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沅江市發改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履行綜合經濟部門職責,充分發揮綜合管理部門的作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瞄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職責,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固定資產投資:
1-5月我市投資同比增長10.3%,高于益陽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排益陽第5。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2%;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5.8%,益陽市排第一;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4%;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10.8 %。6月份計劃投資20.7億元,同比增長20%。1-6月新入庫項目67個,入庫投資101億元。
(二)立項爭資。截止6月31,我市已爭取各類資金37億元。按性質來分,一般轉移支付15.12億元,專項轉移支付21.88億元;按類別來分,國省競爭性資金4.2億元,獲批專項債券資金6.9億元,其他資金25.9億元。
(三)重點項目建設。
益陽市級重點項目情況:2022年,我市納入益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共58個,年度計劃投資94.1億元,1-5月完成投資39.24億元,占全年任務的41.6%,益陽市區縣排名第5名。沅江市重點項目情況:2022年,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共155個,總投資527.2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5.9億元,1-6月完成投資68.2億元,占全年任務的50.18%。
(四)兩型能源和地區經濟建設
一是深入調查研究。1.調研了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推進和區域節能審查改革工作實施情況。2.現場調研沅江中油燃氣公司應急儲氣能力建設情況,傳達了益陽市發改委關于加強儲氣能力建設的政策,督促中油燃氣公司加緊推進儲氣站建設。二是積極申報項目。申報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專項備選項目5個,申報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4個,其中:西施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已在省發改委網站上公示,有望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000萬元。三是推進新能源產業建設。1.編制《沅江市“十四五”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方案》,報益陽匯總后于5月30日上報省發改委。益陽上報光伏項目42個(460.7萬千瓦),沅江占15個(200.1萬千瓦),裝機容量占益陽市的43.4%;上報風電項目15個(115.4萬千瓦),沅江占4個(20萬千瓦),裝機容量占益陽市的17.3%。目前省發改委已批復全省第一批風電項目,益陽共15個項目(115.4萬千瓦)獲批,其中沅江4個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共20萬千瓦)獲批。2.南大膳鎮200MW/400MWh儲能項目,由勃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新灣鎮100MW/200MWh儲能項目,由湯谷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兩個正在做前期工作,預計今年三季度可啟動建設。四是推進節能工作。1.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發放節能低碳知識宣傳冊2000份,布設節能低碳宣傳展板,突顯“綠色低碳,節能先行”主題,倡導社會各界“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2.配合省節能監察中心和益陽市發展委環資科,對泗星麻紡、鑫海繩網和華興玻璃等企業進行能耗在線監測端系統建設專項檢查。3.配合益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開展重點用能單位(沅江市人民醫院)能源資源消費對標檢查工作。
(五)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出臺文件。已出臺沅江市《黨建+轉作風、優環境、提效能》工作方案草案和《黨建+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草案及責任清單,待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后執行;制定了《沅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和《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移交辦法》草案;市紀委監委正在牽頭制定損害營商環境案件攻堅月工作方案;二是深度企業走訪。每個月對30家重點企業、25家滿意度測評企業上門走訪;2月3日,市委書記、市長親自參加,召開了沅江市2021年企業家代表座談會;三是加強宣傳、督查。推行“服務型”執法,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嚴格執行涉企檢查備案;6月份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月活動;交辦督辦涉及企業生產生活配套設施、企業成本降低、企業人才建設、項目建設環境、涉企檢查執法等多方面問題共計17件,大部分迅速整改。2021年已經開展4次督查,出了3期簡報,1期關于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剛性標準的督查通報。
(六)糧食重點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認真履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糧食庫存數量職責,根據今年各級儲備糧輪換數量,細化責任落實,努力完成各級儲備糧食輪換出庫工作,確保新糧入庫倉容。二是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三是早作準備、認真謀劃,扎實做好崗前培訓、倉容準備等新糧入庫前的準備工作。二是嚴密開展省級儲備糧月度巡查和全市政策性糧食春季安全儲糧大檢查。我局每月對我市范圍內省級儲備糧巡查一次,檢查數量、質量、存儲條件和安全生產情況,確保了我市省級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到位。三是加強軍糧供應質量管理,確保部隊吃上放心糧。質量是軍供工作的生命線,為保障軍供糧質量,采取措施,切實抓好了軍供糧食質量管理工作,嚴格執行國家軍供政策,強化管理和服務,并及時按質、按量完成供應。四是精心做好物資儲備工作。加強物資儲備工作調研和學習,與相關單位深入溝通交流,積極做好救災物資的接收前期工作,統計現有救災物資儲備的物資數量,全面掌握全市物資儲備情況現狀并開展工作調研,做到心中有數。五是開展應急保障體系建設。根據《沅江市糧食應急預案》要求,按照“合理布點、全面覆蓋、平時自營、急時應急”的原則,推進應急糧油保障體系建設,簽約生產經營情況好、市場信譽高、遵紀守法的企業參加應急糧油保供工作,并按時上報報表,對簽約企業開展年度審核、進行動態調整,確保了應急糧油保障體系的建設。
(五)物價工作
一是規范各類收費工作,價費政策。一方面規范中小學教育管理。及時傳達益陽市物價局關于下達2022年春季中小學教材價格和教學輔助資源參考價格的通知。另一方面規范環衛收費管理。重新公布了城區環衛有償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再一方面規范及調整各項收費項目。如殯葬價格、城鄉公交車票價、開燃氣延伸服務收費、中小學校校內課后服務費等并及時轉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特殊群體優惠價費政策的通知》。二是認真做好價格監測工作,充分發揮服務職能。積極開展價格監測工作。根據省、市發改委價格監測要求,每周價格監測工作人員定期到農資市場、蔬菜市場、農產品市場、糧油交易市場、超市、加油站等10個采價點,對糧油類、蔬菜類、農資類等12類60種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采集,做到每周上報一次至三次,從無遲報、漏報現象。三、認真落實價格認證機構的規范化建設。按照國家發改委《價格認定規定》、省發改委《湖南省價格認定行為規范》的要求和《湖南省價格認定文書格式規范(修訂版)》,重新印制了統一規范的價格認定文書,健全和規范了價格認定的檔案管理,扎實推進了線上存量案卷的錄入工作,進一步落實價格認定案件線上辦理的要求。根據局里的安排調整和充實了價格認證中心人員,落實機構的規范化建設。 四、認真開展了涉案物品價格認定工作。2022年半年來完成價格認定45宗,完成涉案物金額48.16萬元。其中:刑事案件45宗,涉案金額48.16萬元。我們嚴格按照價格認定程序規定,把控好受理、勘驗、調查、審議和結論等每道環節,力求每宗價格認定案件的受理和處置有理有據。已完成的案例中沒有發生投訴和實質性的爭議,已經整理存檔。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固定資產投資:一是投資后勁不足。1-6月入庫投資101億元,完成投資預計達106億元(按增速12%計算),處于支不敷出的狀態。通過反復排查摸底,我市下半年新開工的項目不多,保證投資穩增長的后勁不足。二是投資結構不優。從1-5月的投資數據分析,一是產業投資僅占總量的50.34%,遠低于小康指標58%,目前庫內產業項目投資嚴重不足,嚴重拉低了總體增速;二是工業投資增速緩慢。我市工業投資增速僅13.5%,遠低于我市總量增速20.9%。因此,后續亟需產業投資項目入庫,特別是工業投資項目。
(二)項目建設:一是征拆安的問題。征拆和安置等歷史遺留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重點項目建設。二是資金的問題。因暫未落實資金來源,導致項目前期工作進展緩慢或無法啟動。
(三)營商環境:一方面,省、地準備開展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我市黨建+營商環境工作可能將融入攻堅行動中,黨建+只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抓手,不再單獨實施。另一方面,雖然通過上級交辦、督查走訪和“四位一體”信訪舉報平臺收集了不少影響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但不是問題輕微,就是查無實據,查不屬實,企業、群眾只點現象,不點具體部門及人員,難以深入挖掘、嚴厲懲處損害營商環境的典型,也未達到向紀委監委移交的條件。
三、后段工作措施
(一)固定資產投資: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提高認識,克服各種困難,積極主動捕捉項目信息,加強轄區項目的梳理和摸排,備足儲備項目,提前完成入庫任務,確保投資穩定增長。
2.列出入庫清單。各責任單位要圍繞項目入庫申報要件需求,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入庫的困難和問題,并列出項目入庫時間表,按計劃入庫,確保項目應入盡入,應統盡統。
3.優結構補短板。加快我市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綠色環保產品。同時要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進入投資領域,從根本上解決我市產業投資、民間投資、制造業投資比重過低的問題。
(二)立項爭資:一是要加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對本行業的指導和支持,落實工作責任,加大“爭”的力度。二是要根據國家、省、市的有關投資政策和投向,超前謀劃包裝一批服務立項爭資的重大項目,達到立項爭資申報條件。
(三)重點項目建設:一是進一步強化破解要素難題。資金方面,將進一步加強資金統籌,責任單位要及時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大中央、省級專項資金爭取力度,謀劃和儲備好優質項目。土地方面,積極盤活存量土地,破解限批的難題,確保新引進的項目有指標可批、有土地落地。對投資額度大、投資意向明確的項目,爭取納入省級重點項目,利用政策走用地“綠色通道”。征拆方面,加大力度,積極提供連片凈地,為項目推進贏得主動。二是進一步強化宣傳輿論攻勢。宣傳、融媒體部門深入項目建設一線,及時采編宣傳重點項目建設成果,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重點項目建設、人人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的良好氛圍。三是進一步優化項目建設環境。發揚“馬上就辦”精神,提高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積極主動做好對接服務,加快項目前期工作,依法著力破解供地、環評等難題,確保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建成、建成項目早投產。四是進一步強化督查考核力度市兩辦督查室、重點辦加大對重點項目的督查督辦,力促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對項目建設中推諉扯皮、被動應付、推進緩慢、影響全年目標任務完成的,嚴肅追究責任,確保年度重點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四)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持續跟進13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責任單位的工作落實情況,做好迎接省9-10月份的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二是建議加大資金投入,建好沅江本級信用平臺,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安排相應工作經費,推進沅江信用體系建設,為市場主體提供信用產品與信用服務,倡導誠信經營,助推沅江“二次創業”。
(五)糧食重點工作
一是加強市場糧情監測和倉容動態摸底,適時掌握市場糧情。二是認真分析今年早稻收購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早稻收購預案,與農發行加強聯系,落實早稻收購資金,確保轄區內早稻收購有序開展,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落實到位。
三是組織轄區內糧食收儲企業與種植大戶、合作社積極開展產銷對接,實行“收儲訂單”制,將各自輪換計劃落實到位;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拓展銷售渠道,保障種植收益。
沅江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2年 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