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林業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3-1813377 發布機構:沅江市林業局 發文日期:2023-07-30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以林業項目建設為載體,以林長制工作為抓手,扎實開展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全力推進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林業局黨組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開展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抓班子、強隊伍,以黨建統攬林業工作全局。今年來,結合黨組中心組集中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組織全體干職工到平江起義紀念館開展紅色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落實了在職黨員進社區(小區)“雙向報到”制度,組織開展了“敲門行動”,發動廣大黨員下沉社區(小區)一線參與創建工作,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已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6次。集中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重要會議精神、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全國兩會精神。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相關規定,毫不松懈糾治“四風”,排查整治各類廉政風險。及時開展廉政教育,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紀律建設,嚴格落實工作人員平時考勤考核,培養良好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提高工作效能。

      (二)推深做實林長制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決策部署,突出生態保護難點、生態修復重點、產業發展亮點,推深做實林長制各項工作。建立了市、鎮(街道、中心)、村三級林長體系,組建了“三長四員”監管體系。全市共劃分199個管護網格,明確各級正副林長(督察長、警長)562人、護林員199人、監管員16人、執法人員32人、林業科技員32人,設立林長制公示牌208塊。各級林長(督察長、警長)已開展巡林巡濕5704人次,護林員巡林巡濕3.1萬余人次,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護林員巡護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切實加強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做好2023年第一季度鎮、村兩級林長巡林工作的通知》《關于做好全國兩會特護期及春季森林草原濕地防滅火工作的通知》《關于調整沅江市林長制市級領導責任分工的通知》等5個文件,發放宣傳資料2.5萬余份,解決涉林涉濕問題150多個。為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五個沅江”提供更好生態屏障。

      (三)切實加強生態保護

      1.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保護工程建設,繼續做好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整合優化后續工作。加強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龍虎山省級森林公園、瓊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累計開展自然保護地巡護96次,從源頭上杜絕未批先建、亂開發、亂占地的行為。完成了2022年全面監督第一批45個自然保護地無需整改點位銷號備案。

      2.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加強了春季特別是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利用公開信、電視、短信、簡報、宣傳袋、宣傳牌等多種形式,多渠道宣傳森林防火工作,召開森林防火工作專項會議3次,排查和整改火災隱患5處,懸掛防火宣傳標語100余條,組織發放防火宣傳單15000余份,出動防火宣傳車30臺次,發送森林防火短信15000條,確保了全市森林資源安全。目前已完成新建生物防火林帶10千米、防火隔離帶5.8千米、防火道3.5千米、消防蓄水池兩個210立方米,提升全市森林防火基礎能力。加強沅江市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建設,對全市14.2萬畝楊樹病蟲害進行了監測,踏查林地11.2萬畝次,發布蟲情通報3期,指導林農防治楊小舟蛾、桑天牛60多次,防治林業有害生物面積6000多畝,有效預防林業有害生物大面積發生。開展了“護松2023”打擊涉松材線蟲病疫木違法犯罪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和“清風行動”,確保全市生態安全。加強以市公安局、檢察院古樹群為重點的全市古樹古木保護修復,助推 “文化興市”,打造生態文化“名片”。加強了古樹名木保護巡查,對申報了2023年中央財政古樹名木保護項目,聘請專業公司編制了全市10株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名木保護方案,為后續科學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加強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以生態鳥廊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濕地、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巡護,出動宣傳車8臺次,印發宣傳單2400多份,懸掛橫幅6條、電子宣傳視頻120多小時,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和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探索濕地合理利用,有序推進沅江市野生動物救護救助站建設,積極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申請野生動物致害生態補償。積極推進沅江市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開展濕地植物種質資源收集工作,收集保存柳樹、水松、水杉等喬木樹種400多份,蘆竹、美人蕉、水蔥等水生植物種質資源80多份,為保護洞庭湖區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

      (四)扎實開展生態修復

      1.大力開展生態廊道建設。深入開展國土科學綠化,以2021年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長江防護林、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為重點,完成人工造林7300畝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森林撫育)2600畝,為計劃的100%,同時,加強了因去年特級干旱導致苗木死亡的補植補造工作。組織開展送苗下鄉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創新和拓展全民義務植樹盡責方式,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92%以上。

      2.有序開展保護區楊樹清退。今年全市計劃清退新劃入保護區歐美黑楊28340畝,涉及7個鎮(街道、中心)和市直單位,截至目前已清退6000余畝,占計劃的22%。同時,加強保護區巡查監管,嚴禁保護區內新植歐美黑楊。一是科學制定方案。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了摸底調查,確定了今年歐美黑楊清退任務,制定了《2023年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沅江區域)歐美黑楊清理退出工作方案》。二是全程服務業主。協同相關鎮場街道積極幫助業主分析經濟趨勢及影響,當好參謀,宣傳和解讀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讓業主提前規劃好清退時間,盡量減少業主損失。三是林業政務服務窗口優化林業行政審批服務,組織開展了林業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全面落實“一件事一次辦”和“放管服”改革。

      3.認真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結合河(湖)長制巡護、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工作,對南洞庭國際重要濕地、全市主要天然濕地、重要人工濕地開展日常濕地巡護監管。積極推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開展濕地保護修復530公頃。積極參與城區水環境整治工作,上半年共開展巡護30余次,未發現新的濕地重大違法事件。依據濕地保護相關條例與規定,嚴把涉濕項目準入關。

      (五)加速推進綠色發展

      1.穩步推進林業項目建設。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項目,組織實施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林業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等項目建設。以林長制為抓手,以項目為載體,高質量推動林業項目發展。

      2.繼續保持林業產業健康發展。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鼓勵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經濟;以胭脂湖先鋒村花卉苗木基地為引領,打造全市花卉苗木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集群,全市花卉苗木生產面積為8230畝,銷售額1500多萬元,綜合產值4000多萬元;以湖南益森沅江枳殼中藥研究所為龍頭,發展以枳殼、吳茱萸為主的木本藥材種植基地;以胭脂湖三眼塘村油茶基地為示范,發展南部丘崗區油茶產業,今年發展油菜、吳茱萸、木槿等林下經濟1.1萬畝,預計產值1.2億元;以“兩園兩區”為載體,發展森林康養和森林濕地生態旅游。

      3.進一步規范林政資源管理。緊緊圍繞“依法審批、節約用地、占補平衡”的林地管理機制,主動介入,積極指導,配合用地單位辦理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工作,進一步規范使用林地管理行為。嚴格林木采伐證核發程序,建立資源管理“一張圖”林濕草審核審批協調機制,將林木采伐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禁止非法毀林毀濕毀草。組織開展了林業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全面落實“一件事一次辦”和“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林業行政審批服務。上半年,報批使用林地建設項目3宗,發放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3宗(省級審核2宗,縣級審核1宗),征收植被恢復費222.3074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林業發展資金不足,林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林業專業技術隊伍不強,專技人員嚴重斷層。林長制資金保障不夠,各鎮(街道、中心)護林員待遇沒有妥善解決,導致我市護林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績效考核和真抓實干考評。二是龍虎山國有林場等3個獨立二級機構遺留問題多,且預算資金不足,干職工不能享受到正常的待遇,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三是管理體制機制不順,林業局作為政府行政機構,還要代管新灣鎮龍虎山村,給工作帶來許多被動四是機關運轉捉襟見肘,資金缺口較大。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全面推行林長制。按照省、益陽市林業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以林長制納入市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措施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林長制“三長四員”組織體系,加強宣傳和日常巡查,不定期開展督查,把林長制工作推深做實。

      (二)做好自然保護地管理工作。一是加強濕地保護修復,積極推進濕地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建設,繼續做好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整合優化后續工作,組織實施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二是加強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龍虎山省級森林公園、瓊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地巡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督促做好整改工作。

      (三)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做好沅江鄉村綠化與花卉苗木生產融合發展的規劃和業務指導,以“兩園兩區”保護為載體,發展森林康養和森林濕地生態旅游,為“產業強市”注入林業元素。

      (四)加大立項爭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以林業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步伐。搞好項目對接,積極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爭取林業建設項目和建設資金。

      (五)建設生態綠廊。完成造林補助、森林撫育補助和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竣工驗收工作,進一步強化責任,攻堅克難、齊頭并進、不留尾巴、確保成效以市公安局、檢察院古樹群保護修復為重點,加強全市152株古樹名木保護修復

      (六)建設生態鳥廊。積極開展濕地、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巡護,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和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積極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申請野生動物致害生態補償,探索濕地合理利用。以有沅江市濕地樹種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和沅江市野生動物救護救助站建設為重點,完成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加強植物檢疫和松材線蟲病鞏固治理,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外來物種管控。

      (七)持續推進保護區歐美黑楊清退。對新劃入2018版保護區(沅江區域)的歐美黑楊按照“到8年砍伐”的要求開展清退工作,完成保護區2.83萬畝歐美黑楊年度清退任務。同時,加強巡查監管,嚴禁保護區內新植歐美黑楊。

      (八)持續抓實森林防滅火工作。在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以林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森林和濕地防火“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工作要求,切實抓好森林和濕地防滅火工作。加快林火隔離帶建設、完善森林防火管護用房配套設施,提升全市森林防火基礎能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