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雪冰凍天氣災后恢復情況
沅江在面對雨雪冰凍災害時,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了災后恢復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的災后恢復工作。為了盡快恢復農業生產,沅江農業部門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對受災作物進行實地調查,并制定了詳細的恢復措施。同時,通過發放技術資料、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向農民傳授災后恢復技術,幫助他們盡快恢復農業生產。
(一)油菜生產恢復方面。農業部門采取了清溝瀝水、化學調控、摘除凍薹等措施,有效減輕了因冰凍對油菜造成的機械損傷,提高了油菜的抗寒、抗凍能力。此外,還加強了田間管理,及時施肥、澆水、除草等,為油菜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二)設施農業恢復方面。受損或壓塌的庫棚90%得到了修復或重建,有部分另選址建設。針對大棚和溫室等設施的修復,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指導經營主體對受損大棚進行加固和修復,確保設施結構穩固,能夠抵御未來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二是對完全倒塌的大棚進行拆舊建新,采用更加堅固耐用的材料,提高設施的抗災能力。三是在修復過程中,對鋼架材料、搭建結構等進行了優化處理,確保設施在功能性和美觀性上達到最佳狀態。
二、開展災后恢復所做的工作
在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積極開展災后恢復工作。一是加強災情監測和評估,深入受災一線及時掌握災情動態,為制定災后恢復措施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加強對受災嚴重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正常進行。三是加強農業生產指導,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和加強田間管理,采取科學的防災減災措施,減少災害損失。
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災后恢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農作物受災面積得到了有效控制,受災地區的農業生產能力得到了有效恢復。同時,基礎設施的修復工作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為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中央和省級農業救災資金使用績效情況
在雨雪冰凍災害發生后,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迅速下撥了農業救災資金,用于支持受災地區的災后恢復工作。根據《湖南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24年中央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防災救災第一批)的通知》(湘財預〔2024〕5號)、《湖南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24年省級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通知》(湘財農指〔2024〕4號)要求,下達沅江救災資金197.1萬元,為有效恢復災后農業生產,確保全年農業生產穩定,結合沅江遭受雨雪冰凍災害實際,出臺了《沅江市2024年中央、省級農業防災減災資金使用方案》,資金主要用于支持今年2月份因雨雪冰凍天氣造成農業設施受損后恢復生產的42個經營主體。這些資金的下達為受災地區的災后恢復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具體使用上,農業救災資金主要用于支持雨雪冰凍天氣農業生產的救災工作和受災水稻育秧設施、蔬菜鋼架棚、經濟作物種植大棚等農業設施大棚恢復建設,確保全年農業生產穩定。
四、資金管理情況
資金使用嚴格按照《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23〕13號和《湖南省中央農業防災減災和水利救災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湘財農〔2023〕63號等文件規定使用和監管。從資金使用績效情況來看,中央和省級農業救災資金的使用效果總體良好。一方面,資金下達及時,有效保障了受災地區的災后恢復工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資金使用管理嚴格規范,確保了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還加強了對資金使用的監督和檢查,確保資金用于災后恢復工作,防止了資金浪費和挪用現象的發生。
五、下一步打算
2024年雨雪冰凍災后恢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央和省級農業救災資金的使用績效情況總體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將“小田變大田”,提高農業生產的防災減災能力。加大對受災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
二是加強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對易受災害的地方改種,提高農業生產的抗災能力。
三是加強農業保險制度建設,為農民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保障。建立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擴大保險覆蓋面和保障范圍,提高農民的參保意愿和保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