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林業局2024年度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
沅江市林業局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林業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綠樹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以林長制為總抓手,依托林業項目建設為載體,扎實開展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全力推進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
一、2024年度工作開展情況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開展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抓班子、強隊伍,以黨建統攬林業工作全局。組織開展了黨組中心組集中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紀學習教育活動。落實在職黨員進社區(小區)制度,組織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各黨支部組織黨員積極參與了今年防汛任務。組織4次集中學習、研討,班子成員到聯點黨支部上黨紀教育專題黨課。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開展黨組中心組學習12次。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相關規定,毫不松懈糾治“四風”,排查整治各類廉政風險。組織開展紅色教育1次、黨風廉政建設專題教育3次、形勢政策教育1次、電影黨課3次、“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12次。
(二)推深做實林長制(大抓落實工作)。認真落實省、益陽市總林長令,全市建立了“三長四員”網絡化管理體系,明確各級正副林長(督察長、警長)310人,協調各級林長和護林員開展巡林巡濕4.8萬余人次,解決涉林涉濕問題160多個。完成林長制督查暗訪片披露的非法獵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問題整改。全面完成破解鄉村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整改,全部更換村干部兼職護林員,重新選聘90名生態護林員。發布1號林長令,高位推動造林綠化、森林防火、候鳥保護等工作。組織資金1200多萬元,完成了先鋒村、小河咀村、龍虎山林場等林長制示范點創建,新造、補植補造樹木8萬株,修復雨雪冰凍災害受損的林木1600畝、古樹名木37株,林長制示范品牌創建初見成效。
(三)切實加強生態保護
1.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開展自然保護地巡護870余次,督促協調相關鎮、街道、中心履行好屬地管理責任,加強與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的對接聯系,累計開展瓊湖國家濕地公園、龍虎山森林公園和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巡查巡護500余人次,從源頭上杜絕未批先建、亂開發、亂占地的行為
2.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林長令工作要求,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加強森林防火督查和指導,加大巡護頻次。高標準超額完成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兩年行動,新建生物防火林帶30.8千米、防火隔離帶29.8千米、防火道2.98千米、消防蓄水池6個720立方米,組建一支15人的標準化森林消防隊伍,全力推進森林火情熱點早期處置“131”機制,兩批次組織開展森林防滅火應急處置演練,提升森林防火綜合能力,確保火險火災零發生。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加強沅江市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建設,向上發送測報信息12次,測報準確率100%,發放蟲情預報8期,持續鞏固松材線蟲病治理成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90%。
3.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開展濕地、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巡護,組織開展了濕地日宣傳活動,聯合志愿者共巡護里程7500多公里,救助中國大鯢、鴻雁、短耳鸮、白腹鷂、雀鷹、褐翅鴉鵑等野生動物17種36只。結合“洞庭清波”“清風行動”等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宣傳和監管執法,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草原濕地生態資源違法行為。積極開展珍貴瀕危物種保護行動,建設3個秤錘樹保護小區,修復中華秋沙鴨越冬地,汛期共救助麋鹿13頭,麋鹿保護救助工作獲國家、省、市通報表揚。舉辦第13屆國際洞庭湖國際觀鳥節益陽市(沅江)分會場活動,拍攝3集文創宣傳片,建設車便湖、浣紗湖等2個現場觀鳥平臺,來自各地的觀鳥者齊聚沅江,在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等發表新聞報道百余篇,《冬季來湖南沅江觀鳥 南洞庭湖畔可聽見“西伯利亞的歌”》等網絡瀏覽點擊超500萬,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持續開展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為保護洞庭湖區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
(四)扎實開展生態修復
1.深入開展國土科學綠化。完成營造人工造林5500畝、森林撫育2700畝、四旁植樹10萬余株。加強去年特旱致苗木死亡的補植補造工作,完成2023年造林綠化上圖8700畝。落實《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完成10株古樹名木搶救復壯工作,推進全市152株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常態化。創新義務植樹方式,組織開展送苗下鄉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拓展全民義務植樹盡責方式,全民義務植樹超29萬人次,盡責率85%以上。
2.認真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結合河(湖)長制巡護、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工作,對南洞庭國際重要濕地、全市主要天然濕地、重要人工濕地開展日常濕地巡護監管,共開展巡護500余次,未發現新的濕地重大違法事件,濕地保護穩定率達100%。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項目——大通湖湖體及湖泊緩沖帶生態修復(沅江市)和湖南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項目,修復濕地面積530公頃,補建湖岸林帶4公里,修復水鳥棲息地5公頃。
(五)加速推進綠色發展
1.穩步推進林業項目建設。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項目,以項目為載體,促推林業高質量發展。申報入庫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南洞庭流域河湖濕地保護修護、“雙重項目”、野生動物救助站等項目2.6億元。目前,瓊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復項目到位資金3500萬元。爭取到位中央資金1677萬元,有序推進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建設,引進林木種質資源新品種50種。
2.繼續保持林業產業健康發展。鼓勵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經濟,以胭脂湖街道先鋒村花卉苗木基地為引領,打造全市花卉苗木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集群,全市花卉苗木生產面積3839畝,綜合產值4190萬元;以湖南益森沅江枳殼中藥研究所為龍頭,發展以枳殼、吳茱萸為主的木本藥材種植基地;以“兩園兩區”為載體,積極探索發展森林康養和森林濕地生態旅游,為“產業強市”注入林業元素。
3.進一步規范林政資源管理。有序開展森林督查和林草濕荒普查,持續開展2024年林草濕圖斑監測工作,嚴格林地用途管制,規范森林采伐限額管理,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85份,采伐蓄積101122.4立方米,出材量65752.76立方米,收繳森林植被恢復費320萬元。建立資源管理“一張圖”林濕草審核審批協調機制,嚴厲打擊非法毀林毀濕毀草行為,確保全市生態安全。因保護區歐美黑楊清退導致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凈增長率達不到林長制、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包容普惠創新省評考核指標問題,經多次對接省林業局,明確同意考核指標不扣分、不排名,優化我市森林蓄積量調查監測樣地布設,更能科學反映森林蓄積量變化情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涉林營商環境,積極服務全市37余家木材加工企業和苗木種植經營戶。加強亞投行、彩虹島、鱘龍魚、采砂等重點項目行政審批,協調省、益陽市出具項目建設意見31份,保障全市重點項目使用林地19宗19.82公頃,確保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六)落實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按時間節點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歐美黑楊清退涉嫌“一刀切”等5個信訪件辦理。牽頭完成2023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噴灑農藥及違規種植”、2023年第二輪省環保督察反饋的“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歐美黑楊清退及部分區域噴灑除草農藥”等問題的整改銷號。清退保護區歐美黑楊36963畝,核查清退湘陰縣發包的1200畝歐美黑楊,全面完成了保護區24.96萬畝歐美黑楊清退任務,完成了整改驗收銷號。組織核查全市101個全面監督問題線索圖斑,完成了銷號備案。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典型案例指出問題,發布《關于禁止違規出租承租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濕地洲灘的通告》,核查清理1968.5畝項目林,聯合水利局、保護區管理局開展執法行動,立案、警告等19人。
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林長制工作力量薄弱。林長制示范品牌創建工作保障資金不足,生態護林員隊伍力量薄弱,我市90名護林員均為兼職護林員,要完成規定動作力不從心,管護林草濕資源效率較低。同時,保障資金不足,導致我市護林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巡護不到位,嚴重影響林長制工作考核。
2.林業發展要素保障不足。林業發展資金不足,林業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年輕力量匱乏,專業人才隊伍出現青黃不接的狀況。3個獨立二級機構困難問題多,雖屬事業單位,但預算資金不足,干職工不能享受到正常的待遇,不穩定因素較多。特別是代管的新灣鎮龍虎山村,因土地等歷史遺留問題,維穩壓力大。
3.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凈增長率達不到要求。因保護區歐美黑楊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凈增長率達不到林長制、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包容普惠創新省評考核指標要求,綜合排名在全省靠后。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沅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堅持1個理念、聚焦2個重點、強化3大舉措、落實4項保障,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狠抓工作落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鞏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推進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洞庭湖區核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持1個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聚焦2個重點:一是加強生態保護,強化資源綜合管理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二是加強生態修復,實施國家重點項目、推動國土科學綠化、創新義務植樹方式,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強化3大舉措:以林長制為抓手,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創新招商引資方式,促推林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4項保障:通過高位推動、科學規劃、項目引領、黨建總攬四項保障,確保圓滿完成工作目標。
(二)工作重點
1.推深做實林長制。按照省、益陽市林業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夯實“三長四員”網格化管護體系,加強日常監管與巡護力度,不定期開展督查,通過多部門協作、多舉措并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積極推動全市鄉鎮林長辦標準化建設全覆蓋,以“林長制”促推“林長治”。
2.做好自然保護地管理工作。加強南洞庭湖風景名勝區、龍虎山省級森林公園、瓊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地巡護,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并督促做好整改工作。積極推進自然保護修復項目建設,持續鞏固保護區內歐美黑楊清退成果。
3.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做好沅江鄉村綠化與花卉苗木生產融合發展的規劃和業務指導,提升林產品附加值,以“兩園兩區”保護為載體,發展森林康養和森林濕地生態旅游,促進林業產業多元化、可持續發展為“產業強市”注入林業元素。
4.加大立項爭資和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以林業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步伐。進一步做好項目儲備工作,搞好項目對接,積極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爭取林業建設項目和建設資金。
5.開展國土科學綠化。深入開展國土科學綠化,加強生態廊道建設,實施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加強森林撫育管理,確保造林綠化成效。以市公安局、檢察院古樹群保護修復為重點,加強全市152株古樹名木保護修復。
6.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開展濕地、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與巡護,根據《湖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315號)規定,申請將采取預防、控制陸生野生動物致害的措施以及補償所需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并向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申請野生動物致害生態獎補資金,通過保險的方式補償給受害群眾。嚴厲打擊破壞濕地和非法獵捕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有序推進沅江市濕地植物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和沅江市野生動物救護救助站建設,加強植物檢疫和松材線蟲病鞏固治理,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外來物種管控,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7.加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結合河(湖)長制巡護、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工作,對保護區外濕地開展日常巡護,加強濕地公園科普宣教,科學開展濕地生態修復。
8.持續抓實森林防滅火工作。以林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森林和濕地防火“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要求,從嚴、從細、從實抓好森林和濕地防火各項預防撲救措施的落實。強化森林(葦山)防滅火能力建設,加大森林(葦山)防滅火宣傳,嚴格野外火源管控,加強值班值守和科學處置,加強森林消防隊伍火災撲救知識和撲火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