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沅江市文旅廣體系統始終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興旅、以文強市”,著力于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夯實基層文化體育旅游基礎,繁榮城鄉公共文化旅游活動,深入實施了惠民工程,強化了市場監管和執法,筑牢了疫情防控文旅防線,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與創新。
一、亮點工作精彩紛呈
(一)成功舉辦節會,全面加強“洞庭名郡 水城沅江”城市文旅推介。
2022年9月成功舉辦2022年沅江市文旅融合發展大會暨第四屆洞庭湖生態文化旅游節,節會期間舉辦了“1+6+N”等多項活動,吸引近20萬市民和游客。節會成功推出了胭脂湖、小河咀、五湖夜游等景區和旅游產品,并持續火爆。2021年7月,沅江市第十三黨代會提出了“工業強市、生態立市、文化興市”三大發展戰略。將文旅發展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市委市政府重要施政發展目標,成立了文化興市工作領導小組,搭建了工作專班。一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文旅廣體局多次開展考察、調研、走訪、座談,形成我市文旅融合發展基本思路和基本任務。啟動輝達之夜節會晚會排演,編印《沅江市文旅手繪地圖》,攝制《沅江湖鮮宴》美食專題片。大力推進小河咀漁家文化園、胭脂湖沙灘、五湖夜游等文旅項目建設。新灣十里荷塘、南竹山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也在一年多時間里逐步完善,日趨成型。上述工作均在節會期間得到了精彩呈現,創造了我市文旅發展歷史上多個第一、填補了多項空白。
(二)深入貫徹“深耕沅江文”思路,推動藝術精品創作。
由沅江市文旅廣體局文化館以“南洞庭”為主題,精心制作大型情景劇《南洞庭賦》。該劇于2021年3初開始進行音樂創作、文學撰稿、劇本策劃等前期工作,全劇四個篇章均為原創節目,通過音樂、舞蹈、情景短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充分展現了沅江歷史、資源、沅江精神、新時代發展進程。2022年經2個多月時間的排練后,于9月17日晚在蓼葉湖公園“輝達之夜·《南洞庭賦》大型情景劇演出晚會”中,由300余名演職人員傾情首演,總演出時長110分鐘。晚會還進行了噴泉水幕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焰火表演,觀眾席設置3000席位,一共吸引10000余觀眾前來觀看,領導嘉賓評價甚高。
(三)大力營造全民健身氛圍,促進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改善全民健身環境,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營造全民健身氛圍,促進我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4月24日,由市文旅廣體局承辦的2022年“春季開門紅”機關運動會成功舉行,各部門單位在職職工在賽場上團結協作、奮發拼搏,展現出干部職工們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團隊風采。在2022年9月的第十四屆省運會上,沅江籍運動員代表益陽隊參賽摔跤項目和田徑項目,共獲得了5.5枚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的好成績,名列益陽各縣市區第一。
(四)深入實施“文化興市”戰略,拓展公共文化服務。
為豐富公共文化活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服務效能,沅江市圖書館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服務。2022年6月,沅江市文旅廣體局、沅江市圖書館和禾堂文創庭院聯合創立首家沅江市城市書吧,將單純商業化休閑茶咖場所打造為能夠提供免費開放閱讀體驗的館外圖書服務點,打造新型文化業態。禾堂城市書吧占地面積近250平方米,共有8個閱讀間,能夠容納60人在此閱讀并開展閱讀交流、公益講座、非遺手工、文化展覽等活動,進一步拓展了服務效能,提升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激發了市民閱讀興趣。在傳統書籍閱讀的基礎上,圖書館通過打造線下視聽空間和線上聽書渠道,推出現代化聽書方式,并通過志愿服務惠及視障讀者,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更豐富、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有聲閱讀服務。
(五)有效發揮博物館社會職能,做好洞庭名郡的保護者與傳承者。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文博事業的建設和發展,逐步滿足社會對文物藏品和業務發展的要求,使博物館工作發揮社會效益,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洞庭湖博物館繼續推進館場修繕及文物修補工作,有效增加博物館服務人次。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流域實施全面禁捕退捕的重要舉措下,結合我市所有漁船全部退漁上岸的發展狀況和規劃,為保護和傳承我市湖湘漁業特色,洞庭湖博物館從民間征集了9條具有代表性的漁船,以鑲嵌式風格打造木質結構框架,向市民推出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洞庭漁船文化陳列”,積極推動了本市文物的發展、保護和利用,也為我市禁捕退捕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真抓實干務求實效
(一)公共文化服務質效大幅提升。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細化責任清單。成立了2022年真抓實干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注重收集資料,加強日常督查,及時匯總情況,并及時與省、市相關部門對接聯系。二是加強部署安排,強化督促調度。分管副市長葉思勁召開專題會議調度文化和旅游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工作,親自帶隊深入鎮、街道(中心)調研,掌握基層一手資料。我局建立了班子成員聯系基層工作制度,加大對群眾文化的輔導力度。組織召開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暨真抓實干工作部署會,明確了目標,分解了任務。三是開展多項活動,提高人均接受服務次數。在重要節慶日舉辦專題圖片展、文藝演出,常態化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先后舉辦的“福虎迎新春 詩詞耀中華”線上答題、“我們的中國夢”文化志愿送春聯活動、虎年生肖文物圖片展、“5.18”博物館日流動展覽、“紅色中國”革命文物圖片展、“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圖片展、學雷鋒文化志愿服務、2022年“迎端午”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藝演出、新灣荷花節、廣場舞進社區展演活動等,共計吸引20余萬人次。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場館持續免費開放,開展舞蹈、器樂、曲藝、演唱等專業培訓班,有效的增加服務人數。四是利用創文工作契機,改善服務環境。推動市文博圖三館的提質改造,全面改善服務環境,加大免費開放力度。
(二)全域旅游投資成果初顯。
以打造五湖水城4A景區、胭脂湖3A景區和小河咀漁村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為目標,以建設旅游吸引物為抓手,啟動小微景點建設。8月份啟動胭脂湖沙灘、五湖夜游配套工程和小河咀漁村建設,其中胭脂湖沙灘9月底前完成投資300萬元,胭脂湖景區總體升3A提質改造工程計劃總投資1.5億元,五湖夜游項目計劃總投資3.6億元,9月底前完成投資400萬元,小河咀漁村9月底前完成投資1600萬元,計劃引進莎林蝦蟹社會投資600萬元建設庭院式餐廳。以上三個項目均作為益陽文旅融合發展大會獻禮工程。德群山莊投資2千萬元改造設施朝研學基地轉型,三眼塘飛鳥樂園及研學基地項目完成簽約,計劃投資5000多萬元,前期工程正在施工中。
(三)公共文化設施有所新增。
目前我市結合退捕禁捕工程正在建設的漁民新村中規劃了漁文化博物館,計劃將現有市洞庭湖博物館、茶盤洲洲垸文化博物館和漁文化博物館三處資源整合,新建一處全市性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增設室外展區用于漁船文化陳列。市圖書館依托禾堂文創庭院創建了沅江市第一家城市書吧。結合鄉村振興,我市新建了一批鎮級文化公園和村級文化廣場。
(四)服務人次數據合理調度。
對去年數據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發現存在漏報、少報,數據邏輯不合理等情況,尤其是鄉鎮上報數據有很大提升空間。今年我局一方面大力支持各公共文化場館舉辦各類活動,一方面召開了鄉鎮文化站長培訓會,要求平時做好臺賬,指導數據填報。
(五)引導培育規上文化企業。
完善制定沅江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發展獎勵辦法,設置規上文化產業企業基礎任務獎、增幅獎、突出貢獻獎和新入規獎,對優秀文化產業企業優先申報省、市文化產業項目支持。上門開展了調研,摸清我市文化產業市場底子,引導和培育1-2家基礎較好的文產企業入規,并及時督促數據填報。
(六)旅游收入數據確保平穩。
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境內外游客20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1.98億元,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幅度下降。主要與疫情影響、景區建設相對滯后、缺乏吸引力產品有關。下半年,我市胭脂湖沙灘、五湖夜游、小河咀漁村、南竹山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將陸續開門迎客,研學游、賞荷游、采摘游等夏秋季特色旅游產品持續推出,有望在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上再上新臺階。同時,還將做好基礎數據統計和挖潛,進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消費指標等數據的統計,啟動2022年度全市住宿床位數普查核查工作,夯實旅游數據統計基礎。
(七)與上級部門加強對接聯系。
積極與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門的匯報對接,及時掌握動態,發現問題,補齊短板。一是積極申報項目,上半年成功申報2022年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小河咀村民圖書館項目資金60萬,爭取上級鄉村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資金19萬元,用于扶持鄉村文旅發展;7月份積極上報大型情景劇《南洞庭賦》、億昌麻香糕非遺項目非遺工坊改造升級、凌云塔周邊環境提升三個項目,申報2022年度省文化和旅游資金項目;二是積極推選胭脂湖街道綜合文化站、三眼塘村文化服務中心積極申報“湖南省最美瀟湘文化陣地”。
(八)文旅市場促消費多方出擊。
一是全力惠企幫扶。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益陽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獎勵;二是著力形象宣傳。與郵政部門合作發行《沅江文旅風光郵冊》,啟動沅江市旅游形象標識和城市IP形象征集,制作完成沅江文旅美食手繪地圖。三是注力旅游營銷。在長沙地鐵制作南洞庭湖、五湖生態水城景點宣傳燈箱廣告;組織益陽市旅游協會成員,實地考察民心村、小河咀村、保民村鄉村旅游資源。組織亞光科技、鑫海運動、博大天能、億昌食品、蔡娭毑食品等文旅體育企業參加2022年湖南省文旅商品博覽會、第三屆益陽市非遺購物節。組織我市旅游企業參加湖南省旅游商品博覽會和民宿博覽會。四是組織拍攝“沅江湖鮮宴”美食宣傳視頻,宣傳推介湖鄉特色美食。
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文旅廣體局加強對重大項目的服務,及時匯報負責項目進展情況,統籌協調解決重大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強落實解決。
(一)中惠旅旅游項目。
一是五湖夜游以瓊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觀為基礎,在現有景觀資源和前期市政燈光亮化基礎上,經多次試航和論證,繼續投入近400萬元打造音樂噴泉和水幕電影秀核心吸引物,完善和補充周邊燈光設施,最終精彩呈現。蓼葉湖音樂噴泉為目前益陽市最大最先進的噴泉設施,其功能區達到了480平米。上下水碼頭完成安裝建設工程,9月17日成功舉辦“五湖夜游”起航儀式。二是胭脂湖沙灘完成圍墻拆除、臨時停車場平整、環境整治,沙灘鋪裝、燈光亮化、景觀綠化、廁所改造等建設實施。9月15日至17日成功舉辦胭脂湖沙灘音樂啤酒節。
(二)紅色、古色、綠色旅游景點文化街區打造。
小河嘴村原為專業漁民村,2021年起市委、市政府將其定位為鄉村振興示范村,多方籌集各類資金2000多萬元,用于景觀打造和人居環境整治。目前已指導修建完成中心公園、魚骨集市、草坪茶廬、觀景平臺等設施,基本完成村莊沿線環境整治。鄉村會客廳、莎林蝦蟹、特色民宿等設施正抓緊建設中。
四、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第三季度,我市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0.95次,區縣排名第5;旅游人次393.28萬人次,總收入41.63億,增速-29.15%,區縣排名第4(季度上報,數據為1-9月)。
五、存在的問題困難
1、旅游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大。1、2月我市旅游經濟形勢良好,保持持續增長;自3月份以來,受本波疫情影響,旅行社、旅游運輸企業、旅游景點等處于停業狀態,星級賓館、旅游飯店等接待場所因疫情,住客人數和收入大幅減少。
2、旅游產品單一,過夜游客人數占比重較低。目前的旅游線路簡單,過夜游客人數占接待人數的比例偏低,多為一日游游客和本地游客,旅游二次消費的收入不多,吃住行游購娛沒有形成產業鏈,影響了旅游總收入。
3、公共文化場館服務功能受限。鎮街道(中心)公共文化設施還處于逐步改善中,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使用面積較小,設施設備陳舊,數字化水平較低,服務功能受限,導致人均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和文化場館服務次數少,在全市、全省排名沒有競爭力。
4、文化產業產值低規模小,文化企業入規困難。全市348家文化市場主體中,規模以上企業文化產業企業14家,僅占總比的0.04%,產值低、規模小,社會化、產業化程度低、市場開放度不高,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培育不力,規模偏小、效益不高的問題突出。
六、2023年工作計劃
(一)穩步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促進“文化興市”向縱深。
圍繞“一體兩面三線四圈”發展格局,做好重大文旅項目規劃、立項等前期籌備服務工作。協同沅江市城投集團,推動胭脂湖提質升級、小河嘴漁家文化園、五湖夜游等重大文旅項目的落地實施;以瓊湖國家濕地公園為基礎,圍繞蓼葉湖音樂噴泉建,完善和補充沿湖燈光設施和小型碼頭;繼續完善胭脂湖沙灘基礎設施,力爭2023年度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較2022年翻一番;指導小河嘴漁家文化園鄉村會客廳、莎林小院、特色民宿等設施的建設,使小河咀漁村成為益陽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度假的樣板。
(二)繼續做好文旅宣傳推廣,推進文旅品牌創建。
一是在辦好2023年沅江文旅融合發展大會,在歷屆洞庭湖生態旅游節的基礎上,拓展節會內容,創新節會形式,擴大節會影響,力爭把“洞庭湖生態文化旅游節”打造成為益陽地區乃至全省、全國有名的節慶旅游品牌。二是積極參加全國、全省及區域性的大中型旅游交易會和旅游商品博覽會,打造“南洞庭湖”知名旅游品牌,把我市的旅游產品推出去。三是加強與網絡新媒體的合作,策劃專題專欄和拍攝宣傳片,擴大沅江旅游在省內影響。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激發文藝創作創新活力。
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積極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責任、有紀律”的文化、旅游、體育工作者,努力打造過硬的隊伍。積極支持和培育各文化藝術團體骨干人才,做好文化藝術交流計劃,通過講學、采風、項目策劃等形式,鼓勵打造文藝精品和經典品牌,激發創作動力與活力。
(四)積極打造精品體育賽事活動品牌。
堅定實施全民健身工程,加強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體育事業發展,推動文旅體康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賽事,豐富全市職工的文化體育生活。強化人才保障,推動“體育強市”建設。認真組織和精心準備,積極打造水上運動會,助推我市水上運動大發展。
加強體育事業日常工作,備戰湖南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完成體育單項項目選材與培訓。組隊參加益陽市第二十三屆大眾運動會,舉辦沅江市第二十三屆大眾運動會和第八屆大眾運動會。組織全市國家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開展好“全民健身日”系列宣傳推廣活動;開展2023年度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四)有效推進文物保護工作。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修復專家團兩次來博物館考察,對文物古字畫前期鑒定修復程度、提取蟲害標本。2022年9月,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館已委托北京盛軒轅藝術品保護與服務有限公司對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館現藏紙質文物編制了保護修復方案(一期),及相關文物保護修復工作。2023年,繼續與省文物局接洽,跟進古字畫修復項目,落實文物修復項目的實施,切實做好我市文物保護工作,加強我市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
周維寅別墅位于沅江市三眼塘鎮,2006年5月31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本體為磚木結構閣接,建筑面積920.36㎡。經我市文物部門和財政部門聯合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維寅別墅)進行實地調研并決定,計劃于2023年啟動對文物建筑本體存在的消防和安全隱患進行修繕,保障我市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
沅江市文旅廣體局
2022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