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政發〔2024〕2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沅江高新區,市直有關單位:
我市地處洞庭湖腹地,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擁有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激發廣大群眾的創造精神,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經市文化主管部門申報,市人民政府審定,決定將“草尾三碼頭嗦螺傳統制作技藝”“茶盤洲老壇辣醬傳統制作技藝”“南竹山臘八豆傳統制作技藝”“百家溝紅薯粉傳統制作技藝”“陽羅李友樹面條傳統制作技藝”“泗湖山鎮舜帝南巡歷史傳說”“黃茅洲竹篾傳統制作技藝”“胭脂湖酸菜傳統制作技藝”“共華雙黃咸鴨蛋傳統制作技藝”“四季紅米酒傳統制作技藝”“中醫藥炮制技藝(沅江枳殼中藥炮制技藝)”“南竹山紅薯坨粉的傳統制作技藝”列入沅江市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將“草尾三碼頭嗦螺傳統制作技藝”“茶盤洲老壇辣醬傳統制作技藝”“南竹山臘八豆傳統制作技藝”“百家溝紅薯粉傳統技藝”“陽羅李友樹面條傳統制作技藝”“泗湖山鎮舜帝南巡歷史傳說”“黃茅洲竹篾傳統制作技藝”“胭脂湖酸菜傳統制作技藝”“共華雙黃咸鴨蛋傳統制作技藝項目”“四季紅米酒傳統制作技藝”“中醫藥炮制技藝(枳殼中藥炮制技藝)”“南竹山紅薯坨粉的傳統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尹建平、張志龍、黃建國、羅紅安、陳其桂、李建波、鐘文政、龍浪、黃智偉、夏樹柏、陳建波、陳東12人列入沅江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要進一步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加強管理,積極傳承,合理利用,鼓勵和支持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通過各種渠道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廣為傳播,確保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存、保護、傳承和發展。
附件:沅江市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沅江市人民政府
2024年1月31日
附件
沅江市第六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12名,排名不分先后)
序號 |
姓名 |
性別 |
民族 |
出生年月 |
項目名稱 |
推薦單位 |
1 |
尹建平 |
男 |
漢族 |
1974年1月 |
草尾三碼頭嗦螺傳統制作技藝 |
沅江市草尾鎮 |
2 |
張志龍 |
男 |
漢族 |
1964年7月 |
茶盤洲老壇辣醬傳統制作技藝 |
沅江市茶盤洲鎮 |
3 |
黃建國 |
男 |
漢族 |
1984年11月 |
南竹山臘八豆 傳統制作技藝 |
湖南綠洲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4 |
羅紅安 |
男 |
漢族 |
1968年11月 |
百家溝紅薯粉 傳統技藝 |
沅江市南嘴鎮百家溝村經濟合作社 |
5 |
陳其桂 |
男 |
漢族 |
1973年3月 |
泗湖山舜帝南巡歷史傳說 |
沅江市泗湖山鎮 |
6 |
李建波 |
男 |
漢族 |
1974年8月 |
陽羅李友樹面條傳統制作技藝 |
沅江市陽羅洲鎮 |
7 |
鐘文政 |
男 |
漢族 |
1951年10月 |
竹篾傳統制作 技藝項目 |
沅江市黃茅洲鎮 |
8 |
龍 浪 |
男 |
漢族 |
1989年2月 |
胭脂湖酸菜傳統制作技藝 |
湖南胭脂湖農業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 |
9 |
黃智偉 |
男 |
漢族 |
1985年10月 |
共華雙黃咸鴨蛋傳統制作技藝 |
湖南胭脂湖農業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 |
10 |
夏樹柏 |
男 |
漢族 |
1955年11月 |
四季紅米酒傳統制作技藝 |
沅江市四季紅鎮 |
11 |
陳建波 |
男 |
漢族 |
1972年10月 |
中醫藥炮制技藝(枳殼中藥炮制技藝) |
湖南平芝農業科技 開發有限公司 |
12 |
陳 東 |
男 |
漢族 |
1985年9月 |
紅薯坨粉的傳統制作技藝 |
湖南省南竹山農業 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