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衛生健康局 沅江市教育局 關于印發《沅江市2022年學生常見病和 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方案》的 通 知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2-1680697 發布機構:沅江市衛健局 發文日期:2022-10-28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市人民醫院、市疾控中心、相關學校、幼兒園:

      現將《沅江市2022年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沅江市衛生健康局      沅江市教育局

      20221020


      沅江市2022年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

      監測與干預工作方案

      根據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教育廳《關于印發2022年湖南省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方案的通知》(湘衛函〔2022246號),《益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益陽市教育局關于印發2022年益陽市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方案的通知》(益衛函〔202236號)要求,為切實做好我市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沅江市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督促指導開展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工作。組成人員如下:

        長: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李康民

      市教育局副局長               

        員:市疾控中心主任              趙科輝

      市人民醫院副院長            陳毅章

      市教育局體衛藝股股長        胡俊佳

      市衛生健康局疾控股股長      肖國良

      市衛健局醫政醫管股副股長    周放華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市衛生健康局,肖國良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成立沅江市兒童青少年視力調查、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工作專家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對視力調查、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組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員:市人民醫院五官科主任        胡松林

      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        王明德

      市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        劉大勇

      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科主任    賀賽紅

      二、監測目的

      依托全國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平臺及湖南省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信息平臺,組織開展我市學生近視、肥胖等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掌握我市兒童青少年近視、 肥胖等學生主要常見病現狀和主要影響因素,并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保障和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

      三、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

      (一)監測學校

      高中1所:沅江三中

      初中2所:南嘴鎮中學、政通實驗學校。

      小學2所:黃茅洲鎮中心小學、玉潭學校小學部。

      幼兒園6所:黃茅洲鎮中心幼兒園、黃茅洲鎮小博士幼兒園、黃茅洲鎮培蕾幼兒園、黃茅洲鎮漂亮寶貝幼兒園、沅江市政通幼兒園、沅江市中心幼兒園。

      (二)監測對象

      1.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

      1)幼兒園,僅進行視力篩查。大班,5歲半至6歲半兒童(調查當日時年齡),不少于80名。

      2)小學一至六年級,各年級學生數不少80名。

      3)初中一至三年級,各年級學生數不少于80名。

      4)高中一至三年級,各年級學生數不少于80名。

      2.教學環境監測

      對選定的小學、初中、高中等6所項目點學校進行教學環境監測,主要監測教室、黑板的照度、人均面積等,每所學校監測教室不少于6個。

      四、監測內容和方法

      (一)學校衛生工作基本情況監測

      1.學校衛生工作開展情況。對象為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教育部門和疾控中心。查閱日常工作文件和統計報表,搜集當地衛生健康、教育部門學校衛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和合作機制,學;厩闆r、學生主要健康問題和疾病防控情況等,調查表由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人員填寫。

      2.中小學校開展學校衛生工作情況。調查對象為參與監測的中小學校。內容包括年度工作計劃和經費投入,醫務室和校醫配備,學生體檢及健康管理工作、學生常見病及新冠肺炎等傳染病防控、體育運動和食品營養管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調查表由中小學相關人員填寫。

      3.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對象為參加監測的學校。內容包括學生飲用水、食堂、廁所、宿舍等環境衛生狀況和教學環境衛生,通過實地調查和檢測,了解環境衛生設施的配備情況和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在每所學校隨機選擇6間有代表性班級教室,對教室人均面積、課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聲等方面開展現場檢測,評估學校教學環境衛生狀況,對未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內容提出整改建議。

      (二)學生近視等常見病監測

      對小學、初中和高中所有年級學生開展體格檢查,內容包括學生近視、肥胖、營養不良、齲病、脊柱彎曲異常等常見病及生長發育情況。其中,近視和脊柱彎曲異常僅針對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生,近視增加幼兒園大班學生。各年級以整班為單位,每個年級至少80名學生,每所幼兒園至少抽取805歲半至6歲半兒童,每所小學至少抽取480名學生,每所初中、高中至少抽取240名學生,不足部分由附近同等類型幼兒園和學校補充。

      (三)影響學生健康的行為等相關影響因素監測

      監測對象為小學四至六年級,初中、高中學生,各年級以整班為單位,每個年級至少80名學生,每所學校至少抽取240名學生開展匿名問卷調查。

      健康危險行為專項調查:針對小學四年級以上不同階段學生健康影響因素特點,監測學生因病缺課和休學情況,刷牙等口腔衛生行為、飲食和營養攝入行為、體力活動相關行為,欺凌等傷害相關行為,吸煙、飲酒等物質濫用行為,網絡成癮和心理健康。

      中小學生近視、脊柱彎曲異常等相關影響因素專項調查:針對中小學生近視高發狀況以及脊柱彎曲異常嚴重情況,調查與之密切相關的行為和環境因素,包括視屏時間、近距離用眼習慣、課間休息習慣、讀寫及站立姿勢、課外補習時長和內容、睡眠時間、戶外活動時間等個人用眼行為及環境影響因素,為進一步做好近視、脊柱彎曲異常有效防控提供依據。

      (四)學校教學生活環境衛生監測

      對參加監測的學校,進行飲水、食堂、廁所、宿舍等環境衛生狀況實地調查和教學環境衛生檢測,了解環境衛生設施的配備情況和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教學環境衛生檢測要求每所學校選擇6間有代表性班級教室,對教室人均面積、課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聲等方面開展現場測量,評估學校教學環境衛生狀況,對未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的內容提出整改建議。

      (五)抽樣中的注意事項

      開展調查工作的學校和幼兒園應當能夠代表本地整體情況。監測學校必須與往年一致,如需更換監測點需由衛健局提供情況說明,加蓋衛健局和教育局公章報省疾控中心備案。

      在每個被調查學校抽取的學生盡量保持2021年常見病監測項目的延續性。在調查學校抽樣時,要以整班為單位進行,抽到的班級內全體學生參加檢測,有合理原因不能參加的學生需要學校出具情況說明。每個年級至少抽取2個班級,學生數不能滿足每個年級最低樣本數的須增加班級,增加的班級全體學生參加檢測。

      幼兒園抽樣時,必須以身份證、戶口本記錄的出生日期計算年齡,確保調查對象年齡在調查當天處于5歲半至6歲半之間。

      五、學生常見病防控干預

      (一)干預對象和范圍。干預范圍覆蓋所有監測學校,針對監測學生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全面推廣近視防控有效干預方法,以點帶面,在學校、家庭和學生中開展近視、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口腔衛生、心理健康等學生常見病干預以及傳染病防控工作。

      (二) 干預內容和方法。以全國愛眼日、全國愛耳日、全國愛牙日、學生營養日等健康主題宣傳日為契機,近視、肥胖、脊柱彎曲異常等學生常見病防控為重點,以《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更新版)》《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衛辦疾控發〔202016號)等為抓手,繼續深化開展專家進校園、學校衛生標準普及、中小學生健康月、學校教學生活環境改善、健康父母、重點人群關愛行動等六大行動,引導學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動全市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彎曲異常等學生常見病防控工作開展。

      1.專家進校園行動。定期到學校對學生常見病防控工作進行技術指導,開展新冠肺炎等傳染病、近視、肥胖和脊柱彎曲異常等學生常見病防控知識和技能宣講,對學校校醫、保健老師、健康教育人員、體育教師、后勤和餐飲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業務知識技能水平。

      2.學校衛生標準普及行動。對教育行政領導、學校校長、學校校醫、教師和后勤管理和采買人員進行學校衛生標準的宣貫, 2022年重點對《兒童青少年學習用品近視防控衛生要求》進行宣貫,將學校衛生標準融合到學校衛生管理制度中,指導學校落實相關學校衛生標準。

      3.中小學生健康月活動。每學期開展中小學生健康月活動,把傳染病和常見病防控作為工作重點,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使兒童青少年掌握手衛生習慣、咳嗽禮儀、正確佩戴口罩、科學用眼、合理作息、足量運動、良好姿勢、均衡膳食、口腔衛生習慣等學生常見病防控關鍵適宜技術、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識和行為。

      4.學校教學生活環境改善行動。督促學校改善教學、飲水、食堂、廁所、宿舍等環境衛生狀況,落實學校衛生各項制度,加強學校傳染病報告、晨午檢、因病缺課/休學登記和追蹤隨訪等工作,改善學校視覺環境,正確選擇教輔材料,提高課桌椅分配符合率,指導學校科學配餐,降低近視、肥胖和脊柱彎曲異常等學生常見病的發生風險。

      5.健康父母行動。引導家長重視學生傳染病和常見病防治工作,掌握傳染病、近視、肥胖、齲病、脊柱彎曲異常等常見病的防控知識和技能,盡早發現學生問題,及時科學就醫。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督促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保證足量體力活動時間,養成終身鍛煉習慣。

      6.重點人群關愛行動。針對監測新發現的近視、肥胖、齲病、脊柱彎曲異常等重點人群,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加強個性化管理和指導,降低危害。

      六、質量控制

      規范學生傳染病和學生常見病監測數據采集、管理、應用,適時進行干預評估,確保監測質量和干預的有效實施?茖W選擇監測地區,設置監測學校,確定監測對象,使用符合要求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嚴格按照干預方案開展干預活動。衛生健康局應協同教育局做好本地相關單位組織協調工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強對轄區內監測工作的技術指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技術指導中心要配合做好近視檢測技術指導工作。監測及干預人員接受培訓考核后,應嚴格按要求開展工作。衛生健康局對入校專業機構進行審核,與教育局共同組織開展學生常見病監測,加強現場質量控制并選取5%的學生進行現場復核。并采用電子問卷進行現場問卷填寫。

      七、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兒童青少年健康是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做好學生傳染病、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及干預是保障兒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措施,要始終把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擺在首要位置。衛生健康局和教育局要強化總體設計,組織保障到位、措施落實到位、督促指導到位,確保監測和干預工作順利實施。

      (二)協調配合,保障經費。衛生健康局要加強與教育局、財政局的溝通協調,進一步完善協作機制。教育部門、學校要全力配合衛生健康局開展學生常見病監測和干預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做好入校相關保障。要將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及干預作為公共衛生工作重要內容,統籌安排2022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傳染病防控項目資金,協調財政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切實保證監測和干預工作所需經費,加強人員和設備保障力度,確保監測和干預工作保質保量完成。衛生健康局要將監測發現的主要學生健康問題及建議,及時報告當地政府。

      (三)健全機構,提升能力。衛生健康局要把學校衛生作為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疾控中心和有關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強化學校衛生部門力量,建立隊伍,加強培訓,配齊設備,全面提升學校衛生工作能力。同時,疾控和醫療機構要充分發揮業務指導作用,加強對學校校醫/保健教師等相關人員學生常見病防控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四)監督考核,督促落實。將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及干預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技術指導、檢查、考核、評估及追責問責制度,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評議考核要求,確保監測和干預工作順利開展,全面提升兒童青少年健康水平。

      八、工作進度安排

      20221030日前。參加省級培訓,完成培訓并收集學生信息、醫生信息、儀器設備信息等前期資料,完成信息平臺調查任務配置和人員物資等準備工作。

      20221015日至1120日。完成現場調查及數據審核并上報市疾控中心。

      20221120日至1210日。市疾控中心完成本地監測數據的匯總、審核、修訂并上報省疾控中心。

      九、結果應用

      (一)監測結果。省疾控中心收到國家疾控中心確定的最終數據后10個工作日內將數據反饋給各地,我市疾控中心依據此數據整理轄區內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在15個工作日內將調查書面報告本級衛生健康局。衛生健康局會同教育局撰寫工作總結并報同級人民政府,經確認同意后報市衛生健康委。

      (二)監測與干預工作報告及技術報告。衛生健康局組織完成本地監測和干預工作數據分析,于2023220日前將監測和干預技術報告呈同級衛生健康部門和上級疾控中心。

      市衛健局聯系人:肖國良,聯系電話:13873773670

      市教育局聯系人:胡俊佳,聯系電話:13637373217

      市疾控中心聯系人:李清,聯系電話:15364045632

      電子郵箱:1067343143@qq.com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