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益陽市局的關懷和指導下,沅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總要求,以加強軍人軍屬榮譽激勵和權益保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為奮斗主線,深入開展退役軍人暖心解難行動,從源頭上化解了大量退役軍人突出矛盾,大力提升全市廣大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現將2024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沅江市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定期召開全市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傳達中央和省、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通報全市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開展情況,凝聚各級各部門力量,深學篤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動,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用心做好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讓全市退役軍人及家屬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做好信訪維穩工作。持續加強涉軍穩控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作用,常態化關注、走訪退役軍人;通過“老班長值班室”開門接訪,局黨組班子成員對全市重點對象進行上門走訪,召開參戰老兵座談會等,對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事件的不穩定因素,做好梳理登記,加強動態管理、預測預報,切實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實現了全市退役軍人“北京不去、省內不聚、跨省不串、網上不炒”的工作目標。
(三)開展雙擁共建工作。一是以雙擁模范城創建為契機,整合各方資源,完善優待目錄清單,在交通出行、餐飲住宿、醫療健康等方面為退役軍人爭取優惠優待,完成了優待證優待目錄(第一批)優待項目的洽談授牌工作。二是高度重視優待證辦理及光榮牌懸掛工作。積極對轄區內退役軍人進行信息摸排登記,堅決做到不漏登一人,切實做好當年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和優待證辦理工作;采取上門入戶的方式為每年剛入伍的現役軍人家庭發放、懸掛光榮牌,增強了全民國防觀念和擁軍優屬意識,提升了軍人的榮譽感、獲得感、滿足感。三是扎實推進烈士紀念設施升級改造項目,增設英烈墻、英雄浮雕,完成了烈士陵園土地確權工作,確定了沅江市烈士紀念廣場為縣級烈士紀念設施并劃定保護范圍,全方位提升退役軍人軍屬的尊崇感。四是進一步提高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工作水平。對因病、因災、因其他意外事故導致家庭生活困難退役軍人及時幫扶援助,春節期間走訪慰問特殊困難退役軍人共計286人,發放幫扶援助專項資金60.91萬元。
(四)落實優待撫恤工作。一是扎實落實各類重點優撫對象優待政策,嚴格按照政策標準,及時發放各類優撫對象優待撫恤金,全年共發放優待金6000余萬元。二是在春節期間,市級領導及社會各界走訪慰問駐沅部隊官兵、重點優撫對象、功臣模范、生活困難退役軍人及現役軍人家屬1000余人次。三是組織開展了清明節公祭、9.30烈士紀念日等活動,為烈屬送去慰問金、慰問品和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在全社會有效形成了“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良好氛圍。四是組織優撫醫院下鄉巡回義診,讓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在家門口享受到專家義診、健康指導、免費配送藥品等優質醫療服務。五是依據現行各類優撫對象身份認定政策,認真做好身份審核認定工作,目前我市有210人遞交了“兩參”身份認定的所需資料。
(五)完成安置就業工作。一是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工作方面,參加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組織的2023年集中移交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檔案審核工作會議,并對益陽地區符合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檔案進行了審核,接收2024年春季自主就業退役士兵34人。二是就業創業工作方面,舉辦了沅江市2024年退役軍人、軍休干部及退役軍人家屬專場招聘會;及時組織退役士兵參加適應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2024年,共為34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提供了就業創業服務,9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報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二、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雙擁優待氛圍有待濃厚。少數單位對退役軍人、雙擁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營造“軍民團結一家親”的社會氛圍不強,我市要以益陽市雙擁模范城創建為契機,將紅色資源與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烈士紀念設施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完善軍地協作機制,構建新時代雙擁工作新格局。
(二)信訪穩定仍需重視。雖然信訪量逐月下降,但是重點群體、重點人員上訪、集訪情況還時有發生,信訪穩定形勢依然復雜。“793”臨戰入伍退役軍人、農村籍參戰退役軍人、農村籍參戰退役軍人榮獲“戰時三等功”退役軍人、破產改制企業下崗失業傷殘軍人、企業志愿兵等重點群體人數眾多,訴求復雜多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處理難度較大;個別參戰軍人、志愿兵在重要節日、重大會議期間,通過來信來訪、手機短信、采取戰友聯誼會或特殊紀念日等形式,進行跨地區非法串聯聚集活動,要挾政府解決他們的不合理訴求。
(三)部門協調需要加強。目前我市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有2萬人,在就業、安置、醫療、生活、養老、住房、社保醫保、教育、交通等多方面都存在迫切的服務需求,我局在工作職責范圍內的訴求盡力妥善解決,涉及其他部門單位工作職能的,還需進一步完善協調溝通機制。
三、2025年工作計劃
(一)強化思想引領。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廣大退役軍人的正面引導,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加強與各級媒體平臺合作,積極開展“最美退役軍人”、“退役軍人事務先進單位和個人”等先進典型宣傳活動,引導教育廣大退役軍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在全社會形成關愛先進、學習典型的良好風尚。
(二)落實各項政策。及時足額發放各類優待撫恤補助資金,按程序開展新增優撫對象認定、殘疾等級評定等工作。聚焦困難退役軍人、烈士遺屬等重點優撫對象,規范開展特殊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全面完成2024年度移交安置任務,加強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指導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技能培訓。全面落實軍休人員兩項待遇,常態化開展優待證申領、發放工作。
(三)推進優撫優待。做好優撫對象撫恤金和生活補助的調標工作;在服務優待方面大膽創新實踐,發動企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提供更多優待服務,探索更多尊崇應用場景,不斷創新優待證合作方式,提高優待證含金量;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工作,開展好清明、“9·30”烈士紀念日活動,舉辦好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
(四)優化體系建設。持續推動“標桿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強力推進鄉(鎮)街、村(社區)兩級服務站“硬件”和“軟件”建設,重點抓好服務對象在100人以上的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創建。在全市推廣“部站融合”(鄉鎮人武部與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模式,依法建強用好服務站點,持續提質增效,提升基層服務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