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2024年工作要點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4-1971467 發布機構:沅江市文旅廣體局 發文日期:2024-07-31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2;">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為更好推進“文化興市”戰略,促進沅江文旅深度融合,根據上級精神和《益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工作要點》及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沅江市文旅廣體局2024年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黨的二十大及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文化興市”戰略為引領,持續夯實“一體兩面三線四圈”旅游體系,彰顯“五色”文化,擦亮“南洞庭湖濕地”名片,打造“沅江詩詞”文化亮點,譜寫“洞庭名郡 水城沅江”文旅新篇章。

        二、工作思路

        2024年按照“12345”的工作思路,堅定信心、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大抓落實。即一個引領:黨建引領;兩個振興:以文化振興推動鄉村振興;三大抓手:抓品牌創建、抓產業發展、抓項目建設;四項任務:產業培塑、文化繁榮、省運會備戰、文旅促消費;五大融合:“文旅漁體康”融合高質量發展。

        三、重點工作

        (一)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提升隊伍素質能力

        1.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長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和做好全市文旅廣體工作的統攬。加強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闡釋,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貫徹落實到業務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建立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的長效機制,開展黨建質量提升行動,夯實基層堡壘,打造黨建工作新高度。

        2.著力推動創新提升。以習近平在湖南考察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為指引,探索用好紅色資源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融合點,務實推進項目運營、宣傳推廣、執法體制改革,解決一批制約文旅廣體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提高文旅廣體行業市場適應能力。

        3.扎實抓好黨紀學習教育。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扎實開展好文旅系統黨紀學習教育,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著力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有力推動全系統黨員干部嚴格遵規守紀、積極擔當作為,為加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力量。

        4.加強隊伍建設。健全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人才培養,通過招考專業人才、開展業務培訓班、鄉鎮文化專干跟班學習、選派深造等形式加強人才培養,著力補充一批事業發展急需的專業型人才、復合型管理人才。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完善重點領域廉潔風險防控機制和制度建設,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持續鞏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二)堅持文化繁榮,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5.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高標準推進“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持續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四個一批”(即一批優秀品牌、優秀案例、優秀團隊、優秀空間)評選及推廣,加強“最美瀟湘文化陣地”創建。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在城區建設1至2個“24小時智慧書屋”。文旅廣體局、融媒體中心合作開設“悅讀沅江”專欄。申報茶盤洲鎮洲垸村民書屋建設項目,推廣全民閱讀。加強對圖書館古籍的保護與利用,持續完善總分館服務體系,拓展陣地服務功能,鼓勵將符合條件的民營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作為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分館。支持洞庭湖洲垸博物館、三眼塘村標本科普博物館建設,推動鄉村博物館成為有文化底蘊,有地方特色,有時代新意的公共文化空間,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6.持續抓好文藝精品創作。積極籌備參加湖南省第八屆藝術節,引導支持圍繞新中國成立75周年、鄉村振興、文旅融合、廉潔文化等主題,創作一批接地氣、有溫度、有影響的歌曲、舞蹈、花鼓戲等文藝作品,重點創作舞蹈類節目《洞庭打俄》、音樂情景劇《洞庭春曉》和現代花鼓情景小劇《傲立南竹山》。收集整理洞庭湖流傳的原生態即興抒懷小調,對洞庭湖音樂文化進行記錄與傳承,進行編排錄制,填補洞庭湖區域音樂歌種的空白。組織開展市級層面藝術創作人才培訓。

        7.著力打造文化惠民品牌。重點打造“沅來有樂 月月有戲”“沅來有樂 村村有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支持全市各系統單位、各鎮街道中心打造群眾參與度高、創意性強的文化活動品牌,指導各鎮街道中心創作一批鎮歌村歌。常態化開展“沅來有樂 月月有戲”群眾文化活動和“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辦好“沅來有樂 村村有戲”四季春晚,扶持基礎較好的村(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持續開展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流動圖書進基層、“文化進萬家”活動,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利用好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項目,在中心城區固定1個以上的電影放映點,探索開展電影進校園、進企業、進敬老院活動。

        8.深入挖掘宣傳特色歷史人文資源。結合益陽“文學之鄉”建設,充分利用好周恩來總理授牌的白沙洲村全國第一個“詩歌之鄉”、“湖南省詩詞之鄉”、胭脂湖街道“中華詩詞之鄉”、“湖南省岳麓詩社沅江市胭脂湖分社”等文化資源,舉辦賽詩會、培訓班等多種活動,開展“詩詞進校園”活動,培訓傳統文化傳承人,做好文化傳承,打造“夢里水鄉”的詩與遠方。加強對沅江歷史人文資源的研究、闡釋和宣傳,組織對范蠡西施的故事傳說、楊幺起義的故事傳說等進行挖掘和整理,擴大沅江文化影響力。

        9.落實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積極實施文物保護利用。加大對文物保護的宣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保護的良好氛圍。加強對文物的巡查和維護,及時采取維修、保養和搶救措施。完成周維寅別墅的修繕并指導屬地合理有效利用;持續推進博物館館藏古字畫修復工程,做好文物保護的同時,注重利用開發,在增加新興看點、改造老舊陳列等方面下功夫,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大眾文化需求;編制《凌云塔修繕和防雷方案》,力爭本年度啟動修繕;申報魁星樓修繕計劃,力爭進行應急性搶修。

        10.加強非遺傳承保護,激發文化遺產活力。持續完善非遺四級名錄體系,積極籌備參加省、市非遺博覽會,支持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遺旅游商品和文化服務,積極促進非遺保護傳承與發展現代服務業、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指導參選益陽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定工作,指導創建一批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以鎮鎮有非遺、村村有傳承為目標,充分挖掘鄉村非遺,指導范蠡西施的故事傳說、楊幺起義的故事傳說等項目申報縣級非遺,以非遺傳承展現美麗鄉村的“人文美”,讓鄉村文化煥發新活力;打造沅江非遺展示廳,與餐飲名店合作,開展非遺進名餐廳活動,拓寬非遺產品銷售渠道。指導建設竹木雕刻非遺工坊,開發非遺工藝品和產品,探索體驗式非遺游學;開展洞庭蚌殼花鼓、南洞庭竹木雕刻等非遺技藝進校園進鄉村活動。

        11.突出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大力推進“旅游+”“+旅游”,促進旅游與體育、農業、工業、康養、科技、交通等融合發展。支持指導禾堂文化等文化企業繼續參與鄉村運營、文化活動,打造具有沅江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和具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品牌、鄉村旅游新熱點。指導南竹山烈士墓申報省級愛教基地。探索發展低空旅游經濟,充分利用南洞庭濕地資源,招引成熟運營企業,打造南洞庭濕地低空旅游線路。

        12.培育壯大文旅市場主體。用好各級支持文旅產業相關政策,鼓勵文化企業“升規入統”,支持游艇生產等文旅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列入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范圍。指導南洞庭旅游、全銳教育、星海運動、海荃游艇、桃花江游艇、飛艇等企業和項目升規入統,扶持壯大文化企業,力爭全年新入庫企業凈增3家以上,確保文化相關產值及增速明顯提速。

        13.搶抓外貸機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亞開行外貸項目南洞庭湖濕地生態修復與可持續發展項目資金,啟動濕地文化中心和博物館建設項目,建設文博圖三館和體育中心,將浩江湖4號島打造成沅江市文化新地標。

        (三)堅持品牌創建,推動南洞庭省級旅游度假區獲批

        14.全力實施高等級景區“破零行動”。以浩江湖區域為重點,以彩虹島、小河咀為中心,創建南洞庭省級旅游度假區。加快項目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實現沅江市高品質旅游產品零的突破,發揮核心景區示范性和龍頭帶動作用。

        15.深入推動文旅品牌和標準化創建工作。指導小河咀村、彩虹島旅游區創建國家AAA級景區。指導優度鄉村音樂、楊梅姑娘露營基地、南竹山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星級鄉村旅游點;亞光科技創建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南竹山村和保民垸村向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發展。

        16.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爭取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持,對在文旅產業發展、文旅品牌創建、文旅宣傳促銷、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開發、文化藝術創作等方面做出重大貢獻、取得一定成績的企業、團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扶持,激發文旅發展的內生動力。

        17.加強對文旅產業發展的指導。一是加強對在建和擬建文旅項目的支持指導,加快推進彩虹島(含游樂園)、溫德姆五星級酒店、浩江湖旅游配套基礎設施、鱘龍江湖、小河咀二期等建設項目。二是完善文旅規劃體系,在做好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適時啟動沅江市文旅發展總體規劃、沅江市文化旅游體育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指導南洞庭旅游度假區單項規劃編制和評審工作。三是引進智庫機構,指導全市文旅產業發展思路和項目建設。建立和完善文旅產業發展資源圖、路線圖、項目庫、品牌庫、產品庫等發展藍圖。

        18.突出文旅促消費。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部門支持”的原則,辦好“一節四會”(水上運動節、春季油菜花節會、夏季荷花節會、秋季露營節會、冬季觀鳥節會)。積極利用文旅節會活動打造營銷陣地、樹立文旅品牌、促進文旅消費。加強對新媒體、新渠道、新傳播特點的研究,做好文旅形象宣傳的全媒體利用。

        (四)堅持全民參與,推動“體育強市”邁上新高度

        19.著力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水平。一是加大公共體育設施投入,夯實城鄉健身設施基礎。完成上瓊湖體育公園建設;啟動沅江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設前期工作;引導支持鎮街道中心因地制宜建設群眾體育活動場所,配建室外健身器材,不斷提高公共體育設施覆蓋率,逐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二是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堅持線上線下、傳統新興并舉,辦好2024年沅江市第九屆大眾運動會等群眾賽事,鍛煉辦賽隊伍、檢驗辦賽水平、提升辦賽能力。積極參加益陽市大眾運動會和上級各類群眾體育賽事,引導支持鎮街道中心開展社區運動會、龍舟、村BA、廣場舞、農耕賽事等全民健身活動,通過體育活動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三是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逐步達到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的目標。提高全民健身指導服務水平,引導群眾主動健身、科學健身;常態化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活動。

        20.積極備戰十五屆省運會。一是加強體育人才隊伍建設,引進和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體育教練員和運動員。按照《益陽市優秀體育人才引進辦法(試行)》,通過全職引進、柔性引進、退役運動員安置等辦法配齊配強教練員隊伍;按照《2023-2026年益陽市文旅廣體局委托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工作方案》,做好省運會體育苗子的選拔、引進、培育等工作。二是落實《益陽市體育運動會獎勵辦法》等保障政策,關心運動員的生活和訓練,為運動員創造良好的競技環境,激勵教練員、運動員刻苦訓練、奮勇爭先。三是推進“體育+學校”改革,促進體教融合,突出一校一品,暢通體育特長生輸送和培養機制,提高青少年體育競技水平。四是大力發展賽艇、皮劃艇、龍舟等水上運動,營造全民參與氛圍,打造水上運動特色品牌。五是推進業余體校改革,與東方壹號學校共建并掛牌成立沅江市業余體校,并以此為基礎,申評湖南省摔跤柔道項目試點學校、益陽市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21.培育推動體育產業優化升級。一是發揮體育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等方面的作用,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優化體育產業結構,發揮星海運動、太陽鳥游艇等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制造運動功能艇、水上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鞋帽、運動用網等具有競爭力的體育企業。三是推動體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通過水上運動賽事,結合彩虹島建設和南洞庭湖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打造水上特色體育旅游品牌,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推介,提升沅江體育旅游影響力,推動沅江文旅廣體事業高質量發展。四是支持體彩事業發展,完成1至2個旗艦店建設,強化宣傳推介,拓展銷售渠道,力爭2024年全市體彩銷量突破3600萬元。

        (五)堅持互通共享,發揮應急廣播平臺作用

        22.發揮廣電傳播效能,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指導協調廣電媒體和自媒體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豐富和優化內容供給,為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23.強化安全播出管理,守牢意識形態陣地。加強監測監管,嚴格“三審”制度,抓實隱患排查和問題整改,確保重要保障期和全年安全播出零事故。嚴厲打擊“黑廣播”“灰廣播”“虛假違規廣告”“非法衛星電視”等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賓館酒店電視信號源,規范廣播電視傳播秩序。

        24.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按照“三個一流”目標要求,緊盯時間節點,規范實施建設,確保如期完成全市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工作,實現與中央、省、益陽三級系統的無縫對接,本市鎮村、應急成員單位平臺互通共享。

        (六)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市場監管與服務

        25.持續開展“游客滿意在益陽”三年行動。全面開展文旅領域頑瘴痼疾綜合治理,推動“游客滿意在益陽”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七項行動21項重點工作落實落地。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跨部門聯合監管,提升監管效能,按要求對辦理的案件及時在“信用益陽”“互聯網+監管”等平臺進行全部公示。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強信用信息歸集監測、預警,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管理。開展上網服務行業云服務試點,探索“存儲上云”“算力上云”等上網服務行業云服務新模式,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26.持續守牢行業安全生產底線。充分發揮市文化旅游安全專業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健全完善日常協調、聯合執法機制。聯合消防部門對網吧、電競酒店、KTV、新聞出版、高危體育等行業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和應急演練演示,提高行業安全生產意識和事故防范與處置能力。創新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單位創建,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加強行業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推進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扎實開展文旅廣體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和“安全守底行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場所、重要節點,認真組織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行業安全穩定健康發展。

        27.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和執法行動。與益陽文化執法支隊共享師資,開展法治和業務培訓,提升執法隊伍執法辦案能力,推進行政執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文化娛樂行業綜合治理,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持續開展“春雷”“利劍護蕾·雷霆行動”“清源”“固邊”“護苗”“凈網”“秋風”等專項行動,嚴查網吧、電競酒店違規經營現象,落實游戲游藝設備電子標識管理,持續推進“打非治違”。通過開展多部門專項檢查、互通信息、聯合執法,形成對文旅新業態經營單位的監管合力,引導其規范發展。

        28.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和“放管服”改革。對標省、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年度重點任務和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推進包容普惠創新。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穩步提升,努力爭取公共文化服務公眾滿意率達到95%左右,進入全省先進行列。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三化”行動,完善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持續規范行政審批行為。

        29.持續提升行業法治建設整體水平。加強對行業的法治培訓,分別舉辦網吧、電競酒店、KTV、新聞出版、高危體育等行業的法治培訓,明確告知企業市場監管和執法重點,提高企業合規守法意識和能力,鼓勵和引導企業預防、改正違法違規行為,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堅持依法行政,不斷健全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法制審核、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公平競爭審查等制度。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實現基層執法信息公開透明、執法全過程留痕、執法決定合法有效。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常態化開展“法治進文旅體育場館”活動,結合“3·15消費者權益日”“5·19中國旅游日”“12·4憲法宣傳日”等時間節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憲法、民法典、黨內法規以及文旅廣體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常態化推進行業掃黑除惡、禁毒反恐斗爭。用心用情辦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等各方面監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