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來,我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防汛抗旱、水利建設、河湖長制、水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情況如下:
一、前段工作開展情況
(一)防汛抗旱卓有成效
1.防汛備汛。一是全面推進水利建設工程進程,汛前全部完成水毀修復、抗旱救災、機電涵閘維修以及在建水利建設年度計劃任務。二是全面落實防汛責任,強化24小時領導帶班制度;三是全面開展工程隱患排查整治,2月中旬開始由班子成員帶隊分五組,深入一線開展工程隱患排查20批100余次;四是規范水工程調度管理,成立水工程調度領導小組,制定了調度方案;五是全面落實“四預”措施,制定完善預案64個,對重大預案進行了桌面推演,組織系統70余人開展了水旱災害防御業務知識培訓;六是對全市109處砂石庫圍和30處防汛倉庫全面開展物資清倉盤庫,制定補庫計劃;七是全力防范強對流惡劣天氣,及時預警預報,收集災情及時上報;八是規范信息報送,確保信息暢通。
2.防旱抗旱。6月中旬以來,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和上游來水減少影響,我市外河水位持續下降,汛情平穩、旱情發展。旱情發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早部署、早調度、早行動,全力抗旱。一是早部署:成立了防汛抗旱工作專班,每周五召開會商會,每周一出刊“汛(旱)情周報”。二是早調度:加快山丘區山塘清淤增蓄建設進度;精準調度各類水利工程提早開展調水引水提水蓄水保水工作;加強全市35處農飲工程維修管護;班子成員帶隊赴各鄉鎮調度水利工程86批次;水利技術人員202人深入田間地頭,指導防旱抗旱工作。三是早行動。各地提前謀劃,盡早行動,搶占上游短時來水契機,抓住有利降雨期,通過啟動抗旱泵站、架設臨時抗旱設施、增打抗旱機井,提水補水蓄水保水,確保農業灌溉、人畜飲水、重要工業企業用水需求。7月1日以來,全市共出動市級干部212人、鎮村干部10211人、勞力40806人抗旱;開啟大型固定抗旱機埠21處13470千瓦;修筑引水壩17處;架設臨時泵站25處43臺套1362.5千瓦;疏挖水系土方73137方;小型抗旱設備382臺;新開機電井19眼;鎮村兩級投入資金800余萬元。目前全市旱情平穩可控。
(二)水利建設有序發展
2022~2023年沅江市秋冬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完成投資53503萬元,實際完成投資54073萬元,其中,爭取中央投資15521萬元,省級投資8416萬元,地方多渠道籌措投資29566萬元。全面開展重大水利建設工程、洞庭湖區重點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等15大類20處水利工程建設,2023年4月底已全面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目前正制定2023~2024年沅江市秋冬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三)河湖長制工作穩步推進
1.扎實做好基礎工作。確保三級巡河率100%,出臺河湖長制年度工作要點、評價辦法,明確重點工作任務,開展智慧河長APP培訓和河小青建設,制定跨界河湖聯防聯控聯治實施方案,加強河湖巡查和岸線管控,建立河道保潔日常保潔機制。
2.持續開展專項工作。一是衛星圖斑核查整改情況。核查省級衛星圖斑775處,已核查整改774處,1處正在抓緊整改。二是上級交辦問題整改情況。益陽市交辦問題19處,已銷號16處,未銷號3處(南嘴鎮赤金攪拌站問題已申請延期至12月30日;漉湖合興洲垸房屋豬舍已制定方案;巴南湖采區“三超”問題正在抓緊整改)。三是環保督察反饋涉水問題整治情況。矮圍整治問題。根據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調查組反饋我市4處矮圍整治不徹底、整治標準不高問題,已分別于5月14日、23日完成整改。同時,下發《關于開展全市非法矮圍清理整治“回頭看”的通知》,全面登記造冊,建立矮圍臺賬,建立了長效機制;巴南湖采區“三超”問題。采區全面停采整改。開展水生態修復。對9名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其中6人立案、3人問責,對越界超時的船只進行立案調查。全面完成整改后方能實施新一輪采砂規劃。按照《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及采砂規劃、相關專題論證及年度實施方案,全面落實部門監督責任,建設采砂監控系統,引導全民監督,嚴格落實控范圍、控深度、控時段、控船數、控功率、控總量、保生態的工作要求,依法依規有序實施采砂。洲灘楊樹整治問題。根據湘林辦護〔2017〕9號和益政辦函〔2018〕15號文件要求,2017年至2020年,已清退2007版保護區6.2萬畝歐美黑楊。根據湘林保函〔2019〕6號文件,對新劃入2018版保護區18.76萬畝楊樹,按照“樹齡到8年砍伐”的原則逐年清退,2023年計劃清退2.834萬畝,目前已清退1.26萬畝,確保2024年全部清退到位。益陽市林長辦對該問題進行了督辦。四是全面清理水葫蘆。安排專項資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對垸內所有河道溝渠水葫蘆進行全面的清理打撈,確保水系暢通、水質提升。
(四)水利管理井然有序
一是堅持依法治水管水。水事執法巡查27次,制止水事違法行為21次,加強跨區域聯動、跨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水事違法行為;強化水資源管理,完成水資源費征收15萬多元,維修維護在線計量設施61處,對城區取用水戶排查發現問題發放限期整改通知59處;梳理完善權責清單,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成2022年衛星圖斑43處銷號,2023年8月下達的21處圖斑正在請三方公司核查,完成水土保持費征收132.2萬元。二是強化水利工程管理。按照《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要求,加強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本級投入資金200萬元用于堤防維護管理,確保水利工程完好。三是加強招投標監管和工程質量監管。深入開展水利工程招投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完成5個項目的招標文件備案、審查、開標、評標等工作;始終把工程建設質量放在首位,順利通過北部補水工程二標省廳巡查驗收,開展了排澇能力項目和八形汊治理工程的質量監督受理工作,督促參建各方落實質量監管措施,打造優質工程、精品工程。四是嚴抓水利安全生產。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完成全市366處水利工程、巴南湖采區、7處在建工程的危險源管控和安全信息上報工作,切實加強涉水區域管理,完善防溺水警示標志牌和防護設施,確保系統安全生產平穩向好。
二、下步計劃安排
(一)打好防旱抗旱工作。科學預測分析旱情發展趨勢,精準施策,加強水工程調度,強化部門聯動,抓住時機,開啟外河引水設施向垸內河湖渠溝引水蓄水,對不能自流引水的,要提前開啟提水泵站或架設臨時提水設施提水蓄水,充分利用現有機井,有條件的地方要提前布局打井,全力以赴抓好各項措施落實,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扎實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做好2023-2024年度秋冬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年度計劃投資66364.5萬元,有大通湖澇區(沅江部分)排澇能力建設項目(二期)2023年實施項目、丘陵區山塘清淤增蓄項目等15個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強化“四制”管理,確保如期如質如量完成任務。
(三)長效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一是積極完成部級和省級衛星圖斑核查整改。二是全面推進年度河長制重點工作任務。三是及時完成河長制交督辦問題整改。四是高位推動環保督察涉水問題整改。五是持續開展三大專項行動(非法砂場整治、水葫蘆清理打撈、洲灘林木整治)。六是推進河長制主題公園和水文化長廊建設。
(四)強化實施水利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堤防、水庫、電排、涵閘、山塘和農村自來水廠的維護管理;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嚴格做好常鲇航道疏浚工程和巴南湖采區監管;加強水利建設市場監管和工程質量監管;深入推進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健全水利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
2023年已過去了一半,我們將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強勁的舉措,真抓實干、銳意進取、頑強拼搏,加快推動水利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