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工作情況總結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2-1515591 發布機構:沅江市人社局 發文日期:2022-01-21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沅江市人社局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突出抓好穩就業工作,保障社會民生,各項工作有力穩步推進。現將全年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況

      1)就業創業方面。積極落實各項穩就業政策,全市就業工作穩定向好發展,新增城鎮就業55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96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991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2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一是開展系列招聘活動引導就業。分別在沅江市南洞庭實驗學校、郭家湖濕地公園、南嘴鎮、草尾鎮、南大鎮、漉湖漁業管區、黃茅洲鎮舉辦了“春風行動”、“重點企業用工服務活動”等系列現場招聘活動7場。累計組織150余家企業參加了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5000余個,達成就業意向3100余人。二是加強多種形式培訓促進就業。對我市禁捕退捕漁民、紙廠下崗職工、未就業婦女、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技能,促進其順利轉產就業,陸續開展育嬰員、養老護理、栽培養殖等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班,全年完成技能培訓12453人次,其中創業培訓2265人次。三是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建設穩定就業。制定《沅江市充分就業社區(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各社區(村)明確專人經辦,保障電腦等硬件設施配備,組織19個充分就業社區(村)的就業專干進行集中培訓3次,工作專班定期進行走訪調研和業務指導,保障充分就業社區建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四是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創業。鼓勵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對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3筆,共計發放金額5219萬元。五是協助新馬制衣籌建微型工廠保障就業。密切與鄉鎮協調溝通,獲取鄉鎮支持配合,成功選址陽羅洲鎮和草尾鎮籌建微型工廠,通過大力宣傳成功發動附近村民86人,并組織人員進入新馬制衣進行為期1個月的操作培訓,全力為工廠用工保駕護航。六是組織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沅江市代表隊在益陽市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榮獲團體第一名,參賽選手中2人獲得單項一等獎和“益陽市五一勞動獎章”, 2人獲得二等獎,2人獲得三等獎。

      2)社會保障方面。一是落實社保待遇發放。按時、足額、準確發放各項社保待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14170.76萬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140682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發放退休待遇52642.94萬元,社會化發放率100%;職業年金待遇發放總額1987.47萬元;失業保險金享受待遇人數944人,發放待遇938.93萬元,失業補助金領取人數1156人,發放待遇124.53萬元;工傷保險支付工傷職工醫療費用、一次性傷殘費用、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傷殘津貼、工亡補助金及喪葬補助金等各項待遇1784萬元。二是推進社保參保擴面。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了各類社保險種參保宣傳,積極引導各類從業人員和城鄉居民積極參保繳費,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為376320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7545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61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1702人,新開工44家項目全部參保;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8700人。三是高效辦理退休和調待。全年辦理2021年企保各類人員退休2452人,辦理公務員退休80人,辦理事業編制人員退休360人。為2020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增加基本養老金,49882名企業退休人員人平月增資116.2元,8990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人平月增資約163.9元。四是規范工傷認定工作。實行工傷事故微信報備制度,及時認真細致做好工傷調查,全年共受理工傷案件330件,已結案310件,余 20件正在辦理,工傷基金滾存結余2151萬元。五是保障基金安全運行。開展全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風險防控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風險隱患,完善了內控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共計發現問題31條全部整改到位,省市下發疑點數據46748全部逐條核實,完成整改14241

      3)人事人才方面。一是開展職稱認定工作。初審高級職稱申報材料850份,中級職稱申報材料483份;確認2020年度初級職稱資格344人,轉發2020年度上級部門高、中級職稱資格確認文件,高級職稱確認人數561人,中級職稱確認人數147人;推進鄉村教師職稱改革制度,上報評審確認2020年度基層中小學系列一級教師職稱資格82人,上報評審確認2021年度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一級教師職稱資格52人,中小學教師系列一級教師職稱資格115人。二是加強招聘和人才引進。嚴格按照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做好事業單位招聘工作,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事業單位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工作人員306人;為促進我市教育、衛生事業優質均衡持續健康發展,赴湖南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現場招聘成功引進教師29人和醫衛人員8人,面向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臨聘人員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人;招募 “三支一扶”人員3人。三是提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福利待遇。審核辦理63個事業單位人員正常晉升工資10637人,提高鄉鎮工作人員補充性鄉鎮補貼標準100元/月,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年終一次性績效獎勵500元/年。 

      4)勞動關系方面。一是加強勞動用工管理。開展關于勞動關系及工資支付政策宣傳3次,指導15家重點企業靈活處理勞動用工和工資待遇問題,做好勞動關系政策咨詢和解釋,主動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及時化解風險。推進企業勞動用工注冊及備案工作,建立微信群開展線上業務培訓,優化備案流程,累計備案用人單位達853家,新增用工備案26670件。二是規范治欠保支機制。及時處置欠薪案件,共移送公安部門立案處置欠薪投訴5件,協調處理欠薪投訴130件,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98%以上,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98%以上,為勞動者追回欠薪1500余萬元。繼續加強欠薪源頭整治,落實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3次,完成對全市在建工程項目和重點企業全面檢查。農民工權益服務保障動態監測覆蓋率100%。全市77個項目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590萬元,保險保函1595萬元,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專戶保證金累計余額2068萬元。三是加強人事爭議調解。建立多層次的調解網絡,不斷提高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全市共建立14個“互聯網+調解”服務平臺。辦案、開庭的過程中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案,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89件,已按期處理結案80件,結案率為90%,調解成功率88%,終結率95%。

      二、存在的問題

      1、“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問題。企業招工與勞動力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勞動者素質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矛盾,大齡低技能勞動者就業困難。北部鄉鎮未外出就業勞動者希望就近就業,而進入沅江城區就業距離較遠,上下班往返交通不便。

      2、各大群體維穩壓力較大。貫徹落實國家實施生態保護政策,我市紙業企業關停、葦場停止砍伐、漁民退捕上岸,紙業企業的下崗職工、葦場樵民、禁捕漁民三大群體對就業和社會保障的訴求形成巨大維穩壓力。

      3、社保基金監管難度大。社保基金“跑冒漏滴”仍是心腹大患,雖通過整改自查加強了基金稽查稽核,但經辦機構人手不足,監管過程環節多、鏈條長,風險點多,目前沒有建立有效便捷的共享數據平臺將民政、公安、衛健等有關部門數據實時共享,實際工作中信息共享效率較低,養老保險金死亡冒領、重復領取待遇監管難度很大。

      三、2022年工作計劃

      1、就業創業工作。持續推進各項穩就業政策,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全市就業局勢總體趨于穩定。強化培訓服務,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技能。繼續完善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協助做好新馬制衣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鄉鎮微型工廠籌建。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2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2、社會保障工作。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持續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宣傳,積極引導各類從業人員和城鄉居民積極參保繳費。落實對被征地農民、退捕漁民等重點群體政策扶助。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多方位多渠道做好離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工作。加強社保基金監管,推進基金管理風險防控整治行動,加強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管理,做好社會保險欺詐案查處、執法和案件管理工作。

      3、人事人才工作。將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企業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作為引才重點,招聘崗位適當向高校應屆畢業生傾斜,做好事業單位人事考試招聘、考選工作。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培養農村急需專業技術人員。持續落實好鄉鎮工作補貼、農村基層教衛人才津貼等政策,做好工資調整、晉級晉檔工作。

      4、勞動執法工作。綜合運用協商、調解、仲裁、監察等各種手段,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完善勞動用工備案工作機制,加強勞動管理,規范勞動用工。深入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的全面排查,確保企業不出現大面積拖欠工資情況,不發生進京到省信訪、不發生因農民工工資問題出現群體性、極端性問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