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目標與計劃

      索 引 號:4309810018/2022-1560841 發布機構:沅江市市監局 發文日期:2022-04-21 信息類別:綜合政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思路決定出路,方向決定未來。做好新時代市場監管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市場監管系列重要論述為遵循,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順應政府職能轉變趨勢,做到“三個準確把握”。

      ——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沅江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不斷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全市市監系統要明確監管思路,完善監管體系,不斷提升監管能力。一要突出“一條主線”,即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線”貫穿市場監管工作全過程。二要聚焦“兩個作用”,即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對市場行為的規范作用。三要強化“三大能力”,即法治保障能力、現代治理能力、監管履職能力。四要守住“四大底線”,即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底線。五要構建“六大體系”,即便捷市場準入體系、公平競爭市場體系、高效質量供給體系、市場安全監管體系、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體系和綜合行政執法體系。

      ——準確把握市委市政府關于抓好今年工作的理念要求和任務部署,切實發揮市場監管的重要支撐作用。一是要主動融入大局,為建設“五個沅江”增色。自覺地把工作放置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中思考定位、謀篇布局,為建設洞庭湖區核心城市守住安全放心底線、增添發展質量成色、營造良好監管環境。二是要奮力走在前列,為建設“五個沅江”提效。堅持系統治理、制度先行、路徑創新,形成“以新聞宣傳促工作,以工作實效推宣傳”的理念,努力爭取在益陽乃至全省市場監管工作中爭先創優,為沅江高質量發展貢獻市場監管力量。三是要大膽真抓實干,為建設“五個沅江”聚力。深入開展“真抓實干年”活動,在食品安全、質量工作、商事制度改革、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爭取在省級、市級真抓實干激勵措施中獲得獎勵,積極打造市場監管“沅江名片”。

      ——準確把握各級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場監管改革方向,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一要堅持創新探索,重點突破,突出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找準突破口,以小切口推進“放管服”大改革。二要堅持服務民生,增進福祉,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三要把準改革基調,增強改革定力,不斷深化改革。持續提升改革質量和效益,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改革解決問題,不斷增強群眾的滿意度。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加速之年,也是全方位推動沅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市場監管工作意義重大。新的一年我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沅江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中求進、積極作為,以嚴密精準管控筑牢民生安全根基,以優質高效服務助力經濟創新發展,以法治規范思維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策供給,夯實基礎支撐,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沅江建設成為洞庭湖區核心城市貢獻市場監管力量,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新的一年,要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眼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一要全面降低準入門檻。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三準”(準入、準營、準出),推進“三化”(審批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實行“三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著力“四減”(減材料、減項目、減時限、減跑腿),實現“四零”(零距離、零收費、零門檻、零差評),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二要大力培育市場主體。要全面激發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力爭我市市場主體總量2022年底突破5萬戶,2025年底突破7萬戶,其中企業15000戶,實現“十四五”期間企業主體數量翻番倍增目標。要立足市場監管職能,積極落實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加快“個轉企、企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步伐,著力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三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沅江市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沅江市支持工業經濟發展二十條》,《沅江市尊重企業家二十條》等措施,搭建政企互動、銀企對接等平臺,破解“準入不準營”等難題。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整治園區、樓宇、商業綜合體等轉供電主體違法加價行為,嚴厲查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行為。推動嚴格執法與包容審慎監管的有機結合,完善免罰清單,對一般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查不罰”。弘揚企業家精神,建立親清政商關系,營造引商、親商、扶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

      (二)著眼維護市場秩序和市場規則,促進市場公平競爭

      一是聚焦營造公平環境,堅持破舊立新,培育良好生態。要發揮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聯席會議作用,進一步推動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貫徹實施《反壟斷法》,聚焦限定交易、妨礙商品自由流通、招投標和政府采購中排除、限制競爭等問題,嚴肅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以及協議壟斷、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行為,保持反壟斷執法高壓態勢,加快形成充分競爭、良性競爭的市場生態。二是聚焦維護競爭秩序,加強監管力度,彰顯執法力量。推動構建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聚焦養老、醫療、殯葬、教育“雙減”、文化旅游等重點民生領域,加強價費監管執法,堅決打擊擾亂市場價格穩定的違法行為。加大對新興優勢產業、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的商業秘密、商業標識、商譽等保護力度,營造鼓勵和保護創新的良好環境。三是聚焦提升監管效能,創新監管機制,強化監管手段。發揮“互聯網+監管”平臺作用,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用科技、法制、信用的力量規范市場秩序。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快建立信用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做到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推進統一行政審批許可系統、食品追溯與監管系統、行政處罰案件管理、網絡商品交易、“一網通辦”等系統升級完善,強化市場監管技術支撐。

      (三)著眼保障市場穩定和消費安全,堅決守住安全底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市場監管職能,重點辦好10件民生實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強化“湘冷鏈”追溯平臺應用,做好進口冷鏈食品和新冠疫苗質量監管,絕對不能因為我們工作失職失誤讓病毒從市場監管領域打開缺口。二是堅持管服并重、防治結合,切實提高黨政同責的實效性、風險監測的針對性、監督抽查的精準性、監管執法的協同性。扎實開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的創建工作,加強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守住食品安全底線。三是聚焦“四大領域”“五大品種”,全面開展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環節專項整治,確保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四是鞏固提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市場監管職責范圍內城鎮燃氣相關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超期未檢專項檢查、電梯質量安全提升、“黑氣瓶”整治鞏固提升四大專項行動,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努力減少一般事故發生。五是全面推廣規范產品合格證工作,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出廠檢驗,實現質量信息可追溯、可查詢。開展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園區、示范企業、示范商場創建活動。六是深入開展誠信經營、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加強消費教育,推動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工作,加大“訴轉案”工作力度,強化部門協同監管,大力整治違法亂象,嚴格規范投訴舉報辦理流程,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七是聚焦教育、醫療、水電氣等民生重點關切領域,加強價費監管,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八是持續推進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網絡售假、商標專利侵權、計量作弊等違法行為。九是深入開展打擊網絡傳銷專項行動,堅決防止聚集式傳銷、網絡傳銷在我市死灰復燃。十是強化平臺監測,深入開展廣告導向、教育“雙減”、醫療廣告、文娛治理等重大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虛假違法廣告,切實凈化廣告市場空間。

      (四)著眼基礎建設與能力提升,大力實施強基固本工程。一要強化基層基礎能力提升。建立健全事權職責清單和盡職免責清單,構建權責統一、能力相適、監管有力、運轉順暢、高效治理的基層市場監管體系。要加快制定出臺加強基層能力建設的舉措,配齊配強基層市場監管力量,深化綜合執法改革,推進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要積極配合上級市監部門,加快配發市場監管執法標識服裝,逐步解決執法車輛、快檢設備、移動終端等急需裝備,改善基層工作條件和工作待遇,充分展現沅江市場監管規范、統一的新形象。二要加強法治市監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落實《法治市監建設綱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完善基層市場監管法制體系。逐步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制度、權力清單制度,推進事權規范化、法制化。推進業務職能優化整合,完善各業務領域問題會商、工作協同、監管聯動機制,建立市場監管執法標準和工作程序,構建統一、權威、高效的市場監管執法體系,推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三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創新人才政策和引進機制,通過招考、遴選等方式,逐步解決系統內干部年齡老化、結構不優的實際問題。開展“大講堂”“培訓會”等形式,分層分線加強對全系統干部職工尤其是基層監管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現有人員隊伍的政治素質和專業素養。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為我市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五)著眼政治建設與廉政建設,全面加強黨建引領。一是做到“兩個維護”。要鞏固和深化黨史學習成果,積極宏揚偉大建黨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以理論上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要始終堅持黨的原則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以忠誠擔當錘煉政治品格,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迎難而上,面對失誤敢于擔責,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百姓的貼心人、干事創業的帶頭人。二是落實“兩個責任”。嚴格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局黨組“既要掛帥更要出征”,把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持之以恒推進正風肅紀,嚴厲查處職務消費、收受紅包禮金、變相違規亂收費和檢查執法“微腐敗”等行為。對違規違紀問題要堅持抓早抓小、露頭就打,保持高壓態勢,形成強大震懾。堅決支持和配合局派駐紀檢組履行監督責任,開展監督執紀工作,督促公正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三是提升“兩個黨建”。既要落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又要加強非公黨建各項工作,“兩個黨建”要一起抓、一齊上。要提高機關黨建質量,全面推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堅持組織生活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把非公黨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布局,確保非公黨建與經濟發展統籌規劃、同步推進,進一步激發非公企業關心、支持黨建工作的熱情和活力,讓黨旗始終在經濟發展、產業進步的第一線高高飄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