2.列出入庫清單。各責任單位要圍繞項目入庫申報要件需求,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入庫的困難和問題,并列出項目入庫時間表,按計劃入庫,確保項目應入盡入,應統盡統。
3.突出產業項目?乒ぞ、高新區、農業農村局、商務局要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引導企業增加投資,挖掘一批5000萬元下以項目入庫,促使產業投資占比達到58%。
(二)立項爭資:一是要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對本行業的指導和支持,落實工作責任,加大“爭”的力度。二是要根據國家、省、市的有關投資政策和投向,超前謀劃包裝一批服務立項爭資的重大項目,達到立項爭資申報條件。
(三)重點項目建設:一是進一步強化破解要素難題。資金方面,將進一步加強資金統籌,責任單位要及時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大中央、省級專項資金爭取力度,謀劃和儲備好優質項目。土地方面,積極盤活存量土地,破解限批的難題,確保新引進的項目有指標可批、有土地落地。對投資額度大、投資意向明確的項目,爭取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利用政策走用地“綠色通道”。征拆方面,加大力度,積極提供連片凈地,為項目推進贏得主動。二是進一步強化宣傳輿論攻勢。宣傳、融媒體部門深入項目建設一線,及時采編宣傳重點項目建設成果,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重點項目建設、人人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三是進一步優化項目建設環境。發揚“馬上就辦”精神,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積極主動做好對接服務,加快項目前期工作,依法著力破解供地、環評等難題,確保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建成、建成項目早投產。四是進一步強化督查考核力度市兩辦督查室、重點辦加大對重點項目的督查督辦,力促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對項目建設中推諉扯皮、被動應付、推進緩慢、影響全年目標任務完成的,嚴肅追究責任,確保年度重點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四)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持續跟進13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責任單位的工作落實情況,做好迎接省9-10月份的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建議在8月份左右,沅江本級開展一次營商環境評價第三方評估。二是建議加大資金投入,建好沅江本級信用平臺,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安排相應工作經費,推進沅江信用體系建設,為市場主體提供信用產品與信用服務,倡導誠信經營,助推沅江“二次創業”。
(五)糧食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市場糧情監測和倉容動態摸底,適時掌握市場糧情。二是認真分析今年早稻收購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早稻收購預案,與農發行加強聯系,落實早稻收購資金,確保轄區內早稻收購有序開展,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落實到位。
三是組織轄區內糧食收儲企業與種植大戶、合作社積極開展產銷對接,實行“收儲訂單”制,將各自輪換計劃落實到位;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拓展銷售渠道,保障種植收益。
沅江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1年 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