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辦〔2021〕19號
各鎮、街道黨委(工委),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沅江高新區工委、管委會,濕地保護與發展事務中心,市直各單位,垂管單位:
《“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方案》已經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沅江市委辦公室
沅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7月22日
“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方案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問計于民、推介沅江,為沅江高質量發展凝聚思想共識、匯聚磅礴力量,市委決定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組織機構
成立“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任組長,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開展。辦公地點設市委辦,由市委辦常務副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任辦公室副主任。
二、活動時間
第一輪集中征求意見從7月下旬起至春節前后,時間大約半年,主要分三個階段,即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前后,市鎮人大、政協換屆前后和春節前后。第二輪面向全社會實行常態化征集。
三、活動內容
征求對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的意見建議,對市人大、政協“兩會”工作的意見建議和對沅江經濟社會發展思路、舉措的意見建議等。重點內容是:
1.如何凝聚“沅江人”。如何廣泛凝聚“我是沅江人”共識,倡導“不論身處何處,最愛家鄉是沅江”的鮮明導向,動員發動更多沅江人積極投身到沅江的發展事業上來,匯聚起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的磅礴合力,以一往無前、大干快上的奮斗姿態共創沅江新輝煌,讓所有沅江人以沅江為榮、以沅江為傲,讓所有沅江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挺直腰桿自豪說出,我是沅江人。
2.如何深耕“沅江文”。如何更加深入挖掘洞庭湖、漁民樵民移民、美麗湖城、文旅湖島、生態湖洲、魚米湖鄉等特色文化,提煉沅江文化內涵,弘揚沅江精神,以文化激發推動沅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3.如何用活“沅江水”。如何立足水資源、做活水文章,統籌抓好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經濟發展、水安全保障,讓“城在湖中、湖在城里、湖城一體”的生態宜居水城之美更加彰顯、讓沅江經濟社會發展更可持續、讓沅江水優勢成為決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4.如何創好“沅江業”。如何立足沅江資源稟賦,結合現有特色產業,精準招商,延長產業鏈,著力打造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齊頭并進的現代產業體系。如何實現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以更高定位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征集范圍
1.在沅江工作和生活的人;
2.在外的沅江人;
3.曾在沅江工作過的人;
4.支持、關心關注沅江發展的人。
五、活動形式
1.廣泛發動與專門征集相結合。通過微信、廣播、電視、網絡等途徑廣泛發布征求意見的通知和倡議(見附件3)。在全市各單位、各團體開展“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征集活動。以召開座談會、上門走訪、電話、電函信函等方式征集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的意見建議。
2.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政協辦、市人武部等相關部門對沅江在外和外地在沅江的知名人士進行摸底后,由市里成立工作組,定期上門走訪,邀請他們參加調研座談和相關活動。
3.經常性與特定性相結合。將征求意見納入常態化管理,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長期開展。同時利用重要節點、重大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懇談會、個別走訪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征集活動。
4.集體征集和個人征集相結合。在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征集意見建議的同時,發揮各鎮(街道、中心)、各單位、各村(社區)主觀能動性,拜訪本地區本單位走出去的領導、精英人才和返鄉鄉賢,召開知名人士回鄉座談會、鄉賢諫言座談會,請他們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明確市級領導每人聯系多名沅江籍在外的各界知名人士,聯系多名外地在沅江創業發展的知名人士,進行包干負責。全市黨員干部開展“進百村千家萬民”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征集意見建議,形成調研報告。
六、職責分工
1.市委辦負責活動方案的整體把關,國家公職人員的發動和相關會務工作。
2.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工商聯)、市政協辦、市人武部負責所有沅江籍知名人士和外地在沅的各界精英的摸底造冊、對接聯絡和市級領導包點工作。
3.市委宣傳部負責整體方案的制定,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體局、市文聯、市融媒體中心負責整個活動的宣傳發動,負責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摸底對接聯絡。
4.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意見建議的收集整理。
七、工作要求
1.精心組織部署。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對沅江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明確分管領導,明確專人負責,制定工作方案,通過召開各級會議、開展各類活動,部署安排落實。全市副科級以上干部每人必須提供1條以上意見建議(填寫“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建言獻策征集表,見附件1)。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各單位黨委(黨組)要認真組織研究,形成高質量文稿,積極上報。
2.廣泛宣傳發動。在全市范圍內發布征集公告,廣泛發動領導班子成員、社會各界人士、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到征求意見活動中來。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電視、標語橫幅、宣傳欄、村村響等平臺宣傳,提高知曉率,營造建言獻策活動的濃厚氛圍。
3.充分利用成果。各鎮(街道、中心),各部門單位,各線各行業各系統要將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歸總并統一報送給市委辦810室 ,須同時提交電子檔,電話:2703880。市委辦組織對上報信息及時進行篩選,登記統計。對有建設性的意見進行公示,對存在爭議的意見建議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論證、評比、辯論等,進一步擴大影響,凝聚人心。梳理篩選重要意見建議,納入黨代會、“兩會”報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編印成冊。
4.建立健全機制。建立長效常態管理機制,明確分工,定期調度,長期開展。制定體制內黨員干部建言獻策制度,每年開展,并作為單位和干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根據意見建議對沅江發展的影響力、可行性和預期取得的成效,建立獎勵機制。對沅江經濟社會發展有益的重要的意見建議進行評選,體制內評選表彰,體制外設立“發展貢獻獎”,對獲獎者授予證書和獎牌。對在沅江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建議和意見的知名人士,聘為“榮譽顧問”,邀請他們回沅授課、參加重大重要活動、參與重大決策研究,激發他們參與沅江建設的熱情。
附件:1.“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建言獻策征集表
2.“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安排表
3. 關于開展“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的倡議
4.沅江籍在外知名人士信息統計匯總表
附件1
“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
建言獻策征集表
姓 名 |
|
性 別 |
|
年齡 |
|
民 族 |
|
政治面貌 |
|
||
單 位 |
|
職 務 |
|
||
聯系電話 |
|
通訊地址 |
|
||
建言獻策 標題概要 |
|
||||
具體實施 措施及建議 |
|
備注:意見建議由各鎮場街道或各部門單位收集歸總,統一報市委辦810室 ,須同時提交電子檔。電話:2703880。
附件2
“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安排表
時間 |
主要任務 |
具體要求 |
責任單位 |
備注 |
2021年7月19日至23日 |
宣傳發動 |
印發《“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方案》,在全市開展“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征集活動,廣泛發動領導班子成員、社會各界人士、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到征求意見活動中來。多渠道發送《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倡議書,設立征求電話、意見箱、郵箱,通過微信、廣播、電視、網絡等途徑宣傳發動,營造建言獻策活動的濃厚氛圍,提高知曉率。 |
市委辦、市委宣傳部、市融媒體中心、全市各部門單位、各鎮街道(中心) |
|
2021年7月19日至31日 |
調查摸底 |
全市開展對沅江籍正處級以上干部(軍隊團職以上),副教授級別以上學者教師,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家,相關領域取得一定成就的各界精英人士進行調查摸底,填寫《沅江籍在外知名人士信息統計匯總表》,交市委組織部匯總。 |
市委辦、市委組織部、市人武部、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政協辦、全市各部門單位、各鎮街道(中心) |
|
2021年7月25日至2022年1月30日 |
征集歸納 |
全市公職人員填寫“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建言獻策征集表,8月15日前由單位匯總后交市委辦。全市黨員干部開展“進百村千家萬民”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征集群眾意見建議,以單位名義形成調研報告8月31日前報市委辦。四大家領導劃片包干,市里成立工作組,通過上門走訪、電話、電函信函等方式征集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的意見建議,利用重要節點開展活動,召開座談會、懇談會,進行專門特定的征集活動。各單位、各鎮(街道、中心)、各村(社區)聯系拜訪本地區本單位走出去的領導、精英人才和返鄉鄉賢,召開知名人士回鄉座談會、鄉賢諫言收集座談會,請他們為家鄉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把脈問診,征集意見后報市委辦。 |
市委辦、市委組織部、市人武部、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政協辦、全市各部門單位、各鎮(街道、中心) |
|
2021年7月25日至活動 結束 |
轉化成果 |
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上報信息及時進行篩選,登記統計。對有建設性的意見進行公示,對存在爭議的意見建議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論證、評比、辯論等,進一步擴大影響,凝聚人心。梳理篩選重要意見建議,納入黨代會、“兩會”報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
市委辦 |
|
2022年2月10日至2月28日 |
總結表彰 |
本輪活動結束后,根據意見建議對沅江發展的影響力、可行性和預期取得的成效,對沅江經濟社會發展有益的重要的意見建議進行評選表彰,體制內評選表彰與年底評先評優掛鉤,體制外設立“發展貢獻獎”,對獲獎者授予證書和獎牌。 |
市委辦、 市委組織部 |
|
附件3
中共沅江市委辦公室 沅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開展“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的
倡議
全市人民,沅江籍在外人士,所有支持、關心、關注沅江的各界人士:
走過萬水千山,鄉土是永遠的眷戀;聽過千言萬語,鄉親是永遠的牽掛;歷盡千辛萬苦,鄉情是永遠的情懷!洞庭天下水,沅江水上城。歷史為證,在這塊四水匯聚、大湖滋潤的資源寶地、安居福地,我們共同的沅江家園經歷過滄桑歲月,書寫過創業傳奇,創造過昔日輝煌;歲月為證,所有與這塊母土、厚土、熱土有過生命交集的人,大家或堅守家園,懷揣使命,不息奮進;或闊別故土,懷揣鄉愁,砥礪奮斗。大家都是值得驕傲的沅江兒女,都是值得自豪的沅江親人!
今天的沅江,在時代發展的大潮中,經受了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全方位的變革洗禮,涅槃之后是新生,風雨過后現彩虹。當前,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正以更強沅江志氣、更強沅江骨氣、更強沅江底氣,擘畫新時代精彩藍圖,啟航高質量發展征程。
在沅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為凝聚各方智慧,匯聚磅礴力量,建設美好家鄉,市委、市政府決定面向全社會廣泛開展“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為此,我們熱誠倡議,全市人民,沅江籍在外人士,所有支持、關心、關注沅江的各界人士圍繞“沅江人、沅江文、沅江水、沅江業”等重點內容,積極建言獻策。
1.全力凝聚“沅江人”,同向同行鑄輝煌。圍繞廣泛凝聚共識、動員發動更多人積極投身沅江發展事業、匯聚磅礴合力、共創沅江新輝煌等方面建言獻策,營造“沅江興旺我驕傲、沅江發展我自豪”的濃厚氛圍。
2.大力深耕“沅江文”,群策群力譜新篇。圍繞深入挖掘洞庭湖、漁民樵民移民、美麗湖城、文旅湖島、生態湖洲、魚米湖鄉等特色文化,提煉沅江文化內涵,弘揚沅江精神等方面建言獻策,以文化激發推動沅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
3.努力用活“沅江水”,善作善成不懈怠。圍繞立足水資源、做活水文章,統籌抓好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水經濟發展、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建言獻策,讓“城在湖中、湖在城里、湖城一體”的生態宜居水城之美更加彰顯、讓沅江經濟社會發展更可持續、讓沅江水優勢成為決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4.全力創好“沅江業”,盡職盡責促發展。圍繞立足沅江資源稟賦,結合現有特色產業,精準招商,延長產業鏈,著力打造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齊頭并進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建言獻策,以更高定位推動沅江高質量發展。
請相信,您的諍言和良策,您的智慧和厚愛,將匯聚成為建設家鄉沅江的磅礴偉力。讓我們風雨同舟、心手相連,為我們深愛的家鄉集思匯智,凝心聚力,用奮斗書寫最美“沅江故事”,用拼搏展現最大“沅江力量”,用成功鑄就最高“沅江榮耀”!
最后,誠摯祝愿全市人民,沅江籍在外人士,所有支持、關心、關注沅江的各界人士幸福安康,事業成功,祝愿家鄉越來越美好!
中共沅江市委辦公室
沅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7月20日
“我是沅江人,我為沅江獻良策”活動注意事項:
1.第一輪集中征求意見從7月下旬起至春節前后,時間大約半年,主要分三個階段,即第十三次黨代會前后、人大、政協換屆前后和春節前后;第二輪實行常態化征集,各界人士可將好的建議和意見隨時向專設郵箱或相關部門遞交。聯系人:市委宣傳部 楚峰,征集電話:18773797151,征集郵箱:wwyjxlc@126.com。
2.對沅江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建議和意見的知名人士,市委將通過聘為“榮譽顧問”、設立“發展貢獻獎”、授予證書和獎牌、邀請回沅授課、參加重大重要活動、參與重大決策研究等方式給予獎勵和真情回饋。
附件4
沅江籍在外知名人士信息統計匯總表
填報單位: 填報人: 填報人電話: 填報時間: 年 月 日
序號 |
姓 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學歷 |
所在省 (市) |
現工作單位(公司) 及職務(職稱) |
主要榮譽和 突出業績 |
企業規模 及簡述 |
聯系電話 |
沅江聯系人 |
類別 (1-5) |
||
姓 名 |
與人才 的關系 |
聯系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類別1:在外地工作的縣(處)級副職以上或中(。┲睓C關重要崗位工作的黨政領導干部。
類別2:在省內外大型知名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擔任企業高管的經營管理人才或在省內外領辦創辦各類大中型企業或者高科技企業的人才。
類別3:軍隊副團職以上干部及各總部、軍兵種、大軍區機關副團職以上干部。
類別4: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教育、醫療等機構工作,并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博士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類別5:具有獨特技能技藝,在省內外各類大型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并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文體名人和民間工藝人才。(官媒獲省級以上獎項人員)
中共沅江市委辦公室 2021年7月22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