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021年工作情況匯報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1-1453894 發布機構:沅江市住建局 發文日期:2021-08-25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近年來,住建局黨組班子牢固樹立政治信仰,創新工作思路,努力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明顯提升,人民群眾有了實打實的獲得感。根據政府辦工作要求,現將我局2017以來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7年至2020年工作成績

      始終堅持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目標,千方百計謀發展,在做好全局整體工作的同時,取得了如下幾項成績:

      1.全面完成建筑業代征稅任務。“十三五”期間,我局累計完成建筑安裝稅收協稅1.89億元。其中2017年完成4200萬,2018年完成4200萬,2019年完成4500萬,2020年完成6000萬。

      2.簽定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2020122日,經過一個多月的前期準備,我市與中鐵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按照“政企互動,市場運作”的原則,簽定了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戰略協議的簽定,將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綜合資源優勢,全面創新了政企合作新模式,將進一步推動我市的城市建設工作。

      3.鋪開了我市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建設工作。一是2020930日已完成采購投資人主體招標工作。第一中標候選人為:長江環保集團(牽頭人),聯合體成員單位為:中南勘測設計院、中鐵五局、中建五局、長沙三峽北控水務公司;二是2020114日完成與社會投資人的第一輪合同談判工作和總體設計方案的專家評審工作;三是城市建設區排口整治已全面進場動工,現狀管網清淤修復正在持續推進。

      4.推進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工作。近年來,我市鄉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兄弟部門的配合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編制了《沅江市鄉局排水與污水處理專項規劃20192030年》和《沅江市水環境綜合規劃》。全市10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共建污水處理站18座,一體化提升泵站26處,日處理規模1.05萬噸,配套管網長度181公里,其中主、次收集干管83公里,入戶管網98公里,管網已延伸至附近村、組。20191130日全部投產運行,已完成投資3億元。因成績突出,2020610日,全省推進鄉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現場會議在我市召開,并于127日榮獲全國農村污水治理示范縣榮譽。

      5.加快了問題樓盤辦證難處理工作。我市中心城區房地產辦證信訪突出問題樓盤共21個,目前已化解十七個樓盤,通過行政追繳已收回問題樓盤稅費806.6154萬元。

      6.積極推進了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我市老舊小區改造于20196月正式啟動,經初步摸排統計,符合改造條件的老舊小區統計上報24個,涉及戶數9890戶,樓棟數586棟,建筑面積約為80.17萬平米,改造總投資估算約3.5億元。截至目前,我市老舊小區2019年、2020年的年度改造任務已經全部完工并已初步驗收。

      7.全面鋪開了重點項目建設。“十三五”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各年度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精神,主要完成了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及管網建設等14個工程,累計完成投資約69600萬元,具體項目概述如下:

      一是完成了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及管網建設工程(投資約5000萬)、石磯湖電排渠疏通整治工程(投資約1700萬元)、康復路(一期)及百合路南延道路建設工程(投資約1500萬元)、“一江三路”沅江段風貌帶景觀工程(投資7300萬元)、城區道路“白改黑”工程(投資5500萬元)。

      二是完成了蓼葉湖公園、沅江大道等五處景觀亮化工程(投資約2000萬)、石磯湖路改擴建工程(投資2000萬元)。

      三是完成了下瓊湖(景星寺片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投資6000萬元)、自來水三廠建設工程(投資約11000萬元)、獅山橋建設工程(投資約2800萬元)。

      四是完成了石磯湖及渠道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投資約8500萬元)、長春垸西岸線生態修復工程(投資1300萬元)、完成了城區8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投資5000萬元)、完成了5處小型體育公園建設工程(投資2000萬元)、完成15個小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投資約3000萬元),已啟動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第一期工程(投資約5000萬元)。

      二、2021年工作進展情況

      (一)經濟任務目標完成方面:1-7月,已完成報建費收入1173.6萬元(其中住建線非稅收入1059.2萬元、局服務性收費114.4萬元),完成建筑安裝稅收協稅任務4370萬元,已完成房地產稅收協稅任務7935萬元,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20份,施工許可面積24.4萬平方米,工程造價為7.9億元。

      (二)房地產市場發展方面:

      1. 20211-7月完成房地產投資9.61億元,與2020年同期上升3.21%20211-7月房地產銷售面積36.72萬平方米,同期上升1.41%。完成房地產入庫1.4億元,完成房地產稅收7588萬元。建商品房庫存方面,截至20217,商品房庫存面積 42.5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庫存20.92萬平方米, 商業庫存21.64萬平方米;新發商品房預售方面,截至20217月,新發商品房預售面積 10.24萬平方米,其中發放住房面積9.68萬平米,發放商業面積0.56萬平米;網簽成交及價格方面,根據網簽系統顯示20211-7月商品房網簽銷售面積16.23萬平方米,網簽銷售金額7.88 億元。其中住房銷售14.64 萬平方米,成交1156 套,網簽金額6.72億元,住房平均價格4600 元每平方米左右,非住宅(商業)銷售1.59萬平方米,362 間(宗),網簽銷售金額1.16億元,均價7300元每平米左右。

      (三)重點項目建設方面

      1.民俗文化街項目進度完成情況:因項目用地需調整城規和土規,已與國土部門確定初步土地調規方案,暫未確定調減位置。

      2.益陽市北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度完成情況:已進入打樁階段,綜合樓基坑已開挖并完成墊層澆筑,附屬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3.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進度完成情況:一是完成土地調規部分方案,已明確部分調減區域,部分調減區域待確定;二是高揚程電排已于610日試機運行;三是持續推進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正結合易澇點整治、老舊小區改造、美麗庭院建設全面推進;四是楊泗橋運河已征拆部分主體土方施工已基本完成;五是上瓊湖北岸(東方名居外側、湖景一號外側)已完成掃障,已進場動工。

      4.小城鎮建設市政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進度完成情況:持續推進鎮村建設年度工作,完成投資約8000萬元,已完工項目15個,在建項目52個。

      5.鄉鎮污水處理建設及運營項目進度完成情況:一是赤山監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中,已完成組合池和綜合水池澆筑回填,正在建設設備用房,管網已完成鋪設1900米,已恢復路面1700米。二是南大菜場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中,2處泵站已完成基坑開挖基礎澆筑,設備已采購制作完成待安裝,壓力管道已鋪設完成,截污管道已完成鋪設200米,入戶管道已完成安裝200米。

      6.大通湖流域三鎮(陽羅、草尾、黃茅洲)老集鎮居住區污水處理項目進度完成情況:暫緩。

      7.鄉鎮村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工程進度完成情況:根據街道及鎮村意見取消赤塘村和和平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啟動荷花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已完成選址,前期用地報批和初步設計方案,待規劃例會批準。該項目由胭脂湖街道完成前期工作后交由瓊湖投負責實施。

      8.城區道路提標升級改造項目進度完成情況: 待確定項目建設模式和資金來源后啟動項目前期工作。

      9.單建式平戰結合人防項目進度完成情況:正在開展項目前期論證工作。

      10.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度完成情況:截至目前,我市老舊小區2019年、2020年的年度改造任務已經全部完工并已初步驗收。2021年我市老舊小區改造任務為3+2(年初計劃為3個,后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增加沅江一中南校和韓家汊部門單位改造任務),其中新和社區部門單位老舊小區已列入湖南省民生實事考核小區。其中書院社區改制企業和檢察院片區部門單位的老舊小區改造已完成招投標工作,現已進場動工,其余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在啟動招投標前期工作,力爭今年9月完成招投標并進場動工。根據省廳《2021年度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措施實施辦法》文件精神和我局工作實際,我局將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迅猛發力,力爭獲獎。

      (四)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

      一是結合我市實際,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沅江市新型城鎮化“十四五”規劃》的草擬工作。二是加大了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今年上半年小城鎮建設投入資金達8000萬余元,主要用于各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扎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質量大排查大整改共計排查五類人員19059戶,已于6月底完成入戶核查鑒定工作;我市184戶退伍軍人重點優撫對象低收入人群已納入今年下半年改造計劃;2020年結轉的 4類重點對象及邊緣戶 226 已全部完成改造,并在今年5月底完成了資金撥付。四是全面加強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經摸底我市農村宅基地權籍總戶數為149348戶,完成了109257戶的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和系統錄入工作。五是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目前,我市城鎮化率已達 49.3%,正在開展2個以上省級衛生鎮、5個以上益陽市級衛生鎮的創建工作。

      (五)在人防建設方面

      一是今年上半年人防共辦結報建項目25個,共收繳易地建設費159.4元,已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的57%;二是報建防空地下室面積為6704.06平方米,今年年底前將開工建設,能超額完成5000平方米人防結建工程(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程)的年度工作任務。三是依據人防訓練大綱和省市關于人防通信訓練的有關要求,上半年認真完成了日常通信聯絡訓練(每周一、三、四進行的短波、超短波、4G指揮平臺、視頻會議系統、短波數據傳輸等),保證了訓練聯通率和參與度均達到100%。參加了益陽市人防辦機動指揮系統赴婁底跨區演練任務,完成了短波電臺與超短波的互聯互通,機動指揮所的開設任務,以及參訓人員的軍事訓練。

      三、后段工作計劃

      結合中國共產黨沅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富饒、美麗、幸福、創新、智慧’現代化新沅江的目標,下階段我局將進一步在房地產業、建筑業、小城鎮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4個板塊持續發力、奮勇前行,為把我市建設成為魅力濱湖城市貢獻住建力量。

      (一)快速推進小城鎮建設

      1.進一步完善規劃。小城鎮建設中要做到規劃先行,規劃設計要把突出前瞻性和兼具實用性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結合各鎮現有資源打造一批工業強鎮、商貿重鎮、特色小鎮。

      2.進一步強化功能定位。結合我市各鎮的優勢與特征,進一步強化鄉鎮的功能定位,提出如下建議:

      1)工業強鎮:草尾鎮——依托自身發展的良好態勢、便捷的交通優勢、良好的區位條件,強化與南縣茅草街鎮、南嘴鎮的合作,組建“南茅草城鎮群”,協調空間發展和重大設施布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食品加工產業,形成帶動市域西北片區發展的增長極。黃茅洲鎮——依托便捷的交通優勢、良好的區位條件,重點發展以造紙、紡織、水產加工為主導產業,打造沅江紡織服裝產業基地,形成帶動市域中部片區發展的增長極,發展為市域南北發展次軸上的重要節點城鎮。帶動四季紅鎮、陽羅洲鎮、共華鎮及南洞庭湖蘆葦場發展。南大膳鎮——重點發展商業貿易、油脂加工、水產加工、冷凍加工、飼料生產、建材加工、特種養殖特色產業,帶動茶盤洲鎮、泗湖山鎮及漉湖的發展。

      2)商貿重鎮:一是工業商貿重鎮——四季紅鎮、泗湖山鎮,依托自身產業基礎,適當發展工業和商貿業,提高產業準入門檻,推進產業升級換代;提高城鎮建設標準;進一步完善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二是農業商貿重鎮——陽羅洲鎮、共華鎮、茶盤洲鎮、南洞庭及漉湖。鼓勵發展生態和觀光農業,限制建設大規模工業區,改善鄉鎮環境,完善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

      3)文旅重鎮:新灣鎮、南咀鎮。依托洞庭湖生態資源財富,以赤山島國際第一大內陸島為引爆點,融合洞庭湖文化、赤山島文化及特色民間文藝、赤山島舊石器遺址文化、范蠡西施隱居名人典故、赤山島湖島景觀等,打造文旅重鎮,將赤山島打造成生態湖島、文化旅游島。

      4)特色小鎮:充分發揮我市船舶園的特色,打造特色小鎮。

      3.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小城鎮規模的擴大、人口的聚集,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都會產生巨大的壓力,進一步堅持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建管并重的原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重點加強給水工程、電力配套、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建設,同時要強化鄉村管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建設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居住舒適、環境優美的美麗村莊。

      (二)積極培育房地產業

      1.工作思路

      按照“三個一”(瞄準一個目標、堅持一條方針、深化一項改革)的工作思路,全力做好房地產管理工作。即:

      瞄準一個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美好生活向往,離不開美好居住。堅持一條方針:堅持房子市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深化一項改革: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是去杠桿、去庫存;另一方面是做好住房擴大優質資源提供這篇文章,開發推出更多高品質樓盤。與此同時,在物業方面,進一步提供“規范化、精細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優質服務。

      (二)工作措施

      1.加強預售價格管理。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據開發建設成本、合理利潤等因素申報商品住宅銷售最高價、均價、最低價。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申報價格進行備案,備案后原則上3個月內不予調整。新建商品房銷售做到“明碼標價、一房一價”。延緩交納稅金,根據相關規定,受疫情嚴重影響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可由企業依法申請延期繳納稅款,報省稅務局審批確定后,可以延期(最長3個月)繳納,并免收滯納金。

      2.優化預售許可辦理流程。優化預售許可等行政審批程序,精簡辦理資料。信用等級為A級或相應信用等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根據所建商品房項目預售許可要求的工程形象進度,按照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到25%以上、形象進度達到正負零、完成棟間地下室的標準進行把握。

      3.建立房價聯合管控機制。穩定房地產市場發展,實施“核成本、限漲幅、嚴管控”為核心的價格干預措施,在商品房預售環節對項目申報價格進行適當干預,引導企業合理定價。

      4.全面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強化市場預測分析。建立房地產數據研究機制,加強市場運行監測,研判市場走勢,及時發布以預售供給、成交均價和成交數量等為主要內容房地產市場行情;二是嚴防外來資本惡性炒房。通過網簽系統對交易環節進行密切關注,對炒房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三是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對購房人交付的購房款全部納入預售資金監管賬戶進行監管,嚴防預售資金體外運轉、游離于監管之外等行為,嚴厲打擊逃避監管行為。四是嚴格資金撥付審批,嚴禁超進度撥付。

      5.強化市場秩序整治。嚴厲打擊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持續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整治,以高壓態勢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住建、規劃、市場監督管理局、城管執法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開展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對各開發項目進行高密度地毯式巡查,對違規行為“零容忍、嚴打擊”,重點查處整治未批預售、虛假宣傳、認籌認購、哄抬房價、捂盤惜售、惡意炒房、預售資金體外運行等違規行為,重點檢查“明碼標價、一房一價”等落實情況,嚴厲整治違規行為,做到發現一起、通報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凈化市場秩序。

      (三)全面壯大建筑行業

      1.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一是要加強監管制度的建設及完善,為建筑行業的有序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制度保障。二是不僅要注重來沅企業在我市安家落戶,還要呵護本地建筑業企業,將有發展前景的建筑業企業培育成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三是支持和鼓勵數量眾多的中小型建筑企業向專業化、技術型等方面轉型。

      2.引導全市建筑業企業優化調整企業結構,積極推進建筑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對于新技術、新工藝及新設備等加以推廣應用,不斷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建設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建筑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以信息化為手段,拓寬信息渠道,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及時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撐,防范經營風險,全面提升建筑企業的發展質量。

      3.引導建筑企業注重人力資源建設,讓他們認識到人力資源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交流、考察、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自身建筑人才的專門培養,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

      4.加強對應入未入建筑企業的督促,督促企業及時入庫。另外,加強對來沅建筑企業的管理,引導企業在我市安家落戶,避免稅費的流失。

      (四)傾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1.建設思路:一是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作用,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形態,打造綠色高效城鎮空間,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新格局。二是按照“東提西擴南進北拓”的城市建設布局,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網絡,閉合大環線,打通小環線;三是緊抓舊改、片改、老舊小區改造,優化老城區居住環境;四是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水環境治理一期工程建設盡快解決中心城區水污染防治環保問題,積極謀劃水環境二期工程,全面打造水景觀、沿湖景觀,提升周邊地塊價值;五是加強城鎮污水及垃圾治理,通過益陽北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大通湖流域老集鎮污水處理、城區及鄉鎮污水一體化運營等環保項目建設,減緩環保政策壓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六是按創國衛要求,積極開展城市空隙地的綜合改造整治工作。分批次推進城市片區提質改造、城市公共停車場、垃圾中轉站、公廁建設與升級、城區農貿市場升級等項目建設。

      2.推進計劃

      一是城區水污染防治版塊。2021——2023年全面完成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建設,內湖水質基本達到三類,解決中心城區污水收集空白區問題,按城市生活污水提質增效工作要求,完成環保任務指標,真正實現“五湖連通”,水生態、水景觀初具雛形。積極謀劃二期工程,力爭2023年完成項目決策及采購工作。二期項目建議由“水下”轉“岸上”,由“中心城區”轉向“城郊一體”,商業模式可采用EOD(低影響開發)模式,進行整體打包策劃。

      二是舊改、片改及老舊小區改造版塊。搶抓“三改”政策紅利期,點片結合,以棚改為抓手,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最終達到片區更新改造的目標。2020——2024年加快完成“十四五”規劃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022年起積極謀劃“十四五”第二批規劃,規劃范圍可包括城區漏報小區、2005年前建成小區、鄉鎮老小舊區。加快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土地性指導文件,規范引導居民有序開展電梯加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瓊湖糧庫作為片區棚改先行區,著力推進環下瓊湖三大區域(景星寺、楊泗橋、總工會)及新源南路片區(老殯儀館及周邊棚戶區)的棚改項目的落地實施。

      三是城市交通網絡構建版塊。2020年加快完成中心城區交通環線規劃方案(含城市橋梁專項、重要交通節點的配套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塑城市環線骨架,構建濱水城市內部交通網絡。2022——2025年,通過南洞庭大道、北堤路、東堤路、浩江湖路(待定)等大環線項目建設形成環線主骨架,通過團山寺路、桔城大道北延、機場路及高樂路、通湖路、濱湖路等內部交通路段的連通完善城區交通內網,結合水環境項目的沿湖游步道、城市道路和已建公園的提質改造等初步形成城市慢行系統。

      四是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及改造版塊。按創國衛的工作要求,加快推進城市空隙地綜合改造或整治、公共停車場、垃圾中轉站及公廁的建設及改造、農貿市場的提質改造、交通設施更新改造等項目建設。2022——2025年結合城市雨污分流改造以片區為單位完成至少一個片區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工作,改造內容包括道路提質、行人慢行系統、道路綠化系統、道路交通配套設施、道路亮化升級、沿湖綠化景觀系統等。

      五是環境保護治理及統籌運營版塊。環保工作是當前政策紅線保障工作,水污染防治及垃圾治理是建設口的環保主要任務。城區水污染防治以水環境一期項目為保障點,2023年前完成中心城區的水污染問題。同時,擬回購二污廠及實竹水廠作為二期工程的存量資產,通過水環境二期工程建設,解決市郊及城鄉結合部的水污染防治問題。鄉鎮污水治理方面,今年全面完成大通流域老集鎮、兩個蘆場、蓮子塘老集鎮、赤山監獄等集中居住區的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建設,同時積極推進鄉鎮污水治理設施的廠網一體化運營招商工作。2022年起啟動各主鎮區污水收集空白區的截污管網建設,開展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同時啟動鄉鎮污水廠網一體化運營,保持鄉鎮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成果,加快推進益陽市北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及城區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2022年啟動鄉鎮垃圾中轉站的升級改造,防止非正規垃圾點的再生,完善鄉鎮垃圾收集及清運設施。

       

                                                   沅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1824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