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林業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4-1893670 發布機構:沅江市林業局 發文日期:2024-01-29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林業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以林業項目建設為載體,扎實開展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充分發揮林長制“指揮棒”作用,全力推進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

      一、2023年度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開展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抓班子、強隊伍,以黨建統攬林業工作全局。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12次。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相關規定,毫不松懈糾治“四風”,排查整治各類廉政風險。開展了4次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紀律建設,培養良好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提高工作效能。

      (二)推深做實林長制(真抓實干工作)。根據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林長制工作要求,進一步推深做實林長制工作。調整優化了三級林長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夯實“三長四員”網格化管護體系,全市共劃分199個管護網格,明確各級正副林長(督察長、警長)562人、監管員16人、科技員32人、執法人員32人,選聘護林員199人,設立林長制公示牌208塊。各級林長(督察長、警長)開展巡林巡濕6660人次,護林員巡林巡濕4.1萬余人次,建設標準化林長辦4個,發布林長令1個,發放宣傳資料2.05萬余份,解決涉林涉濕問題160多個,巡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秤錘樹并實施有效保護,護林員APP巡護率達100%、有效巡護率達90%以上,有力推動工作落地落實。

      (三)切實加強生態保護

      1.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開展自然保護地巡護160余次督促協調相關鎮、街道、中心履行好屬地管理責任,加強與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的對接聯系,累計開展瓊湖國家濕地公園、龍虎山森林公園和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巡查巡護500余人次,從源頭上杜絕未批先建、亂開發、亂占地的行為。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按時間節點完成市域生物多樣性普查銷號工作。

      2.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認真貫徹落實落實省、市林長令工作要求,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加強森林防火督查和指導,加大巡護頻次。持續開展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兩年行動和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提升森林防火綜合能力,確保火險火災零發生。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強沅江市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建設,持續鞏固松材線蟲病治理成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100%。啟動楊樹有害生物及東方田鼠濕地災害防治工作,確保新植林木成活率顯著提升開展森林督查和林草濕荒監測,強力推進林業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林草濕資源違法行為,確保全市生態安全。落實《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推進全市152株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常態化

      3.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以生態鳥廊建設為重點,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開展濕地、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巡護,組織開展了濕地日宣傳活動,聯合志愿者共巡護里程7000多公里,救助麋鹿、鴻雁、鳳頭鷹、白鷺、戴勝等野生動物30余只。結合“虎威行動”“洞庭清波”“清風行動”等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宣傳和監管執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草原濕地生態資源違法行為。以沅江市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和沅江市野生動物救護救助站建設為抓手,以保護區歐美黑楊清退為重點,開展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探索濕地合理利用,強化外來物種管控,建設國內唯一一家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2400余畝,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為保護洞庭湖區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

      (四)扎實開展生態修復

      1.大力開展生態廊道建設。深入開展科學綠化,拓展國土綠化空間,2021年武陵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長江防護林、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為重點,完成造林8700畝,為計劃的100%。創新義務植樹方式,組織開展送苗下鄉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拓展全民義務植樹盡責方式,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92%以上

      2.認真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完成了沅江市一般濕地名錄(第一批)的劃定與公布。結合河(湖)長制巡護、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工作,對南洞庭國際重要濕地、全市主要天然濕地、重要人工濕地開展日常濕地巡護監管,共開展巡護500余次,未發現新的濕地重大違法事件。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大通湖湖體及湖泊緩沖帶生態修復(沅江市)和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項目,修復濕地面積530公頃。

      3.有序推進歐美黑楊清退。牽頭開展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楊樹砍伐清理退出工作,2023年沅江市計劃清退保護區歐美黑楊28340畝涉及13個鎮(街道、中心)和市直單位,截至9月30日已清退28340畝,占計劃的100%。同時,加強巡查監管,嚴禁保護區內新植歐美黑楊。

      (五)加速推進綠色發展

      1.穩步推進林業項目建設。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項目,以項目為載體,促推林業高質量發展。申報了林業生態保護修復、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南洞庭流域河湖濕地保護修護等項目,向上級申報項目資金2.6億元,到位項目資金5017萬元。

      2.繼續保持林業產業健康發展。鼓勵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經濟,以胭脂湖先鋒村花卉苗木基地為引領,打造全市花卉苗木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集群,全市花卉苗木生產面積為8230畝,銷售額1500多萬元,綜合產值4000多萬元;以湖南益森沅江枳殼中藥研究所為龍頭,發展以枳殼、吳茱萸為主的木本藥材種植基地;以胭脂湖三眼塘村油茶基地為示范,發展南部丘崗區油茶產業,以“兩園兩區”為載體,積極探索發展森林康養和森林濕地生態旅游,為“產業強市”注入林業元素。

      3.進一步規范林政資源管理。科學編制林地保護利用專項規劃,確保規劃與我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效銜接。持續開展2023年林草濕圖斑監測工作,嚴格林地用途管制,規范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建立資源管理“一張圖”林濕草審核審批協調機制,嚴厲打擊非法毀林毀濕毀草行為。同時,積極服務全市20余家木材加工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六)落實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2023年4月以來,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我市開展生態環境問題督察拍攝工作,指出涉及到林業濕地等7個方面的問題。截至目前,歐美黑楊虛假清退問題已向中央環保督察組解釋說明,并完成了省林業局核查發現未清理到位的1256畝歐美黑楊清退,將按清退原則至2024年全面完成保護區歐美黑楊清退任務。保護區使用除草劑致草木枯死問題已查明了承包業主和施藥人員,依法依規進行處理。河湖洲灘種植林木問題已摸清底數,將認真按照《濕地保護法》要求,全面整改到位。違規侵占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育區進行漁業生產性捕撈和修建旅游設施問題,已全面完成整改和申請銷號工作。其他問題是:沅江市洞庭湖區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工程樹木成活率不高、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未截污、保育區胭脂湖養殖捕撈等問題,已立行立改,并向中央環保督察組進行了情況說明。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林長制工作力量薄弱,保障資金不足,護林員隊伍力量薄弱,且專業技術普遍不高。

      二是種質資源庫建設困難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匱乏,項目建設前期、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工作經費及租賃林科所職工生產用地等資金壓力較大;建設用地性質不符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要求。

      三是林業發展要素保障不足,林業發展資金不足,林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專業技術人員嚴重斷層和長期缺乏。3個獨立二級機構困難問題多,雖屬事業單位,但預算資金不足,干職工不能享受到正常的待遇,不穩定因素較多。特別是代管的新灣鎮龍虎山村,因土地等歷史遺留問題,維穩壓力大。

      四是因保護區歐美黑楊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凈增長率達不到林長制、優化營商環境包容普惠創新省評考核指標要求。

      三、2024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沅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1個理念、聚焦2個重點、強化3大舉措、落實4項保障,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鞏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推進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洞庭湖區核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1個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聚焦2個重點:一是加強生態保護,強化資源綜合管理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二是加強生態修復,實施國家重點項目、推動國土科學綠化、創新義務植樹方式,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強化3大舉措:以林長制為抓手,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促推林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4項保障:通過高位推動、科學規劃、項目引領、黨建總攬四項保障,確保圓滿完成工作目標。

      (二)工作重點

      1.推深做實林長制。按照省、益陽市林業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以林長制納入市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措施為重點,進一步夯實“三長四員”網格化管護體系,加強宣傳和日常巡查,不定期開展督查,積極推動全市鄉鎮林長辦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2.加大立項爭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以林業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步伐。搞好項目對接,積極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爭取林業建設項目和建設資金。

      3.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做好沅江鄉村綠化與花卉苗木生產融合發展的規劃和業務指導,以“兩園兩區”保護為載體,發展森林康養和森林濕地生態旅游,為“產業強市”注入林業元素。

      4.推進國土科學綠化。完成省、益陽市下達的春季造林任務(任務待定),加強撫育管理,確保造林綠化成效。以市公安局、檢察院古樹群保護修復為重點,加強全市152株古樹名木保護修復

      5.加強自然保護地管理。加強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龍虎山省級森林公園、瓊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地巡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督促做好整改,做好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整合優化后續工作

      6.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開展濕地、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巡護積極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申請野生動物致害生態補償,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和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以沅江市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和沅江市野生動物救護救助站建設為抓手,加強植物檢疫和松材線蟲病鞏固治理,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外來物種管控,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7.加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完成大通湖湖體及湖泊緩沖帶(沅江瓦崗湖區域)水生態修復項目和瓊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保護修復項目建設。

      8.開展保護區歐美黑楊清退。對新劃入2018版保護區(沅江區域)的歐美黑楊按照“到8年砍伐”的要求開展清退工作,至2024年全面清退保護區24.96萬畝歐美黑楊,并完成銷號驗收。同時,加強巡查監管,嚴禁保護區內新植歐美黑楊。

      9.抓實森林防滅火工作。以林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森林和濕地防火“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要求,從嚴、從細、從實抓好森林和濕地防火各項預防撲救措施的落實。強化森林(葦山)防滅火能力建設,加大森林(葦山)防滅火宣傳,嚴格野外火源管控,加強值班值守和科學處置。完成林火阻隔系統與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設縣、市、省檢查驗收,落實獎補政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