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2020年早稻生產工作情況總結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0-1199581 發布機構:沅江市人民政府 發文日期:2020-05-11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益陽市關于糧食生產“雙穩”工作要求,我市以發展早稻生產為抓手,全市上下抓實、抓細,有序推進早稻生產各項工作現將前階段早稻生產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至428日,全市已完成早稻種植面積48.16萬畝,比上年增12.43萬畝,增幅34.8%;比益陽市下達任務40.7萬畝超7.4萬畝。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積7.05萬畝,其中拋秧面積3.2萬畝,機插面積3.8萬畝。推廣有序拋秧機7臺。

      二、主要做法

      1、提政治站位加壓力。按照益陽市下達給我市的糧食生產任務,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全市上下統一思想,自加壓力,貢獻糧食生產重點縣市的責任擔當,市委市政府將2020年糧食生產計劃播種面積調整為110萬畝,比益陽市下達任務多2.4萬畝,其中早稻計劃播種面積42萬畝,比益陽市下達任務多1.3萬畝,比上年增6.5萬畝。早稻集中育秧面積7萬畝,比上年增2萬畝。

      2、抓組織領導強推力。一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糧食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糧食生產工作。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沅江市2020年糧食“雙穩”工作方案》,市委辦、政府辦聯合下發了2020年沅江市農業農村工作要點》、《沅江市關于切實抓好早稻生產的十條措施》。二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調度早稻生產。312日市委組織召開了農業農村工作暨三大攻堅大會,專題布署今年的“三農”工作與當前的春耕備耕、早稻生產等工作。會后市委書記黃育文多次到鄉鎮調研早稻集中育秧和早稻生產工作。42日,市委書記黃育文又組織全市鄉鎮黨委書記,相關部門一把手召開了早稻生產專題工作調度會。317日,市長、市委副書記組織召開了全市糧食“雙穩”暨早稻生產工作推進會。43-4日,市長楊智勇到大部分鄉鎮專題調研集中育秧和早稻生產工作。

      3、抓責任落實嚴獎罰。一是全面落實了市級領導包鄉鎮、包“千畝示范片”創建、包千畝以上大戶幫扶;鄉鎮主要領導包路段;鄉鎮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包大戶的“六包”責任制。二是將糧食生產納入鄉鎮年度績效考核,并提高權重比例。對未完成任務的鎮、場、街道,加重加倍扣減年度績效考核分值,并對鄉鎮主要黨政負責人、分管領導取消評先評優資格,造成惡劣影響或被上級通報的嚴格依紀依規問責追責。三是市財政統籌安排300萬元專項獎補資金,對早稻生產任務完成好的鎮、場、街道和相關單位給予獎勵,獎金按一定比例對相關有功人員進行獎勵。

      4抓督查督辦強落實。一是政府督查室牽頭從320420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督查,每周一督查一通報,督查通報通報到相關責任人。目前已開展督查六次。二是市農業農村局堅持每周一調度,四名市級領導親自帶隊督辦,對整改不到位的約談鄉鎮主要負責人,共約談鄉鎮黨委書記3人。

      5、抓宣傳發動強引導。市委宣傳部門全力以赴,做好了糧食生產、集中育秧工作的宣傳,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湖南衛視、益陽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沅江糧食生產工作情況。市委市政府在G234竹蓮處安裝大型跨公路糧食生產宣傳標語。市農業農村局印發了早稻生產告農民朋友書10000份,并錄制成音頻,通過“村村響”大喇叭分早、中、晚滾動播放。同時,從320日晚開始在沅江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報《關于搞好早稻生產告農民朋友書》,廣泛深入宣傳糧食生產相關惠農補貼政策等。各鎮、村兩級制作懸掛糧食生產宣傳標語橫幅1000多條,墻體標語多處。營造了全市早稻生產的濃厚氛圍。

      6、抓政策支持強保障。我市出臺了切實抓好早稻生產的十條硬核措施。財政安排投入1000萬元,整合涉農資金5000萬元,投入糧食生產,目前已經投入400萬元進行集中育秧。對早稻集中育秧按大田面積每畝180元標準進行補貼,機插、機拋作業補貼每畝50元。按早稻生產面積每畝100元據實發放雙季稻補貼。對早稻生產面積100畝以上的大戶按每畝30元給予獎勵。稻蝦田種植雙季稻的按每畝30元給予獎勵。

      7、抓技術指導強服務。市里成立了全市水稻集中育秧技術專家組,制定了全市水稻集中育秧技術路線和技術規程。市農業局由10名黨組人員帶隊,從有關站室抽調30位技術員作為駐各鄉鎮早稻生產和水稻集中育秧專干。下發早稻育秧、機插秧、機拋秧技術資料10000份,贈送口罩4000個。市委組織部、市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聯合開展千名干部聯農戶活動,抽調全市1819名縣鄉兩級干部聯系全市2005名種糧大戶,開展生產幫扶。

      8、抓部門聯動強合力農業農村部門著重抓好了早稻育秧技術指導,并抓實了農資市場監管。統計部門做了好糧食調查監測點跟蹤調查服務工作。供銷部門加強組織農資調運,確保了春耕生產農資市場供應。金融部門加大了支農信貸力度,簡化貸款貼息手續。氣象部門加強了氣象信息服務,全程為早稻育秧提供氣象服務。全市各類農資企業調運儲備水稻種子500噸、各類肥料2.8萬噸,農藥50噸,確保了春耕生產農資市場有序供應。

      三、存在的問題

       1、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2020年國家糧食最低保護價早稻121元、中晚稻127元,較2019年上漲了1元每百斤。據調查,2019年我市種糧大戶種植一季稻每畝成本達1300元,畝收入為1386元(畝產550公斤,價格126/50公斤),去除融資成本和非生產性開支,基本保本或弱虧。如遇災害性天氣或生產管理不當,畝產達不到550公斤,就會產生虧損。糧價不高,農資成本上漲、土地流轉費上升、人工成本上漲等多因素影響,種糧效益低,是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2、雙季稻面積穩定難度大。沅江是傳統的雙季稻主產區,廣大農民有著種植雙季稻的良好習慣,雙季稻率居全國全省前列。但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的進一步深入,種糧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管理、用工等矛盾不斷凸顯,種糧大戶“雙改單”現象日趨嚴重,早稻生產面積連年下降,雙季稻生產不斷減少。據調查了解,部份鄉鎮出現了稻田改種菜藕、稻漁種養全年養魚而不種稻的現象。

      3、早稻直播習慣難改。早稻直播在我市及周邊縣已推廣20多年,因輕簡省工很受農民喜歡,已在廣大農民心中已根深蒂固。對采用機插、拋秧等集中育秧方式積極性不高。

      四、后段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搞好面積核查。一是在510前完成好早稻種植面積核實工作,嚴格按照核實結果兌現相關獎勵。二是進一步加強耕地拋荒排查,全力遏制一季稻和“非糧化”,做到應種盡種雙季稻。

      (二)進一步加強指導服務。一是進一步抓好集中育秧拋插掃尾工作。加強機拋機插技術指導,提高拋栽質量。二是組織全市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深入早稻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促進田間培管到位,確保早稻豐產豐收,實現全年糧食生產“雙穩”。

      (三)及早謀劃晚稻生產。一是及時出臺晚稻高檔優質稻生產相關支持補貼政策,組織好優質稻種子供應及補貼落實。二是謀劃好中晚稻機插機拋技術推廣,及時制定出臺相關支持政策。

       

       

       

       

       

                                                                                       沅江市農業農村局

                               2020428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