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簡要介紹2023年度重點工作;
1、強調度、穩運行,全面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研判分析和運行調度,助力工業經濟指標穩定增長。
2、強產業、促發展,緊盯工作目標,大力推進六大支柱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動六大支柱產業鏈2024年同比增長10%以上。
3、強創新、增動能,堅持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扎實推進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專家服務團資源優勢,為企業開展科技攻關,解決企業技術難題。
4、強幫扶、抓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三送三解三優”行動,助力企業紓難解困。
5、強培育、筑平臺,不斷培育中小企業,力爭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爭創省級各類品牌數量達10個以上。
6、強基礎、重支撐,有序推進新型電網系統建設“三線一站”項目。
(二)部門整體支出規模、使用方向、主要內容和涉及范圍。
我局基本支出主要用于維持機關基本運轉,履行其部門主要職責而發生的各項支出,經費的開支主要包括人員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離退休費、撫恤費、住房公積金、辦公費、印刷費、差旅費、水電費、其他交通費、辦公設備購置費、維修(護)費、公務接待等日常公用經費等支出。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一)基本支出情況
我局2023年年初安排預算收入1245.61萬元,因全市縮減開支,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160.21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0萬元。其他收入0萬元,年初預算支出1160.2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699.94萬元,項目支出460.27萬元。基本支出中人員支出651.9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48萬元。收支基本平衡。
2023年終決算撥款收入為11658.78萬元,其中一般公共財政撥款2439.23萬元,政府性基金撥款118萬元,國有資本經營撥款8萬元,其他收入撥款9093.55萬元。
2023年終決算支出為11658.7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901.11萬元,項目支出10757.67萬元,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 781.88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19.23萬元。
2023年我局“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支出12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12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0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實際“三公”經費支出11.84萬元,其中:公務接待經費 11.84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 0萬元,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以上三項指標均未超出預算安排。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3年我局年初預算項目資金533.67萬元,因全市縮減開支,實際到位資金460.27萬元。主要用于稅收增量評價費、制造強省項目績效管理、推進新型工業化考核費、科技三項費、企業改制及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破零倍增等。年初預算安排僅限于沅江市級預算資金。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2023年我局政府性基金資金118萬元,主要用于城市創建工作基礎設施建設。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情況
2023年我局國有資本經營資金8萬元,主要用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及補助等支出。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我單位無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
六、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筑牢企業發展根基。堅持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目前已草擬我市研發投入獎勵辦法,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通過對全市規上企業進行“一對一”指導幫扶,指導全縣154家企業進行年度研發費用歸集,目前填報金額為11.7億元,預計研發費用占GDP比重2.0%;在技術攻關、平臺搭建、項目申報方面持續發力,成功登記成果5項,認定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眾創空間2個,獲批省重點研發項目1項。
2、加強經濟運行調度,主導產業質量齊升。2023年,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為6.1%,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357.19億元,同比上升4.5%;完成產業固定資產投資124.02億元,增速14.1%;完成工業投資92.96億元,增速45.7%;完成工業技改投資62.42億元,增幅54.7%;工業投資項目入庫45個,總投資95.99億元,其中技改投資項目入庫26個,總投資49.75億元。(以上皆為平臺上報數)
3、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品牌建設提質增效。建立企業梯度培育和“小升規”企業培育機制,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爭取各級各類專項資金1878.96萬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個,工業設計中心1個,新材料企業3個,消費品工業“三品”標桿企業1個,工業新產品2個,單項冠軍產品1個;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工廠1家,省級綠色工廠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工廠1家。
4、數字經濟持續賦能,扶促企業智能發展。實現“上云”企業298家,“上平臺”企業35家;成功申報省移動互聯網項目1個;精一環保成功通過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證;7家企業成功認定省級制造業“三化”重點項目;2家企業通過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新、改建5G基站118個(5G基站累計702個),平均每萬人有基站數12.1個,農村新增千兆光纖端口2250余個,全市行政村已基本實現光纖網絡全覆蓋。
5、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惠企政策引導力。持續開展“三送三解三優”活動,發揮經濟“壓艙石”作用,對全市所有規模企業進行大走訪,實現“規模企業幫扶、市級領導參與、鎮場街道及市直單位”“三個全覆蓋”,共收集81個問題,解決問題79個,完成率97.5%。開展銀企對接服務30場次,累計已發放貸款額度1.6億元,切實幫助企業緩解了燃眉之急。組織30多家企業參加“春風行動”招聘會,實際入職近500人。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我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的分析、評價,反映出目前在預算支出及績效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預算和預算績效管理方面。
存在問題: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制度化建設欠缺,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在財務管理制度中只有原則性規定,細化、量化程度不足,執行效果不佳。項目庫管理有待加強,尤其是跨年項目資金安排不夠科學準確,容易造成資金沉淀,影響預算執行進度,項目入庫的事前評估不夠,部分項目未能如期開展。
主要原因:存在預算績效管理重評價輕應用,預算安排重業務輕效果、重經驗輕制度化管理的意識,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提升預算管理水平的能力本領不足。
(二)資金分配、使用方面。
存在問題:資金分配方式有待改進,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對預算資金使用跟蹤監控力度不足。
主要原因:預算資金分配評價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全面、量化,統籌業務、使用情況、資金存量的力度不夠,資金使用績效監控意識薄弱。
八、下一步改進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預算及預算績效管理理論、政策的宣傳、學習、培訓,進一步提高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提升相關業務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增強預算編制、執行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嚴肅性,做好預算績效管理經驗的總結、提升,不斷提高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二)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機關現有財務管理制度,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實現全過程、全覆蓋,用制度管好預算資金的安排、分配和使用,加強項目庫管理,尤其是跨年項目的資金安排,抓好各項制度的執行落實,加強預算執行的監督、監控和調劑調整,及時化解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風險。
九、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一)擬應用情況。根據《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湖南省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績〔2020〕7號)、《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方案》(沅政辦資發〔2022〕2號)等文件規定,我單位擬將本次績效自評結果作為下一年度機關預算支出安排的重要依據,對執行績效低,效果差的項目資金進行削減或取消,將削減或取消部分統籌安排到重點、核心工作上來,確保預算執行績效質量更高、效果更好。
(二)擬公開情況。根據通知要求,被評價年度按績效自評規定在沅江市政府門戶網站公開自評材料,用以反映單位公開的自評材料的真實、及時、透明情況。
十、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