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自然資源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4-11-13 15:29 信息來源:辦公室 作者:楊旗絮 瀏覽量:

      一是有序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沅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已于6月17日獲得省人民政府批復。目前正按省廳要求,進一步完善修改總體規劃數據庫,將于8月1日前啟用總體規劃數據庫。

      本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調減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340.8畝,優化基本農田布局1.05萬畝,保障了能源、交通、水利、文旅等36個重點項目落地,爭取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指標10965畝,在益陽市排名第一,為城鎮建設發展預留了空間。在充分征求鄉鎮意見的前提下,完成全市11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19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的批復和146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的初步方案和意見征求等階段性任務。

      二是提升自然資源利用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也就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組合供應工作,安排我局牽頭開展了組合供應項目需求征集和申報,我局就組合供應工作多次專題向省自然資源廳進行了匯報,力求以自然資源要素創新性配置,牽引推動我市南洞庭湖自然資源資產的盤活利用,同時滿足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資產價值實現的雙重要求,形成保護與利用互為前提、互相促進的正循環,有效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推動沅江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我市“組合供應項目”已納入“湖南省自然資源資產組合供應重點項目第一批”。

      三是強化重點項目用地保障。今年向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益陽市局申報新增建設用地預審項目并取得預審意見的項目共4個,用地總面積13.4593公頃,其中農用地7.3474 公頃(耕地5.1790公頃)、建設用地0.2970公頃、未利用地5.8149 公頃。申報農用地轉用、土地征收并取得批文的建設項目共22個,用地總面積58.3097公頃,其中農用地41.3821公頃(耕地10.3340公頃)、建設用地14.7979公頃、未利用地2.1297公頃,確保了全市建設項目順利“落地”。 對涉及農用地轉用的村民建房,原則上“即來即辦”, 滿足了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需求。上半年,村民建房涉及的農用地轉用共10個批次,186戶村民,用地總面積2.1457公頃,其中農用地1.6080公頃(耕地0.7742公頃)、建設用地0.5377公頃。

      四是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十四五”下達我市耕地底線目標87.5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78.4萬畝,大力推行“田長制”,積極開展耕地恢復、實施土地開發項目等方式,擴寬新增耕地來源,守住了耕地紅線,保障了糧食安全。

      五是加速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深入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工作,認真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抓好“三集中三到位”,進一步優化窗口設置、業務流程設置,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目標,最大限度實現便民利民;對入園企業、小微企業、市屬重點建設項目或重大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全面實行綠色通道服務,進一步提升不動產服務效能。

      六是扎實推動執法整改。今年上級下發我市的土地衛片25宗重點圖斑整改, 42宗環保督察出租地塊核實,均已按時間節點完成。對5宗土地違法案件進行了立案查處,指導鎮(街道)辦理案件4起。全市120宗自然資源違法違規重點問題,已完成銷號48宗,正在整改中12宗,持續整改47宗,暫未啟動13宗。

      七是加快土地供應,推進礦權處置。今年組織召開土地招拍掛會議1次,研究討論土地4宗,其中工業用地3宗,居住用地1宗,共處置面積16.5公頃,均已上網公告,目前正在掛牌期。已繳納和諧礦區建筑用砂(砂礫石)礦出讓收益378萬元,余款分三年三期繳納完成。根據2023年12月4日沅江市人民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精神,將鱘龍江湖項目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砂石資源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處置,已掛牌處置,正在簽訂合同中。

      八是做好財源建設,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截至目前,我局已征收土地出讓金13097萬元,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5525萬元,耕地開墾費726萬元,測繪收入593萬元,非住房登記費和住房登記費47萬元,城鄉規劃設計費36萬元,罰沒收入163萬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