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機構設置情況。
市農業農村局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根據編委核定,我局內設股室14個,所屬事業單位11個,局屬二級機構3個。全部納入2022年部門預算編制范圍。
內設股室分別是辦公室、人事股、政策法規股、財務股、發展規劃股、鄉村產業發展股、市場與信息化股、科技教育股、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種植業管理股、種業管理股、農田建設與農墾股、畜牧水產管理股。
所屬事業單位分別是沅江市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工作站、沅江市種子技術服務和備荒種子儲備中心、沅江市園藝示范場、沅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沅江市植保植檢站、沅江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沅江市現代農業產業服務中心、沅江市漁業事務中心、沅江市農民素質教育服務中心、沅江市農業項目事務中心、沅江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二)人員情況。
截止2022年12月(預算編制時間),我局納入部門預算編制348人。其中:實有在職人員169人,其中:行政人員41人、事業人員128人、離休1人、退休人員164、遺屬14人。
(三)主要工作職責。
(1)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三農”工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大政策。指導農業綜合執法,參與涉農的財稅、價格、收儲、金融保險、進出口等政策制定。
(2)統籌推動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文化、農村基礎設施和鄉村治理。牽頭組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指導農村精神文明和優秀農耕文化建設。指導農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
(3)研究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負責農民承包地、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負責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和集體資產管理工作.指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與發展。
(4)指導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鎮企業發展工作。提出促進大宗農產品流通的建議,培育、保護農業品牌。發布農業農村經濟信息,監測分析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承擔農業統計和農業農村信息化有關工作。
(5)負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墾、農業機械化等農業各產業的監督管理。指導糧食等農產品生產。組織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指導農業標準化生產。負責漁政漁港監督管理。
(6)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追溯、風險評估,報送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參與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標準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7)組織農業資源區劃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與管理,負責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質量保護工作。指導農產品產地環境管理和農業清潔生產。指導設施農業、生態循環農業、節水農業發展以及農村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利用、農業生物質產業發展。牽頭管理外來物種。
(8)負責有關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組織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貫徹執行農業生產資料、獸藥質量、獸藥殘留限量和殘留檢測方法國家標準并監督實施。組織獸醫醫政、獸藥藥政藥檢工作,負責執業獸醫和畜禽屠宰行業管理。
(9)負責農業防災減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指導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市內動植物防疫檢疫和疫情撲滅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制定血吸蟲病防治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10)負責農業投資管理。編制農業投資項目建設規劃,提出農業投資規模和方向,扶持農業農村發展財政項目的建議,按規定權限審批農業投資項目,負責農業投資項目資金安排和監督管理。
(11)推動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組織開展農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和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
(12)指導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擬訂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能開發,指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
(13)組織參與農業對外合作工作。承辦有關農業涉外事務,組織開展農業貿易促進和有關對外交流合作,具體執行有關農業援外項目。
(14)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部門整體支出管理及使用情況
(一)基本支出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1、基本支出:2022年本部門基本支出預算數1850.46萬元,主要是為保障部門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以及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公用經費。
2、年初總預算收支情況。
2022年本部門收入預算1942.46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1942.46萬元,收入較去年減少56.39萬元,主要原因是單位干部職工退休人員增加。
2022年本部門支出預算1942.46萬元,其中,行政運行1708.55萬元,住房保障141.91萬元,一般行政管理事務92萬元。支出較去年減少56.39萬元,其中基本支出減少22.39萬元,項目支出減少34萬元。
3、年度預算收入決算情況。
2022年收入實際完成2230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完成12529萬元,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入完成869萬元,其他收入完成8907萬元。
4、年度預算支出決算及結余情況。
2022年本部門支出2463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完成2613萬元,項目支出22025萬元。2022年,本單位年末結轉和結余資金1490.69元。
5、本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22年本部門機關本級“三公”經費預算數為20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2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0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0萬元),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2022年“三公”經費預算較2021年持平。
6、“三公經費”預算執行情況。
2022年,“三公”經費完成19.70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完成0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完成0元;公務接待費完成19.70萬元。
7、與上年比較“三公經費”控制情況。
2022年,“三公”經費完成19.70萬元,比上年增加1.14萬元,增加6.15%。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完成0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完成0元;公務接待費完成19.70萬元,比上年增加1.14萬元,增加6.15%,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務接待費預算為20萬元,接待任務比上年增加,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厲行節約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開支。
(二)專項支出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1、專項資金到位情況分析
2022年市財政預算安排農業市級專項經費92萬元,92萬元全部撥付到位。
2、專項資金管理情況。
(1)建立規范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項目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財政部門的財務管理規定和省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做到專項核算,單獨設賬,專款專用。資金核算要真實反映項目建設的情況,做到賬賬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
(2)嚴格執行項目資金審批制度。項目專項資金到達后,相關股站應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將項目資金的使用計劃,報局長審批。并憑經批準的項目資金使用計劃和項目施工進度分期分批向局財務股申請撥付資金。
(3)嚴格執行項目確定的資金使用范圍。嚴禁擠占、挪用、截留、變相套取農業項目資金。項目實施單位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制度,嚴格遵循項目資金?顚S、專賬核算的原則,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管理。項目資金的支出要做到手續清楚,操作規范。補助給農戶的資金,要有文字依據,補助資金發放要有詳細的花名冊并經鄉鎮、村蓋章和農戶簽名;對單位、企業和村組的補助,必須有局領導的批示,憑合法票據付款。
(4)建立農業項目審計監督機制。農業項目實施過程中,接受局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審計監督,確保農業項目資金安全運行。
我局財務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帳務處理及時,會計核算規范。專項資金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要求使用,確保了資金的?顚S谩
三、部門專項組織實施情況
在專項資金使用上,我們嚴格按照財政預算內容和有關要求,將資金用在農博會參展(用于2022年8月11日-8月15日綠色農業數字鄉村互聯網大會以及2022年10月-11月第二十三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農村農居環境整治工作(主要為農村衛生與農村改廁工作)、立項爭資招商引資專項、糧食生產(提供早稻晚稻農業生產的技術宣傳以及服務)、種子貯備項目(用于備荒種子儲備五萬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主要為所有超市以及農貿市場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和對水產品進行安全檢測)、農藥監管(打擊所有農資市場假劣偽劣農藥產品)管理的工作銜接上。使用過程中,按國庫集中支付的要求,完善了報賬手續,做到資金使用合規,審批手續到位,資料符合要求,根據局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嚴格資金監管確保項目資金落到實處。
四、存在的問題
由于農業節氣和農業項目資金到位的時間不一致導致資金撥付及時率達不到100%。
五、改進措施及有關建議
1、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的編制。進一步加強內部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全面編制預算項目,優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對剛性的費用支出項目,盡量壓縮變動性的、有控制空間的費用項目,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
2、強化預算管理,加強預算執行,細化預算支出,使預算資金落實到具體事項,進行動態監控和跟蹤問效,提高預算執行的均衡性、有效性、安全性。進一步完善、明確和細化各項費用支出,嚴格控制公用經費的支出,合理安排預算數。
3、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4、嚴格遵守并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控制公務接待標準,實行接待費支出總額控制制度。
附件1-1
2022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表
填報單位:(蓋章)
部門名稱 |
沅江市農業農村局 |
||||
年度預算申請 |
資金總額:1942.46萬元 |
||||
按收入性質分: |
按支出性質分: |
||||
其中: 一般公共預算:1942.46萬元 |
其中: 基本支出:1850.46萬元 |
||||
政府性基金撥款: |
項目支出:92萬元 |
||||
納入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撥款: |
|
||||
其他資金: |
|
||||
部門職能 職責概述 |
(1)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三農”工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大政策。(2)統籌推動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文化、農村基礎設施和鄉村治理。牽頭組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指導農村精神文明和優秀農耕文化建設。指導農業行業安全生產工作。(3)研究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4)指導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鎮企業發展工作。提出促進大宗農產品流通的建議,培育、保護農業品牌。5)負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墾、農業機械化等農業各產業的監督管理。指導糧食等農產品生產。(6)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7)組織農業資源區劃工作。(8)負責有關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組織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9)負責農業防災減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指導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市內動植物防疫檢疫和疫情撲滅工作。(10)負責農業投資管理。(11)推動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12)指導農業農村人才工作。(13)組織參與農業對外合作工作。(14)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
||||
整體績效目標 |
目標1:農民增收 |
||||
部門整體支出 年度績效指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及單位 |
|
產出指標 |
重點工作任務完成 |
糧食面積(萬畝) |
108 |
||
糧食產量(萬噸) |
45.2 |
||||
綠色水稻種植原料基地(萬畝) |
25.3 |
||||
質量安全監測次數(批次) |
14436 |
||||
農作物重大病蟲疫情監測點(個) |
23 |
||||
標準化區域站建設(個) |
6 |
||||
益陽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
4 |
||||
履職目標實現時效指標 |
農村生活垃圾綜合治理覆蓋面 |
100% |
|||
產品綜合抽檢合格率 |
99.99% |
||||
病蟲預測預報準確率(%) |
≥95 |
||||
病蟲防控效果 |
≥90% |
||||
效益指標 |
履職效益 |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和長效機制 |
提高 |
||
生物多樣性 |
有所提升 |
||||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對農村環境及生活改善 |
有效 |
||||
滿意度 |
社會群眾滿意度 |
≥95% |
填表人: 聯系電話: 填報日期: 單位負責人簽字:
附件2 預算支出績效自評表 |
||||||||||||||
項目支出名稱 |
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 |
|||||||||||||
主管部門 |
|
實施單位 |
沅江市農業農村局 |
|||||||||||
項目資金 |
|
全年預算數 |
全年執行數 |
分值 |
執行率 |
得分 |
||||||||
(萬元) |
||||||||||||||
|
年度資金總額 |
181 |
181 |
|
100% |
|
||||||||
|
其中:當年財政撥款 |
181 |
181 |
|
100% |
|
||||||||
|
上年結轉資金 |
|
|
|
|
|
||||||||
|
其他資金 |
|
|
|
|
|
||||||||
年度總體目標 |
預期目標 |
實際完成情況 |
||||||||||||
用于組織開展草地貪夜蛾和水稻重大病蟲疫情監測、大面積防控、統防統治、綠色防控、農藥減量及實施小麥“一噴三防”技術措施等相關工作,切實推進農藥減量增效,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全力保障糧食和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 |
全市病蟲測報中長期測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短期預報的準確率達到95%以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處置率達90%以上,綜合防控效果達90%以上,未出現大面積絕收成災情況;病蟲危害總體損失控制在5%以內;化學農藥減量1%以上。水稻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90%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40%以上。 |
|||||||||||||
績效指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年度指標值 |
實際完成值 |
分值 |
得分 |
偏差原因分析及改進措施 |
||||||
產出指標(50分) |
數量指標 |
農作物重大病蟲疫情監測點(個) |
10 |
23 |
|
|
|
|||||||
實施性誘防控措施情況(畝次) |
2500 |
2500 |
|
|
|
|||||||||
應急防控面積(萬畝次) |
5.8 |
5.8 |
|
|
|
|||||||||
綠色防控示范區(個) |
4 |
15 |
|
|
|
|||||||||
化學農藥減量示范區(個) |
1 |
1 |
|
|
|
|||||||||
稻田雜草綜合治理示范區(個) |
1 |
1 |
|
|
|
|||||||||
三棵菜”科學用藥和綠色防控示范區(個) |
1 |
1 |
|
|
|
|||||||||
化學農藥使用量 |
減少1% |
減少1% |
|
|
|
|||||||||
標準化區域站建設(個) |
6 |
6 |
|
|
|
|||||||||
質量指標 |
病蟲預測預報準確率(%) |
≥95 |
≥95 |
|
|
|
||||||||
病蟲危害總體損失控制比率(%) |
5%以內 |
5%以內 |
|
|
|
|||||||||
病蟲防控效果 |
≥90% |
≥90% |
|
|
|
|||||||||
時效指標 |
年度資金執行率 |
100% |
100% |
|
|
|
||||||||
資金下達到6個月內預算執行率 |
≥80% |
≥80% |
|
|
|
|||||||||
病蟲害監測數據報送及時(%) |
≥95% |
≥95% |
|
|
|
|||||||||
成本指標 |
嚴格執行資金預算管理 |
100% |
100% |
|
|
|
||||||||
指標2: |
|
|
|
|
|
|||||||||
效益指標(30分) |
經濟效益指標 |
農產品質量 |
進一步提升 |
進一步提升 |
|
|
|
|||||||
農民收入 |
進一步增加 |
進一步增加 |
|
|
|
|||||||||
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
成效明顯 |
成效明顯 |
|
|
|
|||||||||
社會效益指標 |
病蟲危害社會穩定 |
進一步下降 |
進一步下降 |
|
|
|
||||||||
指標2: |
|
|
|
|
|
|||||||||
生態效益指標 |
生態環保意識 |
有所增強 |
有所增強 |
|
|
|
||||||||
生物多樣性 |
有所提升 |
有所提升 |
|
|
|
|||||||||
績效指標 |
可持續影響指標 |
農業生態環境 |
有所進一步改善 |
有所進一步改善 |
|
|
|
|||||||
指標2: |
|
|
|
|
|
|||||||||
滿意度指標(10分) |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
農民對農業生產救災的滿意度(%) |
≥90% |
|
95% |
|
|
|
||||||
服務組織對農業生產救災的滿意度(%) |
≥90% |
|
95% |
|
|
|
||||||||
社會公眾對農業生產救災的滿意度(%) |
≥90% |
|
95% |
|
|
|
||||||||
總分 |
|
100 |
|
|||||||||||
填表人: 填報日期: 聯系電話: 單位負責人簽字: |
預算支出績效自評表 |
||||||||
( 2022年度) |
||||||||
項目支 出名稱 |
高標準農田建設 |
|||||||
主管部門 |
|
實施單位 |
沅江市農業農村局 |
|||||
項目資金 |
|
年初預算數 |
全年預算數 |
全年執行數 |
分值 |
執行率 |
得分 |
|
年度資金總額 |
4194 |
4194 |
4194 |
10 |
100% |
|
||
其中:中央財政資金 |
3172 |
|
3172 |
|
|
|
||
地方財政資金 |
1022 |
|
1022 |
|
|
|
||
其他資金 |
|
|
|
|
|
|
||
年度總 體目標 |
預期目標 |
實際完成情況 |
||||||
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4.07萬畝 |
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4.07萬畝 |
|||||||
績 效 指 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年度 指標值 |
實際 完成值 |
分值 |
得分 |
偏差原因 分析及 改進措施 |
產出 指標
(50分) |
數量指標 |
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 (萬畝) |
4.07 |
4.07 |
|
|
|
|
其中,新增高效節水灌溉 面積(萬畝) |
0.09 |
0.09 |
|
|
|
|||
質量指標 |
項目驗收合格率 |
≥95% |
100% |
|
|
|
||
時效指標 |
任務完成及時性 |
1—2年 |
2022年3月 |
|
|
|
||
成本指標 |
財政資金畝均補助水平 |
≥1200元 |
1600元 |
|
|
|
||
效益 指標
(30分)
|
社會效 益指標 |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
明顯提升 |
100% |
|
|
|
|
田間道路通達度 |
平原區達到100%,丘陵區≥90% |
提高1個等級 |
|
|
|
|||
生態效 益指標 |
耕地質量 |
逐步提升 |
提高1個等級 |
|
|
|
||
水資源利用率 |
逐步提升 |
提高5% |
|
|
|
|||
滿意度 指標 (10分) |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 |
受益群眾滿意率 |
≥90% |
95% |
|
|
|
|
總分 |
|
100 |
|
填表人: 填報日期: 聯系電話: 單位負責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