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結合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實際,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奮力開創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建設新局面。根據“一規劃兩綱要”和《沅江市2023年度法治建設考核評估方案》的要求,現將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全面落實黨委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黨組主要負責人強化對本部門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切實履行法治建設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的職責,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任務親自督辦。一是率先示范。除了按上級“八五”普法的要求學習外,黨委主要負責人帶頭重點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一法一條例一規定》等多部法律法規,以提高依法決策能力。二是重視黨政班子學習。堅持黨委中心組定期學習制度,制定 2023年黨委中心組、各支部(總支)學習計劃,設置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法治思想等八大學習專題。全年領導干部集體學法12次,自學法律超過50小時,學法考法合格率達100%,切實形成黨委班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
(二)健全工作機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法治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力推進法治監督、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工作。二是強化績效考核。制定了《2023年沅江市農業農村局法治工作要點》,細化工作目標任務,強化依法行政考評,將局領導班子依法行政情況納入年終考核述職內容。
(三)健全決策機制。一是決策科學化。確保黨委會決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和我市農業農村實際情況。針對一些重點工作和重點問題,由黨委班子成員認領調研課題開展論證,提高決策效率。二是決策民主化。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項,必須先提交黨組集體討論、研究,嚴格遵照“公眾參與、專家咨詢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決定”程序,提升重大行政決策的規范性、科學性和妥當性。三是決策法治化。在進行重大事項決策時,嚴格依照法律和政策辦事,摒棄急功、僥幸心理。常年聘請律師顧問對重大決策性事務提供合法性、可行性法律意見,對決策項目的風險和法律保障等問題提供法律依據和對策措施;完善依法決策機制,確保決策程序的合法性。
(四)加大執法力度。一是扎實開展農業執法監督檢查。截止11月14日,我局進行行政檢查5398次,立案查處涉農案件51起,其中移送公安機關刑拘29起(50人),行政處罰22起,罰沒款總額為17.8395萬元。二是開展漁業、畜牧、農業投入、農機等專項檢查。大力開展“漁政亮劍”、“農資打假”、“秸稈禁燒”等各類農業專項執法行動。三是進一步落實、完善行刑銜接制度。我局多次協調公安、檢察院等部門召開行刑銜接聯席會議,聯合制定了沅江市人民檢察院、沅江市農業農村局《漁業行政執法辦案執行監督辦法》、《漁業行政涉案物質 漁獲物的處理執行監督辦法》等,通過行刑銜接制度的制定,有效解決我市漁政執法“涉罪難移、退案難辦、懲處不力”的執法難題,為長江“十年禁漁”提供了法治保障。
(五)賦權鄉鎮執法。2021年元月份,我局將15項行政處罰權以及與行政處罰相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權通過委托下放的賦權給我市各鄉鎮(街道),并簽訂了“行政執法委托協議書”。近兩年,通過聯合司法部門實地調研各鄉鎮(街道)賦權事項執行情況時,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對賦權的事項清單認識不清晰,發現未賦權的執法事項應當及時移交相關部門進行執法。二是沒有看到各鄉鎮(街道)15項賦權清單的工作資料,需要進一步履行好賦權事項的職責。
(六)落實復議應訴。我局全年未收到行政復議案件,僅應訴案件1件,出庭應訴2次,判決結果為駁回起訴和原告撤回起訴。在司法機關和檢察機關的指導和監督下,落實檢察機關意見和檢察建議,及時糾正執法不當行政行為,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的產生。
(七)信訪維穩工作。我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局嚴格落實黨政領導信訪值班和風險隱患排查要求,防范潛在風險人員18名,穩控重點服務對象4名,實現了“零”進京目標。8月31日,益陽市委主要領導公開接訪活動,我局嚴格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提前做好了穩控工作,確保了活動期間農業領域信訪訴求規范有序。截止目前,我局共處理信訪化解投訴事件共18件,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做好了國家法律宣傳、政策解釋和教育疏導穩定工作,及時對信訪人作出了回復處理,維護了穩定。我局始終按照信訪條例“三到位一處理”的工作原則,全力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決扛穩安保維穩政治責任。
(八)開展宣傳教育。一是局領導帶頭學法用法,領導干部職工法治教育多樣化、常態化、制度化,形成以農業農村干部學法用法為重點、以依法行政為目標的工作格局。二是牢固樹立“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工作理念,積極開展全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活動,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活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月、安全生產月等活動,采取制作展板、印發資料、現場咨詢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業農村法律法規。今年5月17-19日,我局聯合司法局先后到草尾鎮、南大膳鎮開展農村法治宣傳咨詢活動,通過這次聯合宣傳教育,及時解答了部分農民的法律疑惑和問題,普遍提高了當地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三是按照農業農村部、司法部和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和司法廳關于印發的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作實施方案文件精神,我局積極聯合司法局組織開展了2023年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暨法律明白人培訓班,完成了全市80%的行政村有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的年度目標,并為示范戶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通過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暨法律明白人,充分發揮預防農村矛盾糾紛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帶頭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法治宣傳工作力度有待加強,農業普法工作點多面廣,農業相關法律普及難以做到家喻戶曉。二是執法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農業行政執法管理覆蓋面大幅增加,執法隊伍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行政執法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法制機構職能繁雜,且缺乏法律專業化人員,與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不相適應,難以取得更多的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局將進一步扎實抓好自身建設,推動嚴格依法行政;加大農業綜合執法和執法監督力度,強化農業法治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法治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要保障作用。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進農村法治意識提升。繼續開展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培育工作,落實好上級制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開展執法監管機構與示范戶“結對子”活動,確保每個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都有對應執法人員結對聯系,有效開展以案釋法、以案普法。
(二)推進依法行政水平提升。繼續落實重大行政決策機制,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依法行政決策,提升依法履職水平。
推進執法監督機制提升。一是加強專業法律人才的配備;二是優化執法監督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機制,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