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大美沅江 > 圖說沅江
      五一來沅江:游南洞庭 觀大湖水韻 賞百年古塔 看蘆葦蕩 品味洞庭風光
      發布時間:2024-05-06 14:44 信息來源:沅江新聞網 作者: 瀏覽量:

      五一來沅江,可暢游南洞庭,觀大湖水韻,賞百年古塔,看萬畝蘆葦蕩,在此品味不一樣的洞庭風光。

      站在八百里旅游碼頭極目遠眺,大小不一的洲渚,乍現乍隱,猶如散落于洞庭湖上的顆顆綠寶石。湖風拂過,洲上草長鶯飛,枝條搖曳,葦草起伏。游客從碼頭乘坐游艇出發,穿過縱橫交錯的河流,與成群水鳥結伴而游,湖汊中、洲灘上、蘆葦蕩里隨處可見振翅翱翔的空中精靈,可謂姿態萬千,別有一番風味。

      乘船十多分鐘,來到南洞庭千秋浹觀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沅江的“文塔”——凌云塔,凌云塔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距今200多年歷史,塔高33米,七層,八方,水退洲上立,水漲湖中浮。一層門聯上刻:文星磊落昭銀漢,筆陣嵯峨煥彩霞;二層門聯刻寫:挺出一支揮翰墨,聯登七級會風云。從凌云塔的塔名、文官雕刻和門聯上可以看出,凌云塔是沅江的文塔,用以祭拜文昌帝君,匯聚本地文脈,寄望多出才俊,建設家鄉。據記載清代名將左宗棠、曾國藩、胡林翼和彭玉麟曾相邀登塔游覽,以“凌云塔”為題聯句作詩,聯成七言絕句一首:洞庭秋水硯池波,且把君山當墨磨;寶塔倒懸權作筆,蒼天能寫幾行多。

      越過凌云塔,湖面逐漸寬闊,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是這片水域自然風光的真實寫照。曾經的湖中島、島上村——蓮花島村也在這片水域,島上漁民已全部上岸,但現在仍依稀可見當時漁民在島上生活的盛景。目前,島上只有一支漁政執法隊在此留守。

      從蓮花島出發,可前往沅江“武塔”——鎮江塔,鎮江塔位于沅江市區東南三十五公里處的小口塞湖朱家嘴,七層八面磚石結構。清乾隆四十七年修建。鎮江塔坐北朝南,塔的西南方第三層門上嵌有“鎮江塔”三個大字,前人修筑鎮江塔為寄托鎮水患、馴江流之愿。后因南洞庭湖盆地發生“內力地質作用”的沉降,鎮江塔隨之下沉,現“塔從湖心里冒出來”的奇觀。鎮江塔建立二百多年來,挺立中流,氣勢雄偉,“遠挹七十二峰之岳色,近臨八百余里之湖波”,給洞庭湖風光增色不少。

      沅江市南洞庭湖濕地2022年被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總面積252萬畝,保存著豐富多樣、原始完好的濕地景觀生態系統。南洞庭湖生長著1033種野生植物、150多種鳥類、220種水生動物,有中華鱘、江豚、白鶴、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2種,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是各種珍稀瀕危鳥類和長江洄游魚類理想棲息地,也是東北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南洞庭湖“春夏秋冬景色各異,一日之中氣象萬千”。“瀟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正是南洞庭湖的真實寫照。

      作者:黃曦

      責編:黃曦

      一審:黃曦

      二審:項臏之

      三審:孫帆

      來源:沅江市融媒體中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