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上半年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匯報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3-1813415 發布機構:沅江市科工局 發文日期:2023-08-30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沅江市上半年工業經濟發展情況匯報

      沅江市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  

      2023年7月)

       

      一、主要指標運行情況

      1.規模工業增加值:規模工業總產值5月當月增速0.49%;增加值當月增速3.9%;1-5月,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產值數據基本呈上升趨勢,5月當月增速100%以上企業12家,70%-100%企業20家,50%-70%企業15家,增速30%-50%企業55家,增速1%-30%企業22家,增速0以下的企業60家(其中停報企業29家、鎖定企業6家);預計工業總產值6月當月增速5%;增加值當月增速10.7%;全市工業經濟發展雖然上半年指標有較大波動,但經濟整體保持在穩中有進、恢復向好的態勢,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降幅逐月收窄,有望8月份實現回正。

      2.工業投資及工業稅收:1-5月完成工業投資38.52億元,增速36.6%,益陽市排名第3;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9.25億元,增速64.5%,益陽市排名第3;完成工業稅收1.64億元,同比增長159.98%;1-6月預計完成工業投資56.8億元,增速42.5%,完成工業技改投資39.97億元,增速65%;均可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3.六大支柱產業鏈情況:1-5月,裝備制造產業產值29.41億元,同比下降12.94%;船舶制造產業產值19.64億元,同比下降35.94%;綠色食品產業產值25.58億元,同比下降12.87%;服裝紡織產業產值32.31億元,同比下降25.93%;新型建材產業產值12.60億元,同比增長9.8%;新能源產業產值3.48億元,同比增長6.73%。

      二、重點工作亮點特色

      1.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產業投資自今年3月份起出現負增長,增速-4%,益陽排名第8,但工業投資增速較為平穩,占產業投資比重為72.68%,為產業投資做出較為顯著的貢獻。另外在優質企業培育方面,已成功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企業9家,金航船舶的“653TEU特定航線江海直達LNG/柴油雙燃料敞口集裝箱船”獲評湖南省級單項冠軍產品,恒瑞管樁、三陽機械、海荃游艇3家企業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2.新增規模工業企業行動截止5月,我市申報成功入規企業1家;6月新申報1家,目前資料正在省級審核階段;10月前,我市新建新投產企業中可申報3家企業入規,預計還有16家企業可集中在年底自然入規。計劃超額完成今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的目標數。

      3.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助企紓困:根據5月19日沅江市人民政府召開的全市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暨“三送三解三優”工作部署會要求,印發了《沅江市常態長效“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助企紓困行動實施方案》,將6月份作為“送解優”行動集中攻堅月。通過本級對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大走訪以及益陽對沅江部分企業大調研,共收集問題81個,截止目前解決問題79個,完成率97.5%,進一步優化了產業發展生態,釋放了企業發展潛能,有效穩住了經濟運行基本盤。

      精準剖析問題原因

      1、統計查詢影響大。自去年以來,國家對于工業統計數據加大了審核力度。企業如果被國家或省級統計部門抽中進行強審、鎖定,需提交涉及內容達幾十項之多的5類佐證資料,方可解鎖。如果不認可當月提供的佐證資料,該企業則當月產值歸零,導致產值增速急速下降。5月份鎖定的3家企業(恒力液壓、力沅專用汽車、眾鑫科技)影響5月當月產值2.3億元,拉低全市產值8個百分點。2-5月我市共鎖定19家企業,已成功解鎖企業13家,還有6家企業解鎖不成功。6月開網前新增5家企業被鎖定,正在準備解鎖資料。7月4日新增國家強審企業5家,產值影響5.2億元,且關網后是否還有被查詢企業,仍是個未知數。

      2、骨干企業帶動能力不強。六大支柱產業中骨干企業形勢不明朗,中聯重科產值1-5月產值8.04億元,同比下降42.07%,其鏈上企業生產均呈下降趨勢;新馬制衣2023年全年訂單充足,但受用工制約,1-5月產值0.71億元,同比下降57.39%;華興玻璃1-5月產值雖然有1.5億元,同比增長73.44%,但相較去年同期該企業僅一條生產線生產;海荃游艇訂單大幅增加,但產值僅0.52億元。

      3、企業入規難度大。目前來說,我市今年后備資源庫中擬入規企業中新建新投產企業不多,原計劃3家砂石開采、加工企業(建國集團、湖南發展、紅石資源)在10月前申報入規,隨著巴南湖采區停采,計劃落空;且國家統計局加大了對新建新投產企業入規的審核力度,特別是要求企業提供工業增值稅申報平臺登陸流程的全程視頻,導致企業申報難度進一步加大,大部分企業要等到年底才可以小升規。

      四、妥當安排下段工作

      1、全力做好經濟雙過半工作。重點關注行業龍頭企業運行態勢,對我市工業經濟影響較大的企業進行提前問詢,做好當月預判,力爭新馬制衣、亞光科技等企業同比實現正增長。指導規上企業注重臺賬、憑證的整理與保存,以應對每個月的常態查詢,確保上報數據不打折扣。受到查詢時能第一時間反應,確保不“鎖死”數據。加強與統計、稅務等部門的溝通配合,搞好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工業稅收等指標數據的采集報送工作,力爭指標數據繼續領先。

      2、加強“送解憂”企業培育工作。一是穩,對中聯重科、嘉順利電子等重點企業目前存在的困難,要全力解決,確保其產能不外流,產值不下降。二是擴,金莫特電子、海荃游艇、曼妮科技等有強烈擴產能需求的企業加快解決其在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方面存在的問題幫助其盡快提升產能。三是督建國建材、眾興建材、共創環保、顯峰食品等企業督促其加快投產達效,盡快釋放產能。

      3、著力產業轉型升級。圍繞“6+N”支柱產業鏈,將數字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全面提升算力支撐。加強數字經濟歸口統計,打造數字應用示范場景,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新注冊信息技術服務規模以上企業,積極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