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十三五”期間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主要工作情況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1-1495542 發布機構:沅江市發改局 發文日期:2021-08-06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沅江市“十三五”期間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主要工作情況

       

      “十三五”期間,我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牢牢把握長江經濟帶及環洞庭湖經濟帶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全面落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總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立足于打造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中心城市和以濕地旅游、生態宜居為特征的“生態水城”,扎實推進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效明顯。主要如下工作:

      一、扎實推進“五大專項行動”(2016-2017年)。

      省五大專項行動動員會后,我市立即搭建班子,成立了綜合整治及五大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迅速制定方案,2016328日下發圍網拆除“1+6”行動方案,46日下發“溝渠清淤、畜禽退養、河湖沿岸垃圾清理和重點工業污染源排查”等四個專項方案,已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2018-2020年全面完成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

      按照《沅江市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時序進度,我市扎實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按月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調度,我市共有具體任務39個,現已全部完成。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強力整治下塞湖矮圍問題。2018530日,國家環保督察組批評“下塞湖矮圍拆除標準不高”等問題。沅江市深刻警醒,立即行動,強力整治下塞湖矮圍;至2018615日,共組織人員近3000人次,耗資966萬元,完成土方量109萬方,徹底拆除剩下泥7.2公里矮堤及有關附屬物,內湖外湖全部聯通。至20187月,聘請湖南省林科院生態所,完成了下塞湖矮圍拆除后1.67萬畝的生態修復、下塞湖湖洲牛羊退出和依法解除下塞湖承包合同,下塞湖后續整治全部到位。

      (二)全力推進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市10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采取“宜分散則分散,宜集中則集中”的污水收集模式,共建污水處理站18座,一體化提升泵站26處,日處理規模1.05萬噸,管網總長度約181公里,其中主、次收集干管約83公里,入戶管網約98公里,總投資近3億元。20206月,湖南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現場會在我市草尾鎮召開,202012月,我市榮獲住建部頒發的“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縣市。

      (三)扎實開展洞庭湖濕地修復和歐美黑楊清退工作。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區域歐美黑楊種植面積24.96萬畝,根據《沅江市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我市三年共需清退歐美黑楊8.72萬畝。截止1126日,砍伐清退歐美黑楊31950畝,提前完成了年度砍伐任務,占年度計劃和三年計劃的147%157%

      益陽南洞庭自然保護區沅江區域2020年共完成濕地生態修復71747畝,其中矮圍清拆區域退化洲灘修復54387畝、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17360畝。已全面完成了保護區14.4152萬畝楊樹跡地萌芽條清理任務,有效杜絕了楊樹次生林反彈。完成了修復珍稀濕地原生植被小區780畝、麋鹿棲息地900畝;完成了核心區24796畝楊樹跡地生態修復工程;完成了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岸線、洲灘及緩沖區、實驗區生態修復工程(沅江部分)17360畝生態修復項目建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