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政發〔2024〕7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沅江高新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單位:
《沅江市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屆6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沅江市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5日
沅江市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21〕5號)、《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21〕14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24〕18號)、《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指導意見》(湘政發〔2024〕14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以收定支、統籌平衡。收入預算安排堅持實事求是、扎實穩妥;支出預算安排堅持量入為出、盡力而為,“先定事后定錢”,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原有項目基數一律取消。統籌各類財政資源,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預算平衡。
(二)厲行節約,保障重點。堅持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建立過緊日子評估機制。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堅決兜住“三保”底線。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機制,突出重點,著力保障重大戰略、重大部署、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實施。
(三)講求績效,提高效益。堅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與推進零基預算改革相結合,實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績效管理。強化績效結果運用,增強項目立項和預算安排的科學性。建立項目支出預算評審制度,大力削減或取消低效無效支出,著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堅守底線,防范風險。把防范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確保預算安排與經濟發展相協調。構建該保必保、應省盡省、長效安全的資金安排機制,強化財政運行風險管控,牢牢守住風險底線,推動財政可持續發展。
二、主要內容
(一)全面摸清底數
堅持問題導向,制定五張清單。一是事項清單。即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大事要事、民生實事和重大項目。二是收入清單。即各部門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各項財政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服務收入。三是賬戶清單。即本級財政專戶、部門單位零余額賬戶、實有資金賬戶情況。四是資產清單。即各部門、下屬事業單位及其管理的國有企業存量資產情況。五是問題清單。即近年來巡視巡察、紀檢監察、審計、財會等監督指出的財政財務管理問題。深入分析五張清單構成,結合我市實際找準改革重點,在解決問題中提升改革實效。
(二)堅決破除基數
一是打破政府預算基數。全面清理評估現有市級專項項目,執行到期、無必要實施的,堅決取消;項目內容重復、性質相近的,整合歸并;超出財政承受能力、效益不高的,調整優化,通過收回、壓減、保留等方式調整預算安排。
二是打破部門預算基數。不再采取“基數+增長”方式安排部門預算,所有單位專項預算以零為起點,加強與編制管理部門銜接,強化人員管控,人員經費預算按工資標準、人數等因素據實編制,運轉支出預算主要采取定員定額方法編制,事業發展支出預算以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事業發展目標為導向,結合財力可能統籌安排,一年一核、能增能減。
(三)加力統籌整合
一是提升統籌的維度。以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規劃、重點工程、重要任務為牽引,打破部門壁壘和專項邊界,組合運用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以大任務帶動大統籌。
二是拓展統籌的深度。推進專項資金深度整合,統籌部門管理專項資金。新增工作任務所需資金原則上通過既有專項資金解決,不再新設專項。合理確定專項資金規模,根據事業發展動態調整,能增能減。規范專項資金審批程序和權限,所有專項年度安排方案報本級政府審批,明確支出方向和金額,嚴禁按部門內設機構固化資金安排。
三是加強跨部門資金統籌。對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大規劃、重點工程、重要任務,相關部門要及時提出具體任務清單和資金需求,財政部門牽頭制定資金籌措方案,優先通過統籌相關領域專項資金保障,確有不足的通過新增預算安排。對分屬不同部門但支持方向相近的專項資金,建立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明確牽頭主管部門,推動目標共商、政策共定、項目共管,避免重復投入。
四是加大單位資金統籌力度。全面清理部門單位賬戶,按照“收繳為原則、保留為例外”的要求,將游離于預算之外的事業收入、經營服務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統籌用于相關領域事業發展。在單位資金可以滿足需要時,原則上不新增財政撥款。
(四)加強制度建設
1.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健全部門盤活資產激勵機制,避免資產一邊閑置一邊添置,防止資產收益流失,著力解決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兩張皮”問題。
2.完善支出標準制度。結合財政支出特點、保障重點和工作需要,推進涵蓋基本支出、項目支出、基本公共服務支出、資產管理的支出標準體系建設。
3.完善預算評審制度。加大預算評審力度,存量資金、存量項目在安排前要開展預算評審,新增項目嚴格開展預算評審,重點審核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經濟性,將評審結果作為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
4.完善績效評價制度。將績效管理嵌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加強公共服務、國有“三資”等領域績效評價,加大重大政策、重大資金安排事前績效評價,使績效評價成為完善政策、改進管理的重要手段。
(五)強化預算監督和績效管理
1.同巡視、巡察、人大、紀檢監察、審計等指出問題及整改情況掛鉤。結合各類監督檢查指出問題和整改意見安排預算。
2.同財會監督結果掛鉤。依托預算一體化系統,優化監督模式,將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現場監督與非現場監督、線上監督與線下監督、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相結合,實現監督和預算管理有機統一。對財會監督中發現違反財經紀律的部門單位,核減預算。
3.同績效評價結果掛鉤。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掛鉤機制,對低效、無效資金,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核減或者取消預算安排。
4.同預算執行情況掛鉤。對上年度預算執行進度慢的項目,或者在預算執行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核減預算。
三、具體實施
(一)傳達會議精神,組織專題學習(2024年12月15日前)
根據湘政督函〔2024〕102號文件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組織專題學習。深入學習《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指導意見》、毛偉明省長在全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進財政科學管理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財政廳黨組書記陳博彰在全省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進財政科學管理電視電話會議上的發言。
(二)摸清部門底數(2024年12月25日前)
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的指導意見》,全面摸清5張清單。各部門預算單位完整、準確、如實的填報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單、收入清單、賬戶清單、資產清單、問題清單。
(三)召開全市性大會(2025年2月15日前)
召開全市深入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工作推進會,把思想和行動切實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重大改革部署上來,狠抓貫徹落實。
(四)完成2025年部門預算編制(2025年3月31日前)
在人大會議批復的政府預算基礎上,完成2025年部門預算編制。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防控財政運行風險的重要舉措,各級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零基預算改革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增強大局意識,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同配合,認真落實改革各項部署,確保零基預算改革落地見效,確保財政平穩運行。
(二)強化責任落實。財政部門牽頭零基預算改革具體工作,加強對預算部門單位的業務指導,改進預算審核方式,完善配套制度。各級預算部門單位是零基預算實施主體,要切實轉變預算編制和執行理念,積極作為、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高效推進。
(三)加強制度建設。各級各部門要主動適應零基預算改革的新要求,結合實際,細化優化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制度建設,夯實改革基礎,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提供有效支撐,確保零基預算各項改革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