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沅江市衛生健康局解讀《沅江市“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2-10-18 15:33 信息來源:市司法局 作者:市衛健局 瀏覽量:

      一、起草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新時代如何認識中醫藥、發展中醫藥、發展什么樣的中醫藥等根本性、戰略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隨著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召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相繼實施,為發展中醫藥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更好謀劃我市中醫藥事業進一步發展,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沅江市“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二、起草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辦法》《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湖南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共益陽市委、益陽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益陽市“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三、起草過程

      1.廣泛征求意見。《沅江市“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征求了發改、財政、人社、市監、醫保、農業農村、文旅廣體、民政、林業、商務局、生態環境局、科工等相關部門單位征求意見建議,并修改完善。

      2.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務會議就《沅江市“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送審稿)》內容進行審議和修改完善。

      3.嚴格法制審查。《沅江市“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送審稿)》通過了市司法局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性審查,符合法制審查相關要求。

      四、主要內容

      總結了“十三五”時期我市中醫藥發展取得的新成效,客觀分析了面臨的形勢與挑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市中醫藥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并提出了四項保障措施。

      (一)規劃背景。主要圍繞中醫藥助力疫情防控、發展環境、服務體系、服務能力、人才培養、中藥產業、文化傳播等七個方面,全面總結我市“十三五”期間中醫藥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從中醫藥管理體系建設、中醫藥服務體系、中醫藥產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等維度,分析我市中醫藥發展面臨的機遇和存在的問題。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規劃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為動力的指導思想。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健康,中西并重、協同發展,遵循規律、特色發展,質量為先、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傳承發展等五項基本原則。以服務“健康沅江”建設為總目標,到“十四五”期末,中醫和中藥、事業和產業協調發展,實現中醫藥強市跨越式發展。

      (三)重點任務。根據發展目標,對“十四五”期間的中醫藥工作進行部署,主要包括六項重點任務和六個專欄。

      1)全面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從加強中醫藥應急與救治能力建設、提升中醫藥綜合服務質量、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內涵建設、推進中西醫協同服務行動、提升中醫醫療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提供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能力。

      2)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中醫醫療服務體系、推動中醫醫聯體和醫共體建設、建立健全現代中醫醫院管理制度等為重點,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3)激發人才隊伍新動能。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中醫藥學術經驗傳承、健全中醫藥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等舉措,加快高層次和創新型中醫藥人才隊伍培育。

      4)促進中醫藥產業健康發展通過強化中藥材種植標準建設、加強中藥材品牌建設、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藥流通市場專業化等舉措,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

      5)實施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通過提升中醫藥文化內涵、加強中醫藥精華傳承研究、創新中醫藥醫養結合模式、促進中醫藥與多產業融合發展等方式促進文化弘揚。

      6)建立中醫藥全過程監管體系。通過加強中藥藥事管理、中藥材監管體系建設、市場安全監管機制,保障中藥材質量安全與合理使用。

      對應的五個專欄分別是:“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 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中醫藥人才培養工程建設”、“ 中醫藥產業振興工程建設”、“ 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建設”。

      (四)保障措施。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營造良好氛圍、強化規劃實施四個方面,確保《發展規劃》任務順利實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