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5-01-06 15:51 信息來源: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 作者: 瀏覽量:

      2024年以來,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根據省、市法治建設工作指示精神及相關要求,圍繞保護區生態保護核心任務,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不斷提升保護區治理法治化水平,為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可持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F將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與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法治基礎

      一是健全領導機制。成立了以保護區管理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在法治建設中的職責分工,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法治工作重點任務,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協同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工作制度。依法履行職能、完善制度體系、規范行政決策、嚴格公正執法等多個方面對全年法治工作進行了細致規劃,同時建立了法治建設工作考核評價機制,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各部門及工作人員年度考核內容,有效落實法治建設工作。

      (二)依法履行職能,優化生態服務

      一是嚴格生態保護執法。保護區執法隊伍持續加強對區內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巡查監管力度,全年累計開展日常巡查700次,專項執法行動30余次。重點打擊非法捕撈、非法采砂、非法狩獵、侵占濕地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2024年,共計現場處置或交辦處置各類涉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118起,有效遏制了侵占、破壞濕地生態的違法違規行為,維護保護區生態安全。二是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世界濕地日”“生態環境日”“愛鳥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活動。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置宣傳展板、開展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向保護區周邊社區居民、游客以及涉區企業廣泛宣傳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知識,累計發放宣傳資料3000份,參與志愿者達60人次,有效提升了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和法治觀念。

      (三)完善制度體系,規范權力運行

      健全行政決策機制。建立了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對于涉及保護區生態保護規劃調整、重大項目建設等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決策,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論證,開展風險評估,由法律顧問進行合法性審查,確保決策科學、民主、合法。全年共開展重大行政決策事項3項,均依法依規完成決策流程。

      (四)規范公正執法,提升執法水平

      一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組織執法人員參加各類執法培訓活動,包括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執法技能培訓、執法案例研討等,全年累計培訓6人次,有效提升了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同時,嚴格執行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確保執法人員具備合法的執法資格,目前保護區執法隊伍中持有執法證件人員比例達到35%以上,來年更是增加執法證考核人員,大大提升執法隊伍建設。二是強化執法監督檢查。建立了內部執法監督機制,定期對執法部門的執法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及時糾正不當執法行為。同時,暢通外部監督渠道,主動接受社會公眾、新聞媒體以及上級部門的監督,對于群眾舉報投訴的執法問題,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并反饋處理結果,2024年共受理群眾執法投訴舉報1件,均已妥善處理,回復率達到 100%。

      (五)有效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了由保護區管理局、周邊社區、相關職能部門等多方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協調機制,對于涉及保護區生態保護與周邊群眾生產生活之間產生的矛盾糾紛,通過協商、調解等方式,及時化解矛盾,促進和諧共處。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法治意識仍需進一步提高。部分工作人員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深刻,在日常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個別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還存在程序不夠規范等問題,需要持續加強法治教育培訓,強化法治意識。

      二是執法力量相對薄弱。隨著保護區生態保護任務日益繁重,現有的執法隊伍在人員數量、專業技術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難以滿足全方位、高頻次的執法監管需求,特別是在應對一些跨區域、復雜的違法案件時,執法力量顯得捉襟見肘,需要進一步充實執法隊伍,提升整體執法實力。

      三是法治宣傳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雖然開展了一系列法治宣傳活動,但宣傳內容和形式還不夠豐富多樣,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社區居民和特定群體的宣傳效果還不夠理想,部分群眾對保護區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的知曉率和理解程度仍然較低,需要創新宣傳方式方法,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宣傳覆蓋面和精準度。

      四是部門協同配合機制有待完善。在涉及保護區生態保護工作中,與周邊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還存在一些銜接不暢的地方,例如在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生態補償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形成更為強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進保護區法治建設和生態保護工作。

      三、2025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計劃

      (一)加強法治教育培訓,提升法治素養

      一是制定系統培訓計劃。結合保護區工作實際,制定涵蓋法律法規、執法業務、法治思維培養等方面的年度法治培訓計劃,邀請專家學者、資深法律從業者等進行授課培訓,確保培訓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二是豐富培訓形式。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講座、案例研討、在線學習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活動,定期組織執法人員參加法律知識考試,檢驗培訓效果,將考試成績與績效掛鉤,激勵工作人員主動學習,切實提高全體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

      (二)充實執法力量,強化執法保障

      一是增加人員配備。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支持,通過招聘、選調等方式,充實保護區執法隊伍人員數量,優化隊伍結構,引進具有生態保護、法律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才,提升執法隊伍的專業素質。二是完善執法裝備。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先進的執法設備,如特種車輛、環境監測儀器等,提高執法的科技含量和精準度,同時加強執法車輛、船只等交通工具的維護保養,確保執法工作能夠高效開展。

      (三)創新法治宣傳方式,增強宣傳效果

      一是打造特色宣傳品牌。結合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生態資源特色,策劃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影響力的法治宣傳品牌活動,如“南洞庭湖生態法治文化節”等,通過系列活動集中宣傳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知識,吸引更多社會公眾參與。二是拓展宣傳渠道。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今日頭條等,制作發布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法治宣傳短視頻、圖文信息等,同時加強與學校、社區、企業等合作,開展“送法上門”活動,擴大法治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四)健全部門協同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定期與周邊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召開聯動會議,共同研究解決保護區生態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信息共享和工作對接,形成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強化聯合執法行動。針對保護區內跨區域、多發性的違法問題,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行動,明確責任分工,統一執法標準,形成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共同維護保護區生態安全。

      總之,2024年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保護區治理法治化水平,為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