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管執法局立足全市經濟發展大局,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抓提質,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為重要抓手,扎實開展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努力打造“洞庭湖區核心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力沖刺攻堅,城區品質長足提升。
(一)全力以赴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全局發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全力以赴開展“九大整治行動”,城市品質有效提升,助推我市“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4月23日益陽對沅江進行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一季度模擬測評中,我市在益陽區縣市中排名第一;5月30日益陽對沅江創建“全國衛生城市”預檢中也獲得了優秀成績;12月7日“國家文明城市”創建實地測評中我市在本組安鄉、南縣、大通湖、桃江、安化各區縣測評排第一名。
(二)全力整治市容秩序。加大對馬路市場、修車點、洗車場所、流動攤點、夜市漫酒、共享單車違停、臨街店外經營行為的巡查管控力度,全能共累計勸導流動攤販3萬余起、規范馬路市場3處、規范修車和洗車場所20處。取締違章占道漫酒攤點78處,引導100余處漫酒攤點進規范區經營,通過整治,市容秩序規范有序。
(三)進一步加強城區衛生保潔力度。進一步加大道路精細化管理力度,清理衛生死角,做到全覆蓋、無盲區。至11月底共收集、轉運生活垃圾55000余噸,對21個社區的三無小區鋪設垃圾桶581個,主要路段及背街小巷路段的垃圾桶進行更換631個,垃圾桶蓋279個;維修、噴漆公共區域垃圾箱49個。城區街道護欄一周二次全面精洗,城區投放分類垃圾桶2000余個。由于城區保潔水平不斷提高,市環衛中心獲評湖南省2023年城鄉建設協會“環衛先進集體”稱號。
(四)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完成中心城區13條主次干道的停車位標線5238個;完成中心城區28條主次干道市政設施維修維護,完成維修面積6700平方米,維修人行道板5000多處,管道疏通清淤 5000米、下水道改造190米;對中心城區13條主次干道進行物理隔離;完成小葉湖、獅山路、運河橋及太陽橋花箱造型隔離。
(五)路燈安裝管護到位。今年以來共及時處置夜晚處理突發事故65次,維修路燈412盞次,排除安全隱患47處,維修電纜故障58處,控制箱維護56次,變壓器維護49次。變壓器維護9次,清除年皮癬1240多處,拆除路燈燈桿上的中國結237處,城區背街小巷安裝路燈206盞,城區路燈亮化率達100%。
(六)加大城區戶外廣告管控力度。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建立責任清單,全面清理影響市容、存在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對中心城區主次干道的戶外廣告進行全面的摸底排查,拆除影響市容的大型戶外招牌設施267處。
(七)狠抓車輛違停執法、確保規范。配足執法力量,分三組全天對市區主次干道違停車輛進行查抄處理,安排精干力量在停車高峰時段值守美世界、好潤佳、獅山路、芙蓉學校、南洞庭學校、百惠超市、瓊湖中學等地進行疏導和查抄違停,引導貨車到指定貨車停車場停放,規范渣土車運輸,對造成污染、損壞城市道路的行為進行查處,今年來共查抄違停車輛39000臺次,確保了城區交通秩序規范可控。
(八)加強湘北市場管理。加強市場清掃保潔力度,提高市場衛生標準。全年增聘保潔人員400人次在市場定點值守,做到隨扔隨掃,隨臟隨清.全年累計修復市場受損路面600平方米,維修井蓋60座,清理下水道500米。購置環衛垃圾拖車30輛,垃圾桶400個。市場劃標識黃線約3100m、勸導店主規范經營10000 余次、疏導流動攤販9000余次。
(九)垃圾填埋場環保問題整改取得實效。進一步規范填埋場運營管理,確保生活垃圾填埋場安全穩定運行,防止發生填埋場滲濾液滲漏、直排問題。截止10月31日,處理滲濾液共計90354噸。今年先后組織完成了“益陽市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銷號”、“2022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問題整改”、“全省住建系統貫徹落實鞏固深化“洞庭清波”專項監督工作”三項重點工作。目前垃圾處理中心環保整改工作均已落實到位。2022年度全省城鎮垃圾填埋場建設和運營等級評價結果為AA。鑒于積極整改問題,如期銷號,省環保廳對城管執法局獎勵補助200萬元。
(十)嚴守安全生產紅線。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面對城管領域各項隱患進行排查,特別加大了燃氣安全監管力度,一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根據年初制定的燃氣行業安全生產的監管工作計劃,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燃氣安全主體責任。二是落實場站設施自查。督促瓶裝燃氣經營企業做好場站設施設備的自查工作,加強氣瓶信息化工作。今年共完成氣瓶置換3萬個。三是落實入戶安檢工作。今年累計對1086家餐飲企業進行入戶安全檢查。累計更換橡膠軟管20473條,新國標液化氣減壓閥12265個;此外,管道燃氣公司完成施工開挖監護37次,開展城區居民入戶安檢18000余戶,工業共建用戶80余戶,對19個小區、3處占壓管道進行安全隱患整改。四是堅持舉一反三。吸取“5.31”“6.21”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共計出動人員220余人次,檢查餐飲酒店等商家1086余家,發現問題800余個,發放整改通知書100余份;檢查瓶裝燃氣儲配站10家,對1個超量存儲門店進行查處,收繳報廢鋼瓶、超期鋼瓶26個。通過以上措施,我市燃氣和城管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監管到位,
二、全面推進“真抓實干”各項工作。
(一)拆違控違工作。今年以來共拆除拆除新發違建10處,面積414㎡;拆除存量違建202處,面積15284.9㎡;完成處罰問題樓盤1處,面積2694.6㎡;補辦手續3處,面積75257.2㎡。此項工作目前益陽地區排名第一,有望獲得年度真抓實干獎。
(二)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完成了蓼葉湖公園、小葉湖公園綠化移植工程、桔城大道綠帶防護工程、桔園路綠帶防護工程、蓼葉湖和小葉湖公園綠化栽植工程、下瓊湖和工會湖公園綠化栽植工程、桔園路綠帶地被植物補植工程、蓼葉湖廣場道板維修工程、公園綠地設施維護工程、完成城區13條主干道和14條次干道樹穴圍維修工程。移植喬灌木約1340株,栽植片植苗木約5580㎡,鋪草皮約38233㎡,播花籽約2000㎡,栽植麥冬草約750㎡,美人蕉等袋袋苗等約1120㎡;補植行道樹約1014株;綠地綠帶安裝防護欄桿1670米,下瓊湖安裝立體花箱40個。公園城市避難場所、城區公園和主要道路裸露地種植、修復等項目已全面完成。綠地建設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湖南省園林縣城標準。在9月份迎接省住建廳省級園林城市現場測評中取得了好成績,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成功。
(三)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完成15個生活垃圾示范點位和一個主題公園打造工作。7月7日,益陽市第五屆生活垃圾分類流動現場會在沅江召開,要求打造高標準示范街道(鎮),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參觀的片區化生活垃圾示范模式。以多種形式開展宣教活動,營造了濃厚氛圍,組織對全市各部門進行督查考評,建立健全了考評制度、加強基建投入,保障收運模式。
三、多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一是對照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省評指標任務分解表,組織相關單位、股室負責人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調度會,聯合其它部門制定了《沅江市中心城區用水用電用氣接入工程“零付費”實施方案》。二是加強線上業務辦理,積極培育優良指標。安排專人負責線上業務辦理,加強業務培訓,提升業務辦理能力,今年以來,沅江市自來水總公司在住建工改系統辦結指標七個,沅江市中油燃氣公司在住建工改系統辦結指標九個,均在規定時間內辦結,不存在未辦結事項。三是加強營商環境投訴舉報辦理,針對人民群眾投訴的熱點難點問題,督促沅江市自來水總公司、沅江市中油燃氣公司切實解決問題,今年以來,共處理投訴件140余件,均切實解決投訴人所投訴問題,回訪效果好。四是加強宣傳報道,今年以來,在省級以上主流媒體共計上稿14篇,并積極爭取通過省優化營商環境網審核,納入省平臺。
四、“建、管”發力,推進“績效考核工作”
今年益陽市對我局保障和改善民生項目績效考核任務已經全面完成。
(一)城鎮燃氣老舊管網改造工作,1-11月我市新建燃氣管道16.8km、改造燃氣管道20.4km,完成投資2271.34萬元,新建燃氣管道年度計劃完成率為202.08%;改造燃氣管道年度計劃完成率為146.47%。
(二)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工作:新建供水管網7620米,實際完成投資580萬元,改造供水管網5560米,實際完成投資423萬元。管網建設完成全年投資80%,城區供水管網普及率78%。
(三)城市管理工作績效考核工作,我局全力推進城市管理各項工作。對占道經營、市容秩序、亂停亂靠、違章建筑、湘北市場管理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市管理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三項績效考核工作力爭進入益陽前列。
五、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一)智慧路燈項目。智慧路燈在2023年4月18日開始組織施實。總投資約1200萬元。目前工程量在六月上旬已全部完成任務。在九月路燈智慧化工程全部完成驗收,11月1號完成移交程序交付運營。
(二)中轉站和公廁提質改造項目。5月底已全面完成城區三座垃圾中轉站和公廁的升級改造,已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
六、“增資立項”工作穩步推進
2023年依據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屆44次會議決策,2023年—2024年向上級擬申請5項專項債資金,共計18834萬元;向上級擬申請3項中央預算內投資,共計4000萬元。 “沅江市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建設項目(二期)”、“沅江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項目”、“胭脂湖街道楊梅山片區污水處理站及配套管網建設項目”、“沅江市城區供水能力提升建設項目(一期)”、“沅江市湘北農產品批發市場體質改造項目”可研報告已完成,政府常務會討論已通過。“沅江市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治理項目”咨詢合同正走流程、申報資料初步完成,正組織評審,中央環保部及評審專家已完成對接,申報資料完成評審后可直接提交。其他項目已完成可研報告。
七、存在的困難
(一)隊伍素質和市容秩序有待進一步提高。隊伍普遍年齡偏大,接受能力有限,服務質量與新形勢下市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導致人民群眾對城管執法行為不理解不支持情況時有發生。我市大部分為老舊農貿市場,空間規劃不足、配套設施滯后、零擔攤位不夠,導致亂擺亂占、流動經營問題突出。城區停車位總體供給不足,區域車位分布不均勻,部分閑置場地停車位周轉率不高,部分市民規范意識還有待加強,導致城區亂停亂靠現象依然存在。
(二)亟需啟動新一輪中心城區環衛清掃保潔服務工作。中心城區第三輪清掃保潔市場化服務外包于2023年6月30日到期,為了確保上下兩輪清掃保潔服務無縫對接,保障中心城區環境衛生的正常秩序,懇請市政府盡快啟動第四輪清掃保潔服務。
(三)亟需啟動垃圾填埋場填埋區封場處置工作和解決整改環保問題工程項目資金。我市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服務中心垃圾填埋區處于停用,臨時覆蓋狀態。為切實消除垃圾填埋區環境風險、污染防治和安全生產隱患、急需啟動填垃圾埋區封場處置工作;從2021年環保問題銷號工程實施以來,至今未支付工程項目資金。懇請市政府啟動垃圾填埋場填埋區封場處置工作,落實整改環保問題工程項目資金。
(四)亟需解決移交設施管護和改造費用。新移交公廁、垃圾中轉站、新增保潔面積、城區行道樹、沅江南高速出口綠化、城投公司移交的路燈設施管護費用未落實,且部分移交項目未達到移交使用標準,需提質改造。懇請市政府解決移交管護和提質改造費用。
八、2024年工作安排
(一)提升隊伍建設水平。強化執法為民意識,從群眾需求出發,維護群眾利益;強化紀律底線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嚴守工作紀律、工作規矩;強化綜合素質提升,鞏固深化執法隊伍“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行動成果,嚴格執行規范化建設標準,促使思想觀念大更新、能力本領大提升、干部作風大轉變。
(二)對標對標抓實創建。采取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的工作模式,逐項對標攻堅、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不斷提升工作標準、拉高工作標桿。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各項創建工作任務。確保在省創建點位測評中,全面達到創建迎檢標準,城管創建領域得滿分。
(二)常抓長效城市提質。全線出擊,開展市容秩序整治、基礎設施維護、園林綠化管護、環境衛生清潔、交通秩序整治、拆違控違整治、亮化美化管護、戶外廣告整治、公益行動勸導九大攻堅戰。全面實施“網小格、小網格”+“網格長”+“路長”+“社區長”管理模式。做到責任有人承擔、任務有人落實、問題有人解決。開展好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生態封場及后續滲濾液處置工作;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利用工作;通過集中整治,網格化管理,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城市品質不斷提高。
(三)“真抓實干”全力推進。一是嚴查違章建筑,對違建“零容忍”,完成拆違控違任務,加大對項目區、安置房違建的巡查與管控,以鐵的手腕強力推動違建整治工作;二是廣泛開展宣傳、督導,加快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中心城區垃圾分類工作;三是加快城區行道樹、公園綠化補栽工作,完成公園相關設施建設,按要求完成創省級園林城市相關資料,發揮創建主力軍作用,打好“創園”攻堅戰。
(四)爭創一流“營商環境”。 全力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加快政策集成創新,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推動我局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立足城區供水供氣現狀,積極探索,努力在創新便民上下功夫,在利商便商上想辦法,進一步優化供水供氣報裝事項,竭力使我市供水供氣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確保我局“營商環境”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梯隊。
(五)“績效考核”再進新步。按時完成2024年城鎮燃氣老舊管網建設改造和城市老舊供水管網改造項目任務;用繡花針功夫,精細化管理好城市,完成全年城市管理工作績效考核目標。
(六)爭資立項全力以赴。加強調度協調、成立專班,積極與上級有關部門對接匯報,力爭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債資金逐步到位。
(七)加強防治啟動封場。目前垃圾填埋區已近設計容量峰值,為切實消除垃圾填埋區環境風險、污染防治和安全生產隱患、2024年將請示市政府同意后啟動填垃圾埋區封場處置工作。
沅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202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